清晨六点半,老张像往常一样推开窗户,深呼吸着带着泥土气息的晨风,准备出门晨练。儿女都说他“身体比年轻人还硬朗”,邻居更是佩服他一年四季很少生病。
可在退休群里,老张也常听到同龄人叹息:一到年纪就容易高血压、血糖不稳、腿脚不便、记忆减退……
相比之下,老张偶尔也会在想,“我的身体为什么能这么好?是不是哪里还需多留心?”
![]()
你是否也和老张一样,好奇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如果你在60岁以后还能拥有下面这五种表现,就真心可以为自己点赞了。
健康到底能不能“看得见”?其实,身体给出的每一个小提示,都有医学依据。本期我们就从科学和实践出发,帮大家一一解码这五大“健康硬朗”的表现。
血压、血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很多人害怕上了年纪,三高就会找上门。但实际上,如果能把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内,空腹血糖长期低于6.1mmol/L,那恭喜你,基本告别了高血压、高血糖这两大“元凶”。
一项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显示,60岁以后,血压和血糖达标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下降了12.6%。而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良好作息。
![]()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因为忽视早餐质量和维持体重,导致血糖波动大,衰老加速。如果你每天能够保持定时吃饭,主食搭配粗细,少糖少油,体重无明显增加,血糖就很难失控。
睡眠质量高,晚上能睡好
都说“睡个好觉,胜过吃补药”。睡眠对中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数据显示,能保证每晚7小时高质量睡眠的人,患慢性病风险要比长期失眠者低17%。不仅如此,深度睡眠能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细胞,降低老年痴呆发生概率。
如果你早上醒后神清气爽,不靠安眠药助眠,白天精神充沛不犯困,这就是健康的表现。别小看这一点,长期睡眠障碍会让免疫力低下、心血管突发事件风险成倍增加。
行走自如,腿脚灵便,出门有劲头
运动能力,其实是身体状态“晴雨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发现,60岁以上还能每天行走6000步、爬3层楼不喘气的老人,寿命明显更长。
![]()
美国心脏协会还提出,“步速每快0.1米/秒,死亡风险降低12%。”很多老年朋友认为,年纪大就要减少锻炼。其实恰恰相反,科学、适度的运动是保命的“移动保险”。
你会发现,身边那些腿脚灵活、逛街买菜不累的老人,往往连骨质疏松、关节炎也难得“光顾”。锻炼不仅让心肺更有力,还能让血管弹性、不易堵。
记忆力清晰,思考反应快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都会出现“忘事”“找词难”的现象。但如果你依然能轻松记住家人电话、常用银行卡密码、聊天不丢线索,那恭喜你,大脑保养得很到位。
《中国老年健康促进白皮书》指出,认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10年内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认知轻度障碍者低75%。
大脑“年轻”的根本原因,除了遗传,和日常生活方式密切有关。如果你平常喜欢多动脑、多读书、参与社交、保持好奇心,大脑神经元就不容易“退休”,认知力自然强。
![]()
肠胃功能好,吃饭有胃口,排便顺畅
消化系统也是评估健康不可或缺的“晴雨表”。如果你60岁后胃口依然好,中餐能吃一小碗米饭,菜量正常,几乎没有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困扰,排便有规律。
这正是内脏功能年轻的信号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数据显示,肠道功能好的人,新陈代谢更快,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问题少之又少。
肠胃功能强不仅仅让吃饭香,更代表着免疫系统更稳、炎症反应小,衰老进程减慢。反观便秘、食欲不振的人,往往是代谢出问题的前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