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创新” 赋能东盟合作的广西实践

0
分享至



图片来源/广西财经公众号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银雁

11月7日至8日,“2025金融同业广西行——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创新”同业合作交流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国百余家金融机构的300余名嘉宾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新机遇。这不仅是一场汇聚行业智慧的交流盛会,更标志着“人工智能+金融”的融合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加速落地为区域实践。该活动以“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创新”为核心主题,凝聚政产学研多方合力,清晰勾勒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金融”发展新图景。其背后蕴含的实践逻辑与创新路径,为全国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西样板”。

在“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浪潮下,金融业的智能化转型已从“可选项”变为关乎发展全局的“必答题”。广西创新性提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产业生态布局,精准把握了技术迭代与区域禀赋的最佳结合点。这一定位跳出了“技术跟风”的浅层逻辑,将广西“人工智能+金融”发展深度嵌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大框架,既为金融科技开辟了明确的场景出口,也为东盟市场提供了更高效、更贴合需求的金融解决方案。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所言,二者的“双向奔赴”本质是产业与资本的深度协同——人工智能为金融提质增效注入技术动能,金融则为技术落地提供持续的资本“活水”,这种良性循环正是区域金融创新的核心动力。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同频共振、双向赋能。广西率先推出全国首个省级“人工智能+金融”专项实施方案,配套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推进南A中心建设等政策“组合拳”,构建起从顶层设计到落地保障的完整支撑体系,彰显了打造产业生态的坚定决心。扎根广西的本土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提出的“北行方案”,则展现了经营主体主动拥抱变革、践行创新的积极作为。这种“政策搭台、市场唱戏”的模式,既有效规避了技术创新的盲目性,又破解了金融服务的碎片化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广西始终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从广西跨境金融智能处理系统大幅压缩结算时间,到“智慧港口+物流金融”模式盘活全链条供应链,再到围绕广西平陆运河沿线的前瞻性金融布局,AI技术始终紧扣实体需求发力,让金融创新真正扎根产业土壤、赋能实体经济。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广西肩负着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其“人工智能+金融”赋能东盟合作的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广西金融的开放能级,更以技术为桥梁、以金融为纽带,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为跨境金融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西方案”。

此次活动的深层价值,在于搭建了协同共赢的行业生态平台。交流会期间,广西北部湾银行与12家区内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署《地方法人银行服务集团实体客户合作协议》,同时与大成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金融”跨界合作新模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创新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在AI技术深刻重塑金融业态的当下,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在算力共建、技术研发、场景共享、风险共防等方面深化跨区域、跨机构合作,才能凝聚起可持续的创新合力。

随着金融同业合作机制的持续深化,广西将在“人工智能+金融”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不仅能助力广西实现自身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更能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持久金融动力,让“山海相聚,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40971文章数 638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