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社会工作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党委政府。
打造小哥医院,温暖新就业群体;用好多元力量,加强基层治理;强化志愿服务,共促城市文明;筹备零工市场,畅通用工渠道……赤城县委社会工作部以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为重点,以社区治理改革为突破点,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路径方法与实践模式,创新推进全县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关爱新组织新群体
8月1日,赤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县卫健局、县医院精心筹建的“小哥医院”正式揭牌启用。该阵地以县医院为依托,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健康服务方案,切实举措传递组织关怀,织密健康保障网。在当天同日开展的面向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的首场大型义诊活动中,现场一位快递员由衷感叹:“以前小病小痛总怕耽误跑单硬扛着,现在有了‘小哥医院’,看病方便又暖心!”
近年来,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赤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加大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暖“新”之举不止于此。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今年6月18日,赤城县康养产业集群党委成立,由县科技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为成员单位。集群党委深刻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构建了“上游旅居度假与运动健身、中游养生保健与医疗康复、下游医护养老”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在集群党委的推动下,牵头组织研究并推动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将党的意志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同时实现了党组织在产业集群的有效覆盖。目前集群内企业已达170家(限上企业16家),涵盖生态农业、旅居度假、生态绿化、食品加工等多元业态。在党委引领下,1至5月份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9.7%;上缴税金0.15万元,同比增长8.61%;吸纳就业7839人,同比增长2.53%,产业带动富民增收效应显著。
搭建平台 精准开展基层治理
登录赤城县社区智慧管理平台,键入一户需要重点管控的人员姓名,选定其所在小区区域,该被查询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很快便能搜索出,实现了精准寻找和关注。
这是赤城县委工作部重点打造建设的智慧平台。智慧平台的覆盖延伸到城区的各个社区,搭建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主要设置区域概况、网格管理、社区监控、AI事件、智慧党建、社区养老等功能模块,服务于城区全体社区居民。因植入AI功能,可实现重点部位和重点人员管控,完成覆盖城区18103户、34609人的基础信息录入,初步建立起居民信息数据库,为开展精准化服务和高效应急管理提供了初步的数据支撑,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为城区基层治理赋能。
近年来,赤城县委工作部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大力支持下,成功申请到省级资金20万元,完成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框架搭建(含群众诉求、安全防范、居民备案等模块),联通街道、社区、物业、居民,待社区重组后录入信息启用,实现“手机点一点,服务在身边”。该项目已完成实地踏勘、监控收编、框架搭建、平台初期演示等工作。该项目全面展示辖区人车房情况,社区信息一屏统览。
同时,他们将社区改革作为县委书记领衔改革事项,优化布局将原有11个社区重新划分为10个,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配备街道党工委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2名,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10名;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吸纳驻区单位、群团组织、物业公司等多元主体,构建“1+N”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搭建集“政务服务、民生诉求、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社区综合平台,实现“指尖申报——智能分办——限时办结——评价反馈”全流程闭环服务。建立“常委包联、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联动机制,推行“一社一警一法律顾问”制度,构建“社区首办+部门协同”诉求处置体系,推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效能 推进“三三”工作法
每天下午都是赤城镇永进路社区文体活动室最热闹的时候,不少居民们每天都来“报道”,下棋、打球、看书、聊天,他们高兴地表示:“以前我们几个老伙计只能在路边石凳上凑合,现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社区真是给我们办了个大好事!”这些点滴改进,正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越来越实在的便利与温暖。
赤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在前期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布局优化、人员力量配备、数字平台应用、机制运行效能及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成效与不足,深化“三三”工作法,构建基层善治基石。
常态化征求群众诉求工作情况。试点推进服务凝聚群众“三三”工作法:依托三类基层力量分别做好三件事。即:村级网格员三件事:每周入户走访、调解邻里矛盾、安全排查宣传。驻村工作队三件事:每周作业辅导、每月走访三类户、每季志愿服务。乡镇包村干部三件事:每周街头聊天、每月卫生清扫、每月诉求会商。乡镇建立群众诉求台账,制定责任清单,及时处理并向群众回复。深化“三三”工作法,重在将三件事做深、做细、做实,使其从工作条目内化为治理习惯,从方法框架升华为制度效能。唯有在细微处显真情,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三三”实践中愈加深厚稳固,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就地化解”的善治图景。
志愿服务 温暖关爱重点群体
社会工作面对群众广泛,联系群众密切,服务群众直接。
赤城县委社会工作部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三留”群体。
定期走访高龄、独居老人家庭,帮助他们打扫房间、买菜做饭、维修电器、代取快递等;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比赛、唱红歌、玩棋牌游戏等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部分具备医疗知识的志愿者,会为老人普及常见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知识。同时,协助赤城县人民医院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跟踪老人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就医。
为留守妇女开展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她们拓宽就业渠道;联合县妇幼、欧美同学会,开展“两癌”公益筛查项目2万例,女性乳腺癌防护公益项目500例,直肠癌、结肠癌检测公益项目5000例,总价值280万元,累计为贫困“两癌”患者发放救助金229万元。
为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活动,开设“父母周六课堂”,通过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安全教育等活动,助力社区儿童健康成长。开展“爱心爸妈”结对志愿服务,吸纳联盟成员单位1个;建立“爱心驿站”28个,结对定向帮扶259名困境儿童。联系中国儿基会,为困难幼儿发放奶粉、运动服、蜜儿餐,资助困境家庭小学生60名,在关爱中持续传递温暖。(左文婷 张洋 张丽娟 王怡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