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日军方隔空对阵,自卫队抢先发射弹视频挑衅

0
分享至

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说出“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危险言论已过去10天,面对日方的挑衅,中方的反应是迅速而坚决的,外交部、国防部等多个部门接连发声提出严正抗议。但这场中日外交风波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逐渐蔓延到军事层面的迹象。

据央视军事11月15日消息,中国海事局宣布将于11月17日至19日在黄海中部部分地区进行实弹演习,而在当前中日紧张对峙持续升温的敏感时段,日本海上自卫队竟然做出罕见的甚至是极不寻常的回应。



海自借影“亮刀”

随着外交层面的对峙加剧,局势开始向军事领域延伸。11月15日,中国海事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1月17日至19日在黄海中部部分地区组织实弹演习。这一常规军事训练安排在此时发布,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对日本近期挑衅行为的回应,中日紧张氛围进一步升温。

几乎在中方公告发布的同一时间,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其全球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段实弹射击视频。视频配文以日英双语标注“舰船准备好了,武器准备好,解决方案准备好了,一切就绪,预备,开火!”,面向国际社会传递强硬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内容并非海上自卫队的真实军演画面,而是其协助拍摄的电影《沉默的舰队:北冰洋大海战》片段,该影片已上映一个多月,选择在中方实弹演习前夕发布,时机选择极具针对性。

这种“借壳表态”的方式,凸显了日本的矛盾心态。通过电影片段发布实弹画面,既能够对中方的演习安排作出回应,展示自身军事存在,又可在后续需要时以“影视宣传”为由淡化挑衅意味,为事态降温预留解释空间。海上自卫队作为日本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官方账号的这一操作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日本军事力量逐步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加强对外姿态展示的一个缩影。



中方多维应对

面对日方的持续强硬,中方启动了外交与军事联动的高强度应对机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将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与日方近期一系列军事安全动向关联,指出这些行为“充分暴露了日方政策的重大负面转向”。他连续抛出关键质疑:“日方是否真的与军国主义划清界限?是否还遵守和平宪法?”,直指日本安保政策转向的核心问题。

国防部等部门同步展开舆论层面的行动,推出覆盖中文、日文、英文的多语种警告海报,首次使用“粉身碎骨”级别的严厉措辞,明确传递“干预台海将遭毁灭性后果”的信号。这种多语种、多渠道的信息发布模式,打破了以往单一依赖外交声明的沟通方式,实现了对不同舆论场的精准覆盖,标志着中方在维护台海红线问题上,进入舆论与实战部署同步推进的阶段。



11月17日,中方黄海实弹演习如期启动,以实际行动强化立场表达。与日方的模糊表态不同,中方公开了详细的演习信息:禁航区位于黄海中部,呈近矩形分布,边界点大致在北纬34度至33度55分、东经120度18分至120度31分之间,地理位置直面日本方向,针对性清晰明确。

此次演习的实战化特征显著,并非常规的基础训练。演习持续72小时,采取全天候跨昼夜不间断模式,白天利用光电、雷达等设备精确检验火力打击效果,夜间则重点测试火控系统稳定性及各作战单元间的协同能力,将完整的战时作战流程嵌入演练环节。



通过中国海事局提前公告、明确划定禁航区域等方式,中方既遵守了国际海事惯例,又充分展示了军事行动的透明度与决心,用实际行动回应日方的舆论挑衅。

日方战略困境凸显

在此次风波中的一系列操作,暴露出其深层次的战略矛盾。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虽获得国内右翼势力支持,但并未形成广泛民意基础,超过六成的民众担忧经济受损,显示其政策缺乏足够的国内支撑。这种内部分歧使得日方难以维持长期强硬姿态,在外交回应中不得不采取模糊化处理。



军事层面的克制更凸显其底气不足。海上自卫队发布电影片段的“示强”方式,与中方公开透明的实弹演习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日本近年来不断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放宽武器出口限制,甚至有高官提出“不排除引进核动力潜艇”,但和平宪法的约束及地区国家的警惕,使其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军事对抗。

美日同盟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困境。日本政坛清楚知晓,若与中方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作为盟友的美国不会为其激进行为背书,反而可能追究其引发地区动荡的责任。这种对盟友反应的顾虑,使得日方在挑衅时始终不敢越过实际军事对抗的临界点,形成“言语强硬、行动克制”的矛盾表现。



与此同时,日方的行为也使其在国际社会陷入信誉危机。背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承诺,不仅损害中日关系基础,更让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外交诚信产生质疑。这种政策转向与日本长期标榜的“和平国家”形象形成反差,进一步削弱其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核心利益不容妥协

这场由日方主动挑起的风波,本质是其试图通过干涉中国内政调整地区战略布局的尝试。台湾问题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击,这一立场不会因任何外部压力而改变。中方的一系列应对,既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负责任行动。



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恪守四个政治文件精神,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唯一前提。高市早苗政府的激进言论与操作,打破了这种平衡,将中日关系推向紧张边缘。当前局势下,日方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回到对话轨道,重新恪守历史承诺,还是继续在危险边缘试探,承担对抗升级的全部成本。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得益于各方长期努力,任何打破平衡的军事挑衅与政治操弄,都将引发连锁反应。今日中国的国力、军力与国际地位已非昔比,有足够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历史已经明确证明,任何试图干涉他国内政、挑战历史潮流的行为,终将以失败告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游古史
游古史
不偏不倚,恰好是你
2423文章数 5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