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米集团:是生,是死? | 深度

0
分享至

小米这一波杀跌,太凶狠了! 小米集团-w从61.45元的高位到目前41.68的地位,跌幅已经超过30%。 随之而来的是,很多负面消息,投资者情绪也极度低迷。 高盛11月6日业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小米成为了其客户最喜欢的做空标的。 长期持有小米的投资者,信仰也开始动摇了。
小米究竟什么了?非米粉或米黑,到底该如何看小米呢? 我们先总体看一下小米,然后再拆分看一下小米。 2016年以来,小米集团的营收一直持续高速增长,并于2021年见顶,随后2022年和2023年持续回落,直到2024年,小米营收再度高速增长。 相应的,小米的归母净利润总体规模也在扩大,但是无论绝对值还是增速,波动都比较大。 最明显的两个坑就是,2017年和2022年,但是这两个坑的原因截然不同。 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主要是小米融资工具-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 换言之,这并非公司经营层面或者行业出了问题,而是金融市场一次性因素,不影响公司长期价值。 2022年情况相反,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主要是当年智能手机行业遇到瓶颈了,公司盈利能力也跟随走低。 2022年的小米,确实面临发展天花板的问题。 什么业务打破小米增长天花板的呢?智能汽车业务。 2024年,小米推出第一款车SU 7,然后就引爆了市场,从此杀入智能汽车业务,并且迅速放量。 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营收328亿元,2025年上半年小米汽车营收就达到了400亿。 从小米收入结构上看,智能手机业务占比一直在下降,物联网业务占比也缓慢扩大,智能汽车业务这两年迅速扩张。 按照正常途径,小米会跨越手机业务,迎来第二春,前面就是星辰大海。 但是,在风头正劲的时候,小米汽车晴天霹雳的遭遇了舆情事件。 10月13日,新闻报道,小米SU7碰撞后起火,驾驶员被困车内身亡。 此事引爆了舆情,各大媒体和平台都在报道这事儿,舆情指向小米车门解锁问题,引起巨大的讨论,雷军也因此掉粉87万。 此前,香港恒生科技股已经遭遇集体抛售,小米集团已经跌到区间震荡下沿。 趁这个利空,小米集团股价一下子跌破支撑位,向下跌得稀里哗啦。 现在投资者对小米集团极其悲观,大家担心这波舆情会直接毁了这个新生品牌。 现在不断有人传消息说,小米的订单库存快耗尽了。言外之意还是,小米汽车不行了。 这也是所有做空小米的投资的逻辑前提。 可以说,现在,小米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么生,要么死。 如果小米智能汽车业务跨了,那小米确实又要回到了解放前,主业智能手机业务停滞,估值重新回到20多倍PE。 如果小米汽车不死,熬过去这段时间了,那么小米所有的叙事和预期还都在,估值会重新回归。 那小米汽车,会被舆论杀死吗? 其实在这次车祸舆情之前,小米已经遭遇过一次舆情危机了。 今年3月底,小米SU7标准版碰撞后起火,导致3名年轻女性遇难,就引爆了舆情。 当时的舆情更加凶猛,无论是网民主动搜索,还是新闻报道,热度都几乎是现在的9-10倍。 当时也影响了小米股价,但是由于前期国际局势动荡已经导致股价下跌了很多,所以舆情事件对股价的影响就小了很多。 对比上次的舆情危机,这次小米股价下跌,确实过度反应舆情了。 另一个问题是,舆情真能杀死一个品牌吗? 纯黑,被黑的最惨的车应该就是,理想MEGA 7坐商务车。 一出来,就被狙击了,给它P上一张不吉利的图,然后迅速被打上标签。 最后,2024年这辆车销量高开低走,2025年又强势反弹。 虽然它被黑得很惨,也确实影响了销量,但是在高端MPV和纯电MPV市场也有一定的位置。 再看一下,遭遇舆情最大,历史事件最长,影响最深入人心的品牌,特斯拉。 2021年,特斯拉遭遇“刹车门事件”,被舆论铺天盖地的打上了“刹不出车”的标签。 当时特斯拉遭遇的负面舆情,热度是现在小米的4倍。 但是,特斯拉的股价一点儿没受影响,不仅没下跌,反而继续上涨。 因为,特斯拉“刹不住车”的舆情,只在国内发酵,国外都没这事儿,也没这声音,也因此没影响特斯拉的股价。 更关键的是,特斯拉在国内的销售,也一点儿没受影响,长期霸榜第一。 什么意思呢?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款车因为舆论而失败的,都是因为技术上硬伤而出问题的。 现在,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普遍认知是,安全性其实没啥问题。 最多就是它的刹车片小了点,主要问题就是马力太大,加速太快,车的性能超出了驾驶者的能力范围。 也就是说,小米汽车其实没啥大问题。大家觉得呢? 我们再从另外几个角度看小米汽车的未来: 1、目标群体不同。 买这种车的群体,不会去买几个界的车。买那几个界的车的人,也不会买小米。 它就跟特斯拉一样,你黑的再狠,负面舆情再多,某些群体买车就买特斯拉。 别的不说,就一点让人放心,要是车真出了问题,不用我自己出面,网友们就会帮我维护自己的权益。 两个群体分裂极其严重,双方都觉得对面是傻X。 2、小米,现金王。 当年,小米宣布造车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它的他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现金王啊。 账上趴着1000亿现金呢!造车几年,现金不仅没消耗,反而现金储备越来越多。 从财务稳健程度上看,有几家车企比得上小米? 退一步讲,即便一款车失败了,小米完全有能力再打造下一款车。 3、小米的背景。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早就停止了造车资质的申请,并且限制了造车资质的买卖,只能注销一家才能申请一家。 但是,2024年7月份,小米获得了国内最后一个造车资质。 这你没两把刷子,你能搞得定这个资质? 换言之是,小米汽车想倒,也有人不会让它倒。更何况,小米本身都没啥事儿。 总之,理性判断下来,小米汽车遭遇的只是短期舆论压力,长期趋势并不会受影响。 小米汽车不会死,小米集团也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问题是,小米集团,如何估值呢? 这种大公司,一般都是各业务估值,然后加一起算账。 手机+AIoT业务:分析师预期净利润中位数是420亿港币,用25倍PE估算,市值1.1万亿。 智能电动车业务:分析师预期的销售额为1820亿港币,用2.2倍PS估算,市值为4000亿。 现在分析师对小米集团2026年普遍的估值区间是1.54万亿至1.68万亿港币,对应的股价是60-72港币。 现在,小米的股价是42港币,这个几个基本上全是手机和AIoT业务。算上汽车业务,小米集团向上的空间还有43%-71%。 当然,现在小米集团还处于下跌趋势,叠加香港科技股萎靡,目前还位于左侧。 短期来看,小米集团三季报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转折点。 但是从长期视角看,小米的计算器按的明白,已经跌出性价比了,再往下就是情绪。 小米集团的“彩票”:人形机器人业务。 11月5日,小鹏机器人亮相,惊艳了很多人。 他的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以至于某些网友怀疑机器人是假的,里面藏了个人,马斯克也通过第三方向小鹏表达了肯定。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小鹏的股票两天大涨20%,甚至带动A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大涨。 2025年10月,小米第三代 CyberOne 完成著作权登记,第四代产品研发进入测试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将亮相发布会。 小米人形机器人业务的规划是,2025年至2026年完成第四代产品的研发,实现小批量量产,重点服务于小米工厂。 2027年至2028年,将推出面向B端企业的商用人形机器人,拓展至3C、汽车制造等高度自动化的行业。 2030年,小米人形机器人将逐步进入家庭消费市场,构建完整的机器人生态。 什么意思呢? 小米也在做人形机器人业务,只不过现在没有太声张。 更关键的是,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早期,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也就是说,现在抢跑的企业,不一定能够撑到最后。最关键的还是看,谁来做这些业务。 根据雷军做制造业的经验,以及整合产业链的能力,我们觉得,小米人形机器人业务,未来也会是第一梯队。 毕竟,雷军最擅长的就是,后发优势。让你先跑100米,然后他骑个电动车,赶上你,并超过你。 我们相信,明年一季度,小米人形机器人发布,估值将会重塑。 小米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小米的未来,基本上全面对标特斯拉。特斯拉做什么,小米就会做什么。 比如,特斯拉做芯片,小米也重拾芯片业务;马斯克做大模型(XAI),做自动驾驶,做机器人大脑,小米后面也肯定会发力大模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大脑。前几天,小米不是把deepseek的天才少女科学家给挖过去了么。 根据未来业务发展,小米还可能会进入电池或储能业务,毕竟固态电池这个产业也有巨大的空间,且能跟智能汽车和机器人有协同效应。 …… 这不是简单的跟随,而是产业发展到这里了,后面的业务都是衍生出来的,不做还不行。 总之,特斯拉未来做什么,小米也会跟随做什么。越往后,大家会越感受到小米智能生态的价值:人—家—车—机器人。 未来最具想象空间的领域,小米都卡上位了。 现在,特斯拉的估值300倍PE,小米的估值26倍PE,两者相差了10倍。 长期来看,小米1万亿的市值,肯定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 大家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女排最大的不甘,就是被江苏女排击败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河南女排最大的不甘,就是被江苏女排击败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林子说事
2025-11-18 14:36:27
独取2分晋级四强!王楚钦男团6连胜显统治力 半决赛或再战林高远

独取2分晋级四强!王楚钦男团6连胜显统治力 半决赛或再战林高远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8 12:09:12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一女子捡到玉手镯卖了二十万,半年后,发现玉手镯在丈夫的包里

一女子捡到玉手镯卖了二十万,半年后,发现玉手镯在丈夫的包里

阿天爱旅行
2025-11-18 11:20:18
好尴尬!宋佳是一点也不惯着钟楚曦,“拒绝”和钟楚曦自拍!

好尴尬!宋佳是一点也不惯着钟楚曦,“拒绝”和钟楚曦自拍!

小娱乐悠悠
2025-11-18 10:18:51
34+32!神级大交易!谢谢你,杜兰特!

34+32!神级大交易!谢谢你,杜兰特!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8 15:26:21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20:30:17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1:01:57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新民周刊
2025-11-18 13:07:03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37:12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天气观察站
2025-11-17 06:25:51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喻恩泰婚变反转,好友曝妻子出轨,多次和情人私会,聊天记录曝光

喻恩泰婚变反转,好友曝妻子出轨,多次和情人私会,聊天记录曝光

千言娱乐记
2025-11-18 18:53:43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第一财经不愧沪上媒体的脊梁

新浪财经
2025-11-17 13:51:58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这次哈马斯的认怂和服输会让哪些人备感失落呢?大概有三类人!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2 15:49:50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要在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日本记者:必须驱逐薛剑!要在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文史旺旺旺
2025-11-17 20:06:11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老闫侃史
2025-11-01 12:30:03
气场强大!陈梦暂停时,教练和队员全都闭口不言,没有人敢指导

气场强大!陈梦暂停时,教练和队员全都闭口不言,没有人敢指导

凤幻洋
2025-11-18 16:23:49
出差2个月把家中地暖断掉,楼上却在群里骂我,她家楼上也断掉地暖

出差2个月把家中地暖断掉,楼上却在群里骂我,她家楼上也断掉地暖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32:45
2025-11-18 21:31:00
资本时差 incentive-icons
资本时差
财报排雷,价值挖掘
653文章数 197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旅游
艺术
本地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