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43天的停摆闹剧终于落下帷幕,特朗普连夜签署法案救火,但这一粒速效救心丸又能撑多久呢?
![]()
11月12日深夜,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临时拨款法案,持续了43天的政府停摆,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这场美国史上最长的停摆,终于在两党拉扯中暂告一段落。
但这不是什么胜利突破,而是民怨压力下的被迫妥协。
停摆期间,美国社会乱象丛生,数十万联邦雇员无薪工作,食品救济站排起长龙,单日航班取消超两千架次,民生困境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为何僵持一个多月?根源在于《平价医疗法案》的医保补贴之争。
这笔关乎2200万低收入人群看病成本的资金,成了民主党的“选民命脉”,却被共和党视为“政府过度干预”的象征。
![]()
双方寸步不让,直到停摆冲击民生底线、选举压力迫近,才不得不低头。
更关键的是参议院的60票门槛。
这原本是为了防止多数党专断的设计,如今却成了政治僵局的“枷锁”。
共和党拒绝在拨款中纳入医保补贴,民主党坚决反对剥离补贴,政府资金耗尽之后,停摆成了两党博弈的牺牲品。
那为什么在停摆43天之后,特朗普突然破局,结束这一乱象?
答案就藏在“民生危机”和“选举倒逼”之中。
![]()
停摆后期,全美4200万依赖食品券的家庭面临断粮,航空系统因员工抗议几近瘫痪,11月初的州选举中,民主党借“反停摆”口号连胜两州,共和党支持率跌至37%。
经济顾问警告“每停摆四周损失70亿美元”。压力之下,美国两党只能各退一步。
也就是说,所谓的破局,其实只是表面假象,具体能维持多长时间,还真不好说。
至于特朗普连夜批准的临时拨款法案,也没那么简单。
从这份法案的核心内容来看,这就是一场精明的政治交易。
大部分机构资金延至2026年1月,关键部门如退伍军人事务获全年拨款,食品救济计划也得到一年保障。
![]()
最值得一提的是医保补贴。
法案仅承诺“12月第二周投票”,既未否决也未通过,这其实就是特朗普政府及其背后的共和党给民主党的一张“空头支票”。
民主党虽然不满,却别无选择,毕竟他们要是再僵持下去,选票流失只会更严重。
然而,签法案易,治痼疾难。
美国预算制度早就沦为了“党派斗争工具”,临时拨款从应急机制变成了常态手段。
过去十年政府停摆6次,每次都是政治筹码压过民众福祉。
![]()
参议院60票规则本为制衡,反成阻挠利器;两党对立日益极端,明年1月拨款到期时,危机重演几乎已成定局。
等到12月医保投票或明年拨款谈判,扯皮戏码大概率也会再度上演,在党派利益至上的逻辑下,民众永远只是博弈的筹码。
美国两党在民生哀嚎中勉强妥协,但并未触动制度性病根。
这场停摆的终结,只不过是这些美国政客们的自欺欺人,这也充分暴露了美国当前的致命短板,那就是美国政治已经陷入“为斗争而斗争”的恶性循环。
![]()
临时法案能解燃眉之急,却治不了政治瘫痪的沉疴。当制度失去弹性,当妥协沦为奢侈品,停摆只会周而复始,毕竟一些政客早已习惯把国家命运当作党争的赌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