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老婆20年来对我唯命是从,直到她拿出我所有出轨的证据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二十年,一锅温吞水

窗外的知了扯着嗓子,把夏末那点残存的暑气搅和得更加黏稠。李国强趿拉着拖鞋,从卫生间出来,毛巾随意地搭在还带着水珠的脖子上。客厅的老式空调嗡嗡作响,制冷效果勉勉强强,就像他这二十年的日子,温吞,凑合,但似乎也习惯了。

“早饭在桌上,趁热吃。” 王秀娟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不高不低,没什么起伏,像每天清晨七点准时响起的闹钟。

李国强“嗯”了一声,走到餐桌前。一碗白米粥,一碟咸菜,一个剥了壳的煮鸡蛋,十几年如一日。他坐下,拿起筷子,扒拉了两口粥。眼睛却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划拉着股市行情,眉头微微蹙着。

王秀娟端着一小碟炒青菜过来,轻轻放在他面前。她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碎花围裙,身材微微发福,眼角爬满了细密的皱纹,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毫不时髦的髻,几缕碎发垂在颊边,她也顾不上捋一下。

“今天周六,小雅说中午带壮壮回来吃饭。”王秀娟一边说,一边转身回厨房收拾灶台。女儿李小雅,外孙壮壮,是这个小家庭最主要的快乐源泉。

“哦,回来就回来呗。”李国强头也没抬,“你多弄几个菜,壮壮爱吃红烧肉。”

“知道,肉我都买好了。”王秀娟的声音混在水声和碗碟的轻撞声里。

这就是李国强和王秀娟的日常。在李国强看来,这个家,就像这桌早饭,平淡,管饱,但绝谈不上美味。他是家里绝对的主心骨,在区里一家老牌国营厂当了个不大不小的科长,管着十来号人,工资不高不低,但在家里,他说一,王秀娟从不说二。买房、买车、女儿上学、人情往来,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拍板。王秀娟呢,就是那个执行者,沉默,顺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但他心里,对王秀娟是有些瞧不上的。觉得她没文化,就知道围着锅台转,带出去应酬,上不得台面。远不如他单位里那些年轻姑娘,会打扮,会来事,说话嗲声嗲气,眼神里带着钩子。

想到这,他嘴角不自觉地弯了一下,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点开一个备注为“小猫咪”的微信头像,发了条消息:“宝贝,晚上老地方?”

那边几乎秒回:“讨厌,昨晚还没够呀?等你哦,亲亲。”

李国强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连带着看那碗寡淡的白粥都顺眼了许多。他三两口喝完粥,拿起公文包:“我出去一趟,厂里有点事。”

“路上慢点。”王秀娟从厨房探出身,手里还拿着抹布。

李国强摆摆手,换鞋出门。关门声响起,家里瞬间安静下来。王秀娟走到客厅窗边,看着楼下李国强那辆半新的黑色轿车驶出小区。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开始擦拭已经很干净了的茶几。一下,一下,动作缓慢而专注。

中午,女儿一家回来了。五岁的外孙壮壮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进来,嘴里喊着“外婆外公”,家里顿时热闹起来。

李小雅把水果放在桌上,看了眼厨房:“妈,我爸呢?又加班?”

“嗯,说厂里有事。”王秀娟端着红烧肉从厨房出来,脸上堆起了真切的笑容,“壮壮,快来,外婆做了你爱吃的肉肉。”

“爸也真是,周末还老忙。”李小雅嘟囔了一句,挽起袖子进厨房帮忙。她随了王秀娟的眉眼,但性格更活泼些,也是在父母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下长大的,虽然有时会觉得母亲太过忍让,但多年如此,也习惯了。

饭桌上,李国强还没回来。王秀娟给女婿倒了杯酒,给外孙夹菜,招呼女儿多吃点。

“妈,你别光顾着我们,你自己也吃啊。”李小雅给母亲夹了块鱼。

“我吃着呢。”王秀娟笑笑,“你爸不在,咱们吃清静。”

“我爸这科长当得,比区长还忙。”李小雅半开玩笑地说,“妈,你就由着他?也不管管。”

“你爸是忙正事。”王秀娟垂下眼,扒拉着碗里的饭粒,“我管好家里就行。”

李小雅和女婿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这种对话,发生过太多次了。母亲永远是这样,温顺得让人有些心疼,又有些无奈。

吃完饭,王秀娟忙着收拾碗筷,李小雅帮忙。水池边,李小雅看着母亲微驼的背影,忍不住又开口:“妈,我上次好像看到爸的车停在万隆广场那边,那边又不是他们单位方向……”

王秀娟洗碗的手顿了一下,水流声哗哗作响。她没回头,声音平静:“你看错了吧,可能他去那边办事。”

“可能吧。”李小雅叹了口气,没再深究。她没看到,背对着她的母亲,眼神骤然冷了下去,握着碗边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下午,李国强回来了,身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水味。他解释说陪客户喝了茶,然后就很自然地坐到沙发上,逗外孙玩,一副慈祥外公的模样。

王秀娟给他倒了杯温水,什么也没问。

晚上,女儿一家走了。家里又恢复了安静。李国强靠在沙发上刷手机,王秀娟在阳台晾衣服。夜色渐浓,小区的路灯亮起,昏黄的光线透过窗户,切割出模糊的光影。

李国强打了个哈欠,起身准备洗澡。经过阳台时,他随口说了句:“下个月老张儿子结婚,份子钱你提前准备好,这次得包个大的。”

“知道了。”王秀娟抖开一件衬衫,挂在衣架上,她的身影在夜色和晾晒的衣物间,显得有些模糊。

李国强没在意,径直走进了浴室。水声响起。

阳台上,王秀娟晾完最后一件衣服,没有立刻回屋。她站在栏杆前,望着楼下零星的车灯和路灯,看了很久。夜风吹起她的碎发,她的表情隐藏在黑暗中,看不真切。只有那双扶着栏杆的手,指节微微凸起。

这一天,和过去七千多个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温吞的水,还在不紧不慢地烧着,但锅底,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只等一个时机,便会猛烈地沸腾开来。

(第一章 完)

第二章:暗流涌动

日子像翻挂历一样,一页一页,看似相同地翻了过去。转眼入了秋,空气里添了凉意。

李国强依旧忙碌,或者说,他让自己显得很忙碌。科里的工作按部就班,并无太多需要加班加点的大事,但他的应酬似乎格外多起来。下班后,电话常常处于通话中状态,回家也越来越晚。身上那股陌生的香水味,出现的频率也高了点。有时是甜腻的花香,有时是清冷的木质调,像无意间打翻的调色盘,在他那件常穿的夹克上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

王秀娟还是老样子。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李国强换下来的衣服,她照例仔细分类清洗,包括那件沾着不同香味的夹克。她会在洗前拿起衣服,凑近鼻尖,静静地闻一会儿,然后面无表情地扔进洗衣机,倒入足量的洗衣液。

女儿李小雅来得更勤了些。她似乎嗅到了家里不同寻常的气氛,但又抓不住确切的证据。只能借着看孩子的由头,多回来陪陪母亲。

“妈,爸最近是不是太忙了?我看他气色好像不大好。”一次,李小雅陪着王秀娟在厨房择豆角,试探着问。

王秀娟手指灵活地掰断豆角的两端,声音平淡:“厂里事多吧,年纪也大了,熬夜晚了就容易累。”

“您也别太累着自己,家里活能放就放放。”李小雅看着母亲眼角更深的皱纹,心里发酸。

“我有什么累的,习惯了。”王秀娟把择好的豆角放进盆里,打开水龙头冲洗。水流哗哗,掩盖了她几不可闻的叹息。

李小雅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了沉默。她感觉母亲像一口深井,表面平静无波,却完全看不到底。这种沉默,比争吵更让人窒息。

周末,李国强破天荒没有“加班”,却提议全家一起去新开的购物中心逛逛,给壮壮买冬衣。王秀娟没说什么,默默换了衣服。

购物中心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壮壮兴奋地跑来跑去,李小雅和女婿紧跟着孩子。李国强和王秀娟落在后面。

经过一家珠宝店门口,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最新款式的钻石项链,灯光下璀璨夺目。李国强脚步下意识地慢了一拍,目光在那条项链上停留了两秒。他想起“小猫咪”前几天撒娇,说闺蜜男朋友送了个卡地亚手镯。当时他含糊应付了过去,心里却记下了。

这细微的停顿,没能逃过王秀娟的眼睛。她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橱窗,又很快收回,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默默地把手揣进了旧外套的口袋里。

“看什么呢?”李国强察觉到她的安静,有些不自在地找话,“这些东西华而不实,走吧,去找壮壮他们。”

“嗯。”王秀娟应了一声。

就在这时,斜刺里一个热情的声音响起:“哎呀!李科长!秀娟姐!这么巧!”

一个穿着时髦、妆容精致的年轻女人笑着迎上来,很自然地挽住了李国强的胳膊晃了晃:“李科,上次多亏您帮忙引荐王总,我们那个单子可算谈成了!正说哪天请您吃饭好好谢谢您呢!”

李国强身体微微一僵,下意识想抽出手臂,但女人挽得很紧。他脸上迅速堆起客套的笑:“张经理啊,太客气了,举手之劳。碰巧碰上,我陪家人逛逛。”他着重强调了“家人”两个字。

这位张经理仿佛才看到旁边的王秀娟,笑容不变,但挽着李国强的手自然松开了:“秀娟姐,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年轻。”

王秀娟看着眼前这个最多三十出头、浑身散发着香水味和青春气息的女人,又看了看身边丈夫那略显局促的神情,她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算是笑意的表情:“张经理好。”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尴尬。

幸好壮壮跑了过来,打破了僵局。张经理又说了几句客套话,识趣地告辞了。临走,还飞给李国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等人走远,李国强清了清嗓子,故作轻松地对王秀娟解释:“就是一个客户,业务上有点往来,热情得有点过头。”

王秀娟没接话,只是低头整理了一下壮壮跑歪的衣领,轻声说:“孩子渴了,去买水喝吧。”

整个下午,王秀娟的话更少了。李国强心里有些打鼓,但观察王秀娟,又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该照顾孩子照顾孩子,该付钱时付钱。他想,或许是自己多心了,王秀娟这种性格,能有什么心思。

晚上回到家,李国强破天荒地主动帮王秀娟收了晾在阳台的衣服。王秀娟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临睡前,李国强手机响起信息提示音,他看了一眼,是“小猫咪”发来的晚安。他快速回复完,删掉记录,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一转身,发现王秀娟正背对着他躺下,似乎已经睡着了。

李国强松了口气,关灯躺下。黑暗中,他听到身边人的呼吸平稳悠长,以为她真的睡了,便也安心地酝酿睡意。

他却不知道,背对着他的王秀娟,在黑暗中睁着眼睛,静静地望着窗帘缝隙里透进来的那点微光,直到天际发白。她的手里,紧紧攥着睡衣的一角,仿佛那是汹涌情绪唯一的出口。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王秀娟说要去以前的同事家坐坐。李国强没在意,挥挥手让她去了。

王秀娟坐公交来到了市中心一栋气派的写字楼下。她没有去什么同事家,而是径直走进了写字楼大堂,按下了前往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楼层。

接待她的是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神情干练的年轻女律师,姓陈。

“王女士,您提供的这些证据,我们已经初步整理核实过了。”陈律师将一份文件推到王秀娟面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