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借钱30000还3000,我微微一笑说句话,他立刻求我收下钱

分享至

傅晨曦指尖停在键盘上,目光锁定屏幕里那张模糊的扫描件。

三万元的备用金凭证,审批签名处像是蒙了一层雾气,看不真切。

她端起桌角微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涩在舌尖蔓延。

办公室只剩她一人,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映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杨长河下午催促她平账时那份不易察觉的急切,此刻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小傅啊,这笔是紧急公关费,流程后补,你先处理掉。”

他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飘向别处。

这种程度的模糊凭证,按财务部韩副总铁打的规矩,根本不可能入账。

但她需要这份工作。母亲腰椎手术的费用,像块石头压在心上。

杨长河是部门主管,她的直属上司,平日看似随和,实则界限分明。

他突然的“通融”背后,藏着什么?傅晨曦关掉凭证页面,心中疑窦丛生。

这或许不只是一张模糊的票据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她不得不踩进去的漩涡。

她微微吸了口气,感觉到某种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01

深夜十一点的写字楼,安静得能听见空调送风的细微声响。

傅晨曦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再次点开那张备用金支出凭证的电子档案。

付款事由栏打印着“供应商年度维护费”,金额三万,审批人签字栏是杨长河。

可那签名的扫描效果异常模糊,墨迹晕开,像是复印件再扫描的结果。

这不符合财务归档的基本要求,韩碧云副总最厌恶这种不清不楚的单据。

她记得韩副总上个月还在部门会议上敲过桌子。

“任何支出,凭证必须清晰可辨,审批流程完整!”

韩碧云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谁放进来的模糊票据,谁负责追查清楚!”

当时杨总就坐在韩副总旁边,面带微笑地点头,说着“严格按制度办”。

可现在,这张他自己审批的凭证,却如此含糊地摆在她面前。

傅晨曦调出内部审批系统流水记录。

这笔钱的电子流程倒是完备,申请、审批、出纳支付,节点时间清晰。

只是附件上传的这张凭证扫描件,质量低得反常。

她尝试放大局部,签名笔画粘连,公司抬头也有些重影。

像是被人为处理过,刻意降低了分辨率。

为什么?一张正常的公关费凭证,何必如此遮掩?

窗外下起了细雨,雨丝斜打在玻璃幕墙上,划出细长水痕。

傅晨曦想起下午杨长河来到她工位时的情景。

他穿着熨帖的灰色衬衣,身上有淡淡的男士香水味。

“小傅,这笔三万块的账今天务必处理完,客户那边等着呢。”

他手掌温和地按在她隔断板上,声音不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流程后补?杨总,这凭证扫描件太模糊了,韩总那边恐怕……”

傅晨曦当时试图提醒,指了指屏幕上的图片。

杨长河笑容未减,眼神却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嘛。韩总那边我去解释。”

他语气轻松,随即又压低声音,“你刚来,可能不清楚,有些公关费用……”

他话没说完,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

那一下轻拍,带着上级的安抚,也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此刻,傅晨曦独自对着电脑,肩膀似乎还能感受到那一下轻柔的重量。

她移动鼠标,将这张问题凭证另存到加密文件夹,标注了日期和简要情况。

然后,按照杨长河的要求,在系统里完成了这笔账目的临时处理。

做完这一切,她合上电脑,办公室里只剩下雨声和她清晰的呼吸。

02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阳光透过百叶窗缝隙洒进办公室。

傅晨曦提前半小时到岗,将工位收拾整洁,泡了杯淡茶。

同事们陆续到来,办公室里充满了敲键盘、打电话、交谈的日常喧嚣。

肖景铄端着水杯路过她工位,探头看了看她屏幕上的账目列表。

“晨曦,这么早就在对账?不愧是韩总钦点进来的能手。”

小伙子笑容灿烂,是财务部有名的热心肠,比傅晨曦早入职一年。

“月度关账,抓紧点好。”傅晨曦微笑着回应,不动声色地关掉了那个加密文件夹。

她想起肖景铄消息灵通,或许可以旁敲侧击。

“铄哥,最近公司有什么比较大的对外应酬或者供应商活动吗?”

肖景铄挠挠头:“大的?没听说啊。最近不是严控费用嘛,韩总抓得紧。”

他压低声音,“听说上季度业务部一场招待超标,被韩总批得灰头土脸。”

傅晨曦点点头,心里那点疑虑又深了一层。没有大型活动,那三万的“紧急公关费”?

十点左右,杨长河从办公室出来,径直走到傅晨曦工位。

他今天气色很好,穿着挺括的蓝色衬衫,笑容比昨日更显从容。

“小傅,昨天那笔账处理好了吧?”他声音温和,像是随口一问。

“已经按您说的做了,杨总。”傅晨曦抬头应答,保持着一贯的恭敬。

“嗯,效率不错。”杨长河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她的电脑屏幕。

“年轻人就要多担待,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话里有话,傅晨曦只是微笑着应了声“谢谢杨总提点”。

杨长河并未立刻离开,反而拉过旁边空着的椅子坐下。

这个举动让傅晨曦有些意外,周围几个同事也下意识瞥过来一眼。

“小傅啊,来部门也三个月了,还适应吗?”他摆出聊家常的姿态。

“挺好的,同事们都很帮忙。”傅晨曦谨慎地回答。

“家里呢?听说你母亲身体不太好?”杨长河语气关切。

傅晨曦心里一紧,她从未在办公室提过家事,只请过一次假带母亲检查。

“劳杨总挂心,是老毛病,需要调理。”她轻描淡写地带过。

杨长河却叹了口气,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老人家身体要紧,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部门就是你的后盾。”

他眼神里的关切显得真挚,傅晨曦只能再次道谢。

这番看似寻常的关怀,却让傅晨曦背后升起一丝凉意。

他为什么突然关心她的家事?而且精准地提到母亲身体不好?

是巧合,还是刻意打听过?这与那笔三万的模糊凭证有关联吗?

她垂下眼睑,假装整理桌上的单据,借机平息内心的波动。

杨长河又闲话几句,才起身离开,临走前又叮嘱她好好干。

傅晨曦看着他走回独立办公室的背影,握着鼠标的手心微微出汗。

这台面上的温和关怀,与那张台面下模糊的凭证,形成一种危险的张力。



03

午休时间,傅晨曦端着餐盘在食堂角落找到肖景铄。

他正边吃饭边看手机视频,笑得肩膀直抖。

“铄哥,问你个事儿。”傅晨曦在他对面坐下,状若无意地开口。

“嗯?你说。”肖景铄暂停视频,扒了口饭。

“咱们公司供应商年度维护,一般是什么流程?金额大吗?”

傅晨曦夹起一块茄子,尽量让问题显得像是业务探讨。

肖景铄嚼着饭,想了想:“这看具体供应商,大部分是固定合同,走采购流程。”

“金额嘛,几千到几万不等,但很少有单笔三万还付现钞的。”

他凑近些,低声道:“现在都提倡电子支付,留痕。大额现金,韩总最反感。”

傅晨曦心里那根弦又被拨动了一下。现金支付,模糊凭证,都对不上常规。

“怎么突然问这个?”肖景铄好奇地反问。

“哦,看到上月有笔账,不太明白,学习一下。”傅晨曦用勺子搅着汤。

肖景铄也没深究,转而聊起公司最近的八卦,哪个部门又来了美女新人。

下午,傅晨曦借着核对历史账目的名义,调阅了近期所有备用金记录。

她发现另外两笔金额相近的支出,时间在过去半年内。

事由分别是“媒体关系维护”和“专家咨询费”,审批人也是杨长河。

凭证扫描件清晰度尚可,但仔细看,付款对象的公司名都很陌生。

她在企业信息查询系统里输入这几个公司名称,结果不是查无此司,就是注册信息简陋。

像是为了特定目的临时设立的空壳公司。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几笔异常记录的关键信息截图,加密保存。

正在操作,内线电话响了,是杨长河叫她进去一下。

傅晨曦立刻关闭所有敏感页面,定了定神,才起身走向主管办公室。

杨长河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书架整齐,桌上摆着家人的合影。

他正在打电话,语气轻松,见到傅晨曦,示意她先坐下。

傅晨曦安静地坐在对面皮质扶手椅上,目光扫过桌面。

一份打开的文件下,压着一张便签纸,上面随手写着一串数字。

末尾几个数字,恰好是30000。傅晨曦的心跳漏了一拍。

杨长河很快结束通话,笑容和煦地看过来。

“小傅,没别的事,就是问问你,这两天工作还顺手吗?”

“都挺好的,杨总。”傅晨曦保持微笑,手指在膝上微微蜷缩。

“那就好。”杨长河转动着手中的钢笔,似在斟酌词句。

“有时候呢,工作中会遇到一些非常规的情况,需要灵活处理。”

他目光温和,却带着审视,“关键是,要懂得什么是核心利益。”

傅晨曦迎着他的目光,点头表示明白,心里却警铃大作。

这番看似指导的话,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说,警告。

04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傅晨曦照常工作,埋头于各种报表和凭证里。

但她暗中留了心,留意杨长河的动向,也留意部门里任何细微的异动。

母亲的主治医生来电,建议尽快进行腰椎微创手术,费用预估需要五万。

这笔钱对刚工作不久、父亲早逝的傅晨曦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她电话里尽量平静地请医生再宽限几天,她来想办法。

挂断电话后,看着电脑屏幕上冰冷的数字,她感到一阵无力。

下班时,外面下起瓢泼大雨。傅晨曦没带伞,站在大堂玻璃门前发愁。

手机银行APP里余额的数字,和手术费之间的差距,像这雨幕一样让人看不清前路。

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停在她面前,车窗降下,露出杨长河的脸。

“小傅,没带伞?去哪,我送你一程。”他语气温和。

“不用了杨总,我等雨小点坐地铁就行。”傅晨曦下意识婉拒。

“客气什么,顺路的事。上车吧,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杨长河坚持道。

车内放着轻音乐,空气中有清新的香氛味道。傅晨曦有些拘谨地坐在副驾。

“看你这两天脸色不太好,家里事操心?”杨长河平稳地开着车,随口问道。

傅晨曦犹豫了一下,觉得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简单说了母亲手术需费用的事。

“手术不能拖,钱的事……”杨长河手指轻敲方向盘,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了决心,“这样,小傅,我私人先借你三万,应应急。”

傅晨曦愣住了,连忙摆手:“杨总,这怎么行,不合适的。”

“有什么不合适?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嘛。”杨长河语气诚恳。

“你刚工作,遇到难关,我这做领导的帮一把是应该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当是预支奖金,你以后慢慢还我就是。”

这个提议太突然,也太诱人。三万块,能解燃眉之急。

但傅晨曦脑海里立刻闪过那张模糊的三万块凭证,和那些可疑的付款记录。

天上不会掉馅饼。杨长河的“善意”背后,是否与他想掩盖的东西有关?

他是想用这笔钱,堵她的嘴?还是试探她的态度?

“杨总,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傅晨曦试图拒绝。

“别但是了。”杨长河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明天我给你转账。”

车已经到了傅晨曦租住的小区门口。雨还在下,敲打着车窗。

“阿姨的身体要紧。这钱,你安心用。”杨长河看着她,眼神里是长辈般的关怀。

傅晨曦推开车门,冷风夹杂着雨丝灌进来,她打了个寒颤。

“谢谢杨总。”她低声道谢,心情复杂地走入雨中。



05

第二天上午,傅晨曦的手机果然收到了银行转账短信。

杨长河分两笔转来共三万元,转账备注里空空如也。

傅晨曦看着屏幕上冰冷的数字,没有立刻确认收款。

她打开手机录音功能,检查运行正常,然后拨通了杨长河的内线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起,背景音安静,他应该在办公室。

“杨总,是我,傅晨曦。款项我收到了,非常感谢您。”

她语气充满感激,措辞谨慎,“这笔钱我一定会尽快还给您。”

“不急,你先安心给阿姨看病。”杨长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一如既往的和煦。

“杨总,备注是空的,我这边需要做个记录,方便确认是您借我的个人借款。”

傅晨曦说出预先想好的话,声音保持平稳,“以免时间久了弄混。”

电话那头静默了两秒,只有轻微的呼吸声。

傅晨曦屏住呼吸,等待对方的反应。这个要求合理,但带着一丝刻意。

她需要把这个“借款”的性质,通过对话明确下来,并录下证据。

“呵呵,小心谨慎是财务人员的职业习惯,好事。”

杨长河笑了,听起来并未起疑,“对,是个人借款,你记下吧。”

“好的,杨总,再次谢谢您。”傅晨曦暗暗松了口气。

“好好工作,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杨长河说完,便挂了电话。

傅晨曦保存好录音文件,加密存储。然后,她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她没有直接接收那三万元,而是原路退回,并附言:“杨总,麻烦备注:借傅晨曦款项。”

几分钟后,杨长河重新转了账,这次备注栏清晰地写着:“借款”。

傅晨曦这才点击了收款。这个看似多此一举的举动,留下了无可争议的书面证据。

做完这一切,她感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这是一步险棋。

如果杨长河警觉,可能会收回“善意”,甚至对她产生戒备。

但他似乎完全沉浸于“施恩者”的角色,并未察觉这个小财务的缜密心思。

下午,傅晨曦以母亲手术为由,向杨长河请了三天假。

杨长河爽快批准,还叮嘱她照顾好家人,工作不用担心。

请假流程在系统里走过,有据可查。她需要一点时间,脱离杨长河的视线。

安顿好母亲住院后,傅晨曦利用晚上时间,继续暗中调查。

她凭借记忆和之前的截图,试图追踪那几家可疑收款公司的信息。

网络上的痕迹很少,像是被人精心清理过。但这更印证了她的猜测。

这三万元的私人借款,像一颗裹着糖衣的药丸,甜味之下,是未知的毒性。

她必须在自己被迫咽下之前,弄清真相,找到解药。

06

母亲的手术很顺利。傅晨曦三天后回到公司,神情略带疲惫,但眼神清明。

工位上积累了一些待处理的单据,她埋头其中,看起来和往常无异。

杨长河过来关心了几句,问她母亲情况,需不需要更多帮助。

傅晨曦感谢了他的关心,表示一切安好,钱她会按计划归还。

杨长河满意地点点头,没再多说,仿佛那笔借款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周后,部门例会。韩碧云副总亲自主持,气氛略显严肃。

韩副总五十岁上下,短发利落,眼神锐利,是公司有名的铁娘子。

她重点强调了近期审计部门发现的一些问题,涉及费用报销规范性。

“尤其是备用金和公关费,必须证据链完整,严禁任何模糊操作!”

韩碧云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杨长河的方向。

杨长河面带微笑,频频点头,放在桌上的手指却微微收紧。

傅晨曦低下头,假装记录会议要点,心知韩副总可能已听到些许风声。

会后,肖景铄凑过来小声说:“感觉要变天啊,韩总好像盯上什么了。”

傅晨曦不动声色:“按制度办事就好,我们又没问题。”

“那是,身正不怕影子斜。”肖景铄耸耸肩,又去忙自己的了。

傅晨曦却知道,风雨欲来。韩副总的严厉,或許是她破局的机会。

但她需要更坚实的证据,仅凭模糊的凭证截图和怀疑,远远不够。

她想起之前查到的那些可疑收款公司,决定换个思路。

她尝试联系了一位在工商系统工作的大学同学,委婉地请她帮忙查询。

同学很快回复,那几个公司注册地址都是虚拟地址,法人信息也疑似套用。

而且,其中一家公司在收到杨长河审批的三万元“专家咨询费”后不久就注销了。

这几乎是明目张胆的洗钱证据。傅晨曦握着手机,手心渗出汗来。

杨长河挪用公款的把柄,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但他如此大胆,背后是否还有依仗?自己贸然行动,会不会打草惊蛇?

而那笔三万块的私人借款,此刻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她还钱之日,恐怕就是图穷匕见之时。她必须比他更快,更稳。



07

两周时间平静流逝。傅晨曦按时还了杨长河第一笔五千元借款。

还款时,她特意在公司内部通讯软件上给杨长河留言:

“杨总,归还第一期借款五千元,备注已写明,请您查收。”

杨长河很快回复:“收到,小傅有心了。阿姨恢复得如何?”

对话正常,合乎情理。但傅晨曦不敢有丝毫松懈。

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悄悄搜集、整理着所有可疑的线索。

并将关键信息,包括录音、截图、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做了多重备份。

这天下午,傅晨曦正在核对一份报表,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银行入账短信。金额:3000元。汇款人:杨长河。

紧接着,杨长河的内部消息弹了出来:“小傅,借款已清,望互信互助。”

傅晨曦盯着屏幕,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三万元借款,还三千?

她反复确认数字,是3000,不是30000。少了一个零。

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冷的寒意同时席卷而来。他果然出手了。

这不是疏忽,是赤裸裸的试探和算计。用两千七买她的沉默?

或者,更是威胁?暗示她若声张,连这三千都没有,甚至工作不保?

办公室依旧嘈杂,同事们的交谈声、键盘敲击声显得格外遥远。

傅晨曦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

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水,强迫自己冷静。

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片刻,然后缓缓敲下回复:“收到,谢谢杨总。”

没有质疑,没有追问,只有平静的确认和感谢。

她不能让他察觉任何异常。此刻的隐忍,是为了最终的反击。

消息发出去后,杨长河很快回了个微笑的表情符号。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似乎达成了。

傅晨曦关掉聊天窗口,继续处理报表,面色如常。

但内心已然绷紧。杨长河用这种近乎侮辱的方式划下了道儿。

她不能再等待,必须尽快拿到能一击制胜的关键证据。

那个被删除的原始电子审批流记录,或许就是突破口。

她记得公司IT部门有数据备份机制,或许可以想办法恢复。

这是一步险棋,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她已无路可退。

08

周五临下班前,公司内部公告系统突然发布了一则通知。

由韩碧云副总亲自牵头,联合审计部,下周一起对财务部进行季度抽查。

重点核查内容第一条就是:大额备用金及公关费用的审批与使用情况。

通知一出,办公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人看向杨长河的办公室。

肖景铄给傅晨曦发来消息:“我说什么来着,要变天!重点是备用金!”

傅晨曦回复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内心却波涛汹涌。机会来了。

韩副总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启动抽查,绝非偶然。

她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某些线索,这次抽查就是敲山震虎。

通知发出不到半小时,杨长河的内线电话就打到了傅晨曦座机。

“小傅,下班先别走,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商量。”

他的声音听起来一如既往的平稳,但傅晨曦听出了一丝紧绷。

她应了一声,整理好桌面,深吸一口气,走向主管办公室。

杨长河站在窗边,背对着门口,望着楼下渐渐亮起的路灯。

听到敲门声,他转过身,脸上带着略显疲惫的笑容。

“坐,小傅。”他指了指沙发,自己则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

“韩总这次抽查,来势不小啊。”杨长河开门见山,叹了口气。

“我们按制度做事,应该没问题吧?”傅晨曦谨慎地回答。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杨长河摆摆手,“有些流程,当时情况紧急……”

他欲言又止,目光落在傅晨曦脸上,带着深意。

“比如上个月那笔三万块的公关费,凭证是有点瑕疵,但事出有因。”

傅晨曦心跳加速,他终于主动提起了那笔问题账款。

“到时候如果韩总问起,你就说流程是我特批的,具体情况我来解释。”

杨长河身体前倾,压低声音,“你放心,只是走个过场,不会有事。”

这话与其说是交代工作,不如说是一种暗示和交换条件。

他隐瞒了款项的真实用途,现在需要傅晨曦在审计时保持口径一致。

作为回报,那笔“还清”的三千块借款,或许就是封口费。

傅晨曦垂下眼睑,沉默了几秒,才轻声说:“我明白了,杨总。”

她没有明确承诺,但语气显得顺从。杨长河似乎松了口气。

“好,你是个明白人。”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

从杨长河办公室出来,傅晨曦手心冰凉。交锋即将开始。



09

周末两天,傅晨曦没有休息。她联系了那位IT部门的同学。

借着请教电脑问题的名义,婉转探听数据恢复的可能性和流程。

同学并未起疑,热心介绍了不少知识,虽未涉及具体操作,但提供了思路。

同时,傅晨曦将已掌握的所有线索重新梳理,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

杨长河如何利用模糊凭证和空壳公司挪用公款,如何试图用借款收买她。

以及最关键的那条:他少还两万七千元,企图将借款与公款漏洞混为一谈。

如果审计时那三万公款问题暴露,他或许会反咬一口,说她挪用,借款是幌子。

好一招偷梁换柱,一石二鸟。傅晨曦感到一阵后怕,也更加坚定。

周一早晨,审计小组入驻财务部。韩碧云亲自坐镇,气氛凝重。

杨长河表现得异常积极配合,忙前忙后,笑容却有些僵硬。

审计人员调取账目记录,抽取凭证,逐一核对。进程一丝不苟。

傅晨曦被叫去问话,主要是关于一些常规流程的操作细节。

她回答得清晰准确,余光注意到韩碧云在一旁微微点头。

当被问及那笔三万的备用金时,傅晨曦依照杨长河的交代,回答了“杨总特批”。

韩碧云皱了皱眉,没说什么,但记下了一笔。

杨长河站在不远处,向傅晨曦投来一个“放心”的眼神。

下午,审计人员似乎遇到了问题,一直在低声讨论,反复核对几笔账。

傅晨曦认出,其中就包括那笔凭证模糊的三万元支出。

韩碧云的脸色越来越沉。杨长河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突然走到傅晨曦工位旁,低声道:“小傅,晚上一起吃个饭吧,聊聊。”

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缓和,几乎像是请求。傅晨曦知道,他慌了。

她抬起头,面露难色:“杨总,不好意思,晚上我得去医院照顾母亲。”

杨长河眼神一暗,勉强笑了笑:“那……明天再说。记住,互信互助。”

最后四个字,他咬得很重。傅晨曦点点头,心里清楚,这是最后的警告。

风暴的中心,已经悄然形成。明天的审计会议上,一切或将见分晓。

10

周二上午九点,财务部季度审计总结会议在小会议室举行。

韩碧云坐在主位,审计部负责人、杨长河以及相关经办人员傅晨曦参加。

会议前半段平稳度过,审计负责人汇报了总体情况,肯定了一些优点。

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几笔流程存在瑕疵的支出,其中重点就是那三万元。

“杨经理,这笔备用金,凭证模糊,事由为公关费,但缺乏具体明细。”

审计负责人看向杨长河,“请你补充说明一下具体情况和后续补交的明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长河身上。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堆起惯常的笑容。

“这个事我记得,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关系维护,情况比较紧急。”

他言辞流畅,显然早有准备,“对方要求现金,而且不便提供详细票据。”

“事后我让他们补了说明,可能附件上传时扫描效果出了问题。”

他把责任推给了技术问题和对方的“不便”,试图轻描淡写地带过。

韩碧云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未置可否。

审计负责人低头记录,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运行的微弱声音。

“傅会计,这笔账是你经手的,你这边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韩碧云突然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傅晨曦,直接点名。

杨长河立刻看向傅晨曦,眼神里充满暗示,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傅晨曦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韩碧云,然后缓缓开口。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