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会上校长总结讲话提醒教师看到5个力
期中质量分析会校长讲话:跳出分数看成长,聚焦“5力”育新人
本文字数3804字,阅读需要5分钟,讲话发言需要15分钟左右
订阅后购买本专栏进入第一篇文章阅读到文章末尾提取本专栏全部电子文档。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在这宜人的深秋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开展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这篇讲话的结尾还将引用泰戈尔的名言,激励老师们正确面对考试,尤其是对考试失利的老师更有激励作用,这句话很震撼全场。】此次分析,绝非简单的分数比拼、排名较量,而是要透过数据表象,探寻教育教学的深层逻辑,为后续教学工作精准导航。接下来,我想围绕“五个力”,与大家深入交流。这五个力,既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核心标尺,也是我们下半学期发力的明确方向,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路径。
一、看“生命力”:让课堂装下每个鲜活的灵魂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生命的自觉。一张试卷的分数,远不如课堂上学生发亮的眼睛、举起的双手、热烈的讨论更有价值。所谓“生命力”,就是学生面对学习的那份专注、投入与热忱,是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敢于表达的勇气、乐于合作的真诚。
(一)在课堂细节中捕捉“生命信号”
我们不妨回想:课堂上,是多数学生眼神专注,还是部分人游离走神?小组讨论时,是人人参与发言,还是少数人“唱独角戏”?面对难题时,是学生主动追问,还是坐等老师给出答案?这些细节远比分数更能反映教学的实效。有位语文老师分享,她班上有个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次考试成绩仍不理想,但课堂上却能主动分享对课文的独特感悟,哪怕表达不够流畅,这份勇气就是最珍贵的“生命成长”。
(二)用多元评价激活“生命潜能”
每个学生的生命节奏不同,有的如松柏挺拔,成长稳健;有的如腊梅傲雪,厚积薄发。我们不能用“分数高低”这把单一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对成绩进步的学生,要肯定他的坚持;对敢于提问的学生,要赞赏他的勇气;对乐于助人的学生,要认可他的担当。就像花园里的花,牡丹有牡丹的雍容,茉莉有茉莉的芬芳,我们要做的,是让每朵花都能按自己的姿态绽放。
(三)以情感温度滋养“生命成长”
有温度的教学,才能孕育有生命力的学习。当学生犯错时,多一句“没关系,我们一起找原因”;当学生困惑时,多一次“别急,我们慢慢想”;当学生进步时,多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这种情感的滋养,会让学生把对老师的信任,转化为对学习的热爱,这正是“生命力”最坚实的土壤。
二、看“问题力”:让错误成为成长的阶梯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期中考试的最大价值,不是证明谁学得好,而是清晰地告诉我们“哪里还不够好”。所谓“问题力”,就是我们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错误从“绊脚石”变成“垫脚石”,让问题成为学生成长的“磨刀石”。
(一)精准“诊脉”:把问题找实找准
分析试卷时,我们不能只说“这道题错得多”,而要追问“为什么错”:是概念混淆?比如数学中“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分不清;是审题失误?比如语文阅读中漏掉“结合全文”的要求;是方法欠缺?比如英语写作中不会运用复合句;还是态度问题?比如书写潦草、空题漏题。只有像医生诊脉一样,找准“病灶”,才能开出“良方”。
(二)科学“开方”:让整改落地见效
针对问题,我们要制定“个性化整改方案”。对共性问题,比如全班都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备课组要集体攻关,通过专题讲解、变式练习、错题重做等方式集中突破;对个性问题,比如个别学生的计算粗心,要建立“错题本跟踪制度”,让学生每天记录错题、分析原因、总结方法,教师每周检查指导。有位数学老师用“错题三重奏”方法:
【需要完整电子版请先关注“教育好文”,购买后可获取本专栏全部材料的电子文档(都是结构漂亮、娓娓道来、金句不断的精彩讲话稿),您还可以在本号遇见更多学校教育管理的公文材料、汇报材料、校长讲话、计划总结、管理制度等学校公文类文章和学校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成为超级会员可以看到所有文章和课程,期待您加入教育好文超级会员,可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