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省龙陵县的山脚下,黄氏蜂业有限公司的招牌格外醒目。这里号称“国内最早开展虎头蜂养殖与培训”的企业,只要缴纳6666元,就能“包教包会”。在不少农户眼中,这笔钱或许是致富的门票;但在生物专家看来,这更像一场潜藏风险的赌博。
公司负责人对外宣称,学员可以学习蜂巢搭建、蜂群繁殖、蜂蛹采收等全流程技术,培训结束还可获得后续技术指导。这样的宣传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他们希望能靠养蜂改善生活。然而,这种“虎头蜂养殖”项目背后,却藏着令人担忧的现实。
“虎头蜂的攻击性很强,一旦失控后果严重。”云南一位长期研究昆虫生态的学者说。近年来,因人工养殖和野外扩散导致的蜂蜇人事件屡见不鲜。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次蜂蜇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
专家指出,这类蜂种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顶级捕食者,大规模扩散会破坏本地昆虫群落,影响农作物授粉,甚至威胁生态平衡。“它不是一般的养蜂,而是可能改变一个生态的行为。”该学者说。
根据天眼查信息,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黄国忠,由黄国忠和陈济宽共同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胡蜂、蜜蜂养殖及销售,已在当地运营十余年。
事实上,虎头蜂蛹一度被市场追捧为“高蛋白食材”,价格不菲,一些培训机构正是借此噱头吸引学员。但多数培训者并不具备科学管理能力,也不了解胡蜂生态特性。部分学员在养殖失败后,将蜂群遗弃或放生,反而造成更大隐患。
“很多人只是想多一条生路。”一位当地村民说,“可没想到,这蜂能咬人,还惹麻烦。”
如今,这场“包教包会”的生意正被舆论放在放大镜下。专家呼吁,地方监管部门应尽快介入,对胡蜂养殖、培训和销售行为建立明确的规范,避免经济冲动演变成生态灾难。
而对普通人而言,所谓的“致富捷径”,有时也可能是一条带刺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