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丁玲晚年时,外国记者采访她对毛泽东看法,丁:主席对我个人不错

0
分享至

1984年8月初的北京,雨后的潮湿尚未散去。七十高龄的丁玲刚刚从文化部的会议室走出来,就被一位西方通讯社记者拦下。对方开门见山:“与几十年前相比,您如今如何评价毛泽东?”丁玲稍作停顿,捋了捋耳边的银丝:“他是缔造新中国的伟人。就我个人而言,主席待我很周到。”一句话,道尽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



将时钟拨回五十年前。1936年11月,丁玲绕过晋绥、陕北交界的封锁线抵达延安。那时的宝塔山下,正是草灰色的窑洞与火红的理想并存的年代。第一次见毛泽东,丁玲的印象并非高大威严,而是“帽檐压得很低,眼睛却发着亮光”。毛泽东一面递烟,一面微笑:“你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写得大胆,有锋芒。”丁玲忍不住想,眼前这位革命领袖却对文学细节如数家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延安岁月,丁玲在“边区文协”里写通讯、编报纸,还被派去前方做敌工宣传。她自嘲道:“枪不会打,稿子倒能一顿猛敲。”毛泽东对她的勇猛表现相当欣赏,临别前写下一首《临江仙·赠丁玲》,是毛泽东全部诗词里唯一送给作家的作品。彼时谁都未料到,这首词背后隐藏着两人几十年的情感纽带。



战争进入胶着阶段,1946年冬,华北各根据地掀起土改。丁玲跟随工作队扎进桑干河两岸,一住就是二十多天。她吃糙面、喝井水,白天跟农民拉家常,晚上守着煤油灯记日记。收取地契、平分耕牛、分粮分地,每一步都摁着时代的节拍。那些粗砺的生活碎片,后来汇聚成23万字的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48年夏天的石家庄,酷热难耐。胡乔木将这部厚厚的手稿放到毛泽东案头:“丁玲要我们提意见。”毛泽东没来得及通读,只是扫了几页就放下烟卷:“丁玲很有才气,可惜在基层呆的时间短。如果能真当几年县委书记,可能写得更老辣些。”一句评语,被在场的人传作趣闻。小说随后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抹亮色。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被任命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并主持《工人文学》编辑部。荣誉与重担同时砸在肩头。忙碌间隙,她常想起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畔的叮嘱:“别光埋头写,抽空下乡看看,那里有更大的课堂。”1954年秋,她果真跑到湖北阳逻,一连蹲点两个月,写出《风雪人间》,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脚上粘泥,笔下才有魂”。

时局风云变幻,丁玲也不是总处顺境。1955年“胡风案件”把大批作家卷入漩涡,丁玲被列为“同情分子”,接连写检查、做自我批评。更艰难的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批斗会、隔离审查,她都经历过。多年后回忆那段日子,她自嘲“作家写不了字,只好种地”。然而即使遭遇挫折,她依然记得1964年毛泽东在杭州召集文艺座谈,同她讨论“农民怎样才能读懂现代小说”。那一晚,两人谈到凌晨两点,烧得发红的茶壶盖咣当落地,也没人顾得捡。

1976年后,形势渐渐转暖。1979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新出版,有评论写道:“一部土改史,也是一部作家自我洗礼史。”1981年,中国作协为她补颁“创作四十年”纪念奖章,她在台上笑得像个孩子。一位年轻记者追问:“您与毛主席还有联系吗?”丁玲摇头:“他走了,可他留下的东西在。”

回到1984年的那场采访。记者追问:“您是否同意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再评价?”丁玲说得温和:“历史是一片深水,遽下定论很容易陷进去。我能说的只有事实——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我也走不到今天。”说完这段话,她提笔,在采访稿上签下“丁玲”两字,依旧笔挺豪放。

有意思的是,当晚丁玲回到家中,翻出早年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窑洞前,两人都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呢大衣,笑容清澈。照片背后,她当年写了一行小字:“愿以赤心事斯民。”几十年过去,字迹微微褪色,情怀却仍烫手。



丁玲逝世于1986年12月。治丧委员会的布告上写着:“杰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灵堂角落摆着那首《临江仙》的手书稿,淡墨未干,好像还在诉说当年延安初见的意气风发。外国记者的那句提问,此刻倒成了遗照的一种注脚:一位女性作家与一位伟大领袖的交集,并非简单的个人恩情,更镌刻着民族复兴的大背景。

若追索丁玲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外乎两个字:敬佩。她敬他的魄力,也敬他对文学创作的尊重。有人说丁玲“此生多舛”,可丁玲自己却常用一句俚语作答:“一路折腾,也算没白活。”透过这份坦然,可以窥见一个作家在时代车轮下的韧性,更能读懂她口中那句“主席对我个人不错”的含义——不只是私情,更是时代给予的激励。



历史从不止步。丁玲与毛泽东在不同轨道上行进,相遇、分离、再相会,最终都化入新中国的年轮。回想1984年的那个雨后午后,短短几分钟的访谈,看似平淡,却像一把钥匙,悄悄打开了尘封的记忆盒子。盒子里,有铅字印成的小说,有烽火连天的前线,也有毛泽东递来的半截香烟。它们并不宏大,却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温度。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1561文章数 121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