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广东市鱼”这一深受全世界欢迎的观赏鱼,宣布彻底“绝种”!
专家为此十分痛心,千方百计希望能重新寻找到它们的踪迹。
![]()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这种珍贵的鱼竟然真的重新出现在了广州。
为了保护这些极其珍贵的鱼种,当地村民直接让出2200亩山林进行保护!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种鱼居然在2020年再次现身,专家为了保护它们,连位置都不肯透露。
![]()
神秘物种消失又重现
1932年的时候,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和他的同伴在广州白云山的山间溪流里,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小鱼。
它们体型娇小,身体细长如柳叶,背部呈棕色,腹部银白,最特别的是体侧有一条金黄色的纵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披着一条金色丝带。
![]()
因为样子很特别,观赏性很强,没过多久,这种来自中国的小鱼就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成了全球水族市场的“宠儿”。
它们性格活泼,喜欢群游,在水草间穿梭时,金黄色的条纹随着水流摆动,特别吸睛,不过,这种小鱼的生存之路却充满坎坷。
![]()
随着城市扩张,这种小鱼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树木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溪流干涸,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让水质变差。
更严重的是,过度捕捉导致它们的野生种群雪上加霜,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鱼彻底失去了踪迹,科学家一度认为它们已经野外灭绝。
![]()
此后的十几年里,人们都没有再发现过这种鱼的身影,直到2003年转机出现,一支研究团队在广州从化区的山溪中意外发现了这种鱼的野生种群!
![]()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在此处考察后发现,当地这种鱼数量在有些季节竟然超过了3800尾,这数量算得上是相当可观!
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
从此之后,不光是广州,研究人员还在海南、广西,甚至越南北部都陆续记录到了这种鱼的存在。
这些实实在在的发现都证明,它们并没有灭绝,依然在野外顽强地生存着。
![]()
村民“让”出山林
虽然,人们在这些地方陆续发现这种鱼的踪迹,证明它们并没灭绝,但是它们种群规模较小,数量岌岌可危。
为了保护这些顽强生存下来的珍稀鱼种,从2007年开始,广州从化区的相关部门就对这种鱼展开了保护行动。
![]()
当地村民也纷纷自发加入到保护鱼种的工作当中,村民们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他们自愿“让”出了2200多亩的山林,专门用来建立自然保护区。
这片山林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他们祖祖辈辈生存的家园,是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是走过无数遍熟悉的土地。
![]()
但是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小鱼,他们心甘情愿让出来,让那些小鱼能够有安心栖息的地方。
如今,这片保护区的山林也不负众望,成为了这种小鱼的完美家园,放眼望去,这片山林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工种植或养护的痕迹。
![]()
因为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人为生产活动,所以这里人烟稀少,平时除了巡山护林的护林员之外,很少有其他人来往。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珍贵鱼种,我国还将它们列为了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
有了法律的保护,这种鱼在我国境内出现的越来越频繁,2020年4月的一天,专家在广东深圳对当地大鹏湾流域进行监测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种鱼的踪迹,一共17尾。
![]()
为了保护这种鱼的安全,专家表示暂时不会透露它们的具体位置。
那么这种鱼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如此珍贵?
![]()
珍贵的中国鱼种
这种极其稀罕又珍贵的鱼叫做唐鱼,可是咱们中国特有的物种,因为是在广州白云山发现的,所以它也叫做“白云山鱼”。
唐鱼的体色十分漂亮,背部一般是棕色或者暗绿色的,腹部银白色,最特别的是,它身体侧面有一条金黄色或者银蓝色的纵行条斑。
![]()
这条斑一直从眼睛后面一直延伸到尾柄基部,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因此它也被称为“白云金丝鱼”。
唐鱼主要生活在咱们中国华南地区的山区清澈溪流中,像广东、广西、海南这些地方的山溪里都能找到它的踪迹。
![]()
它们喜欢栖息在溪流的缓流区或者小水坑里,因为这里水流平缓,食物丰富,也相对安全。
但是,唐鱼的繁殖能力真不算强,它们虽然春夏季能繁殖个两三次,但每次也就产几十枚卵。
![]()
而且,这卵孵化还得看水温,水温不合适,孵化率就低得可怜,更令人头疼的是,成年的唐鱼有时候还会吞食自己的鱼卵,这不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嘛!
再加上,它们对水质极其挑剔,只喜欢质清澈、流动的小溪,水温还得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
但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唐鱼赖以生存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清澈溪流可能变得浑浊不堪,甚至直接干涸了。
还有,外来物种的入侵也是一个大问题,比如刚刚提到的唐鱼保护区的山林中就有一种极具威胁的入侵物种——薇甘菊。
![]()
薇甘菊这家伙长得特别快,一个节一天能蹿将近20厘米高,而且它繁殖能力超强,既能有性繁殖,种子多到数不清,又能无性繁殖,茎节碰到土就能生根发芽。
甚至薇甘菊还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唐鱼保护区的山林造成严重的危害。
![]()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考虑到唐鱼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所以每年都会组织人手去清理薇甘菊,清除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唐鱼还不能使用农药,全靠人工拔除。
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地人们的努力下,保护区内的唐鱼数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种群数量直接超过了8万尾!
![]()
从“销声匿迹”到数量可观,唐鱼种群数量能够一点点恢复,离不开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而我们的保护不仅对唐鱼起作用,还让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动植物因此受益。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 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丨唐鱼:我是鲜为人知的珍稀动物 2021-12-21
![]()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这些“神奇生物”曾一度消失,如今再现珠江流域…… 2022-08-29
![]()
信息来源:新华网 唐鱼现身深圳!20多年前曾被宣告野外灭绝 揭秘你不知道的濒危种群 2020-04-2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