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投资于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国策
改革创新
![]()
在日前落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置于核心位置,再次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根本遵循。
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时,我们会聚焦于经济增长的数字、科技创新的突破与宏伟工程的落成。然而,所有这些成就的最终指向究竟是什么?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其新著《民生大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国策》中,给出了一个清晰而有力的答案: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迟福林四十多年来,始终将“民生”作为研究的核心,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最朴素的出发点,既敢于建真言,又善于献良策——从2003年率先提出“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到近年来持续呼吁“以民生为大”、“民富优先”。《民生大国》正是他将多年研究与现实观察凝聚成的一部系统性“大国策”论述。
本文摘选自《民生大国》,将围绕“投资于人”这一核心,不仅阐释其提升投资效率的深层逻辑,更系统勾勒百万亿元级总体布局的实践路径。
“投资于人”提升投资效率
未来1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关键历史阶段,从生产大国、制造大国走向消费大国、民生大国,不仅是顺应世界现代化规律的重大选择,也是适应大国经济社会发展和14亿多国人需求的重要举措。落实“民生为大”,关键在于全面“投资于人”。
“投资于人”虽然是一种间接投入,但它是撬动投资效率的核心杠杆。当资本流向人的能力培养、潜能激发与价值实现时,能激发出14亿多人的潜能,创造出远超资金本身的乘数效应。在当下投资效率下降的特定背景下,“投资于人”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投资于人”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
“投资于人”对提升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率已超过物质资本。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速度较慢。未来我国必须持续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推动技术进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乘数效应。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提升1年,GDP将提高9%。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于人”不仅将有效提升劳动力质量,更能通过改善民生预期释放内需潜力,形成“人力资本积累—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部分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已上调义务教育年限。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平均年限分别为9.8年、10.4年。在我国新增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由新增劳动力带动的劳动力整体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的作用下降。同时,科技进步使得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加速折旧。以“投资于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全体公民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提高人口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百万亿元“投资于人”的大国策总体布局
初步测算,全面“投资于人”,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80万亿元~100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既需要筹集投入资金,也需要政治决策。
(一) 以每年新增5万亿元投入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均等化
第一,高度重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过高造成的退保等问题。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为此,要加大投资,补齐农村医疗保障短板。2008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10元/人;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资金中,个人缴费标准达到380元/人,15年上涨了37倍。由于农民医保缴费负担加大,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比2022年下降了约2000万人,比2019年下降了约6000万人。
第二,明显降低农村居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若按照2023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4:1的标准,将农村居民医保个人承担的缴费标准由380元/人下调至160元/人,按户籍农村户籍总数计算,则需要财政每年投入1500亿元。
第三,每年增加4万亿元一般卫生支出以明显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2年我国政府一般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95%,远低于全球6.14%的平均水平;我国政府一般人均卫生支出623.19美元,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58.6%。初步估算,若我国政府一般人均卫生支出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需要每年新增4万亿元的医疗支出。
第四,释放12万亿元的新增消费需求。若我国每年新增5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在补贴个人卫生支出的同时,逐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则将带动12万亿元的私人消费。
(二)以每年新增5000亿元投入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
第一,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仍有不足。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3/2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5.2年,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仍低于OECD成员1.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年,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制造业企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17%。
第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202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01%,不仅低于美国的5.44%(2020年)、英国的5.33%(2021年)、法国的5.25%(2021年)、德国的4.53%(2021年),也低于巴西的5.77%(2020年)、阿根廷的4.65%(2021年)。
第三,每年增加5000亿元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初步静态估算,如果普及高中义务教育,需要投入不到5000亿元(4996.2亿元)。如果把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设施设备改为普通高中,则所需投入还将进一步减少。
(三)以每年新增2万亿~3万亿元投入完善生育支持体系
第一,明显降低家庭生育综合成本。有研究统计了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此外,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下降。2021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10的生育更替水平,更远低于瑞典、爱尔兰和德国等养育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分别为2.37个、2.69个和2.15个)。提升家庭生育意愿,首要的任务在于明显降低家庭生育综合成本。
第二,以2万亿元~3万亿元投入“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根据联合国数据,发放儿童补贴和一次性生育奖金分别被78%和49%的低生育率国家政府采用。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有孩家庭的补贴支出占GDP的1%~3%。考虑到我国发展阶段及生育率快速下降态势,建议以每年2%左右的GDP,即2万亿元~3万亿元用于生育补贴。其中,将50%用于生育家庭补贴,平均每个新生儿将获得1万~1.5万元/年的补贴;50%用于建立普惠托幼服务体系。
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大国崛起的路径各有不同,但唯有将发展的根基深植于亿万人民的福祉与能力之上,其繁荣才是可持续的。我们所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迟福林先生在《民生大国》中所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将“人”的价值置于中心位置的发展哲学。
前路漫漫,行者致远。以“民生大国”为愿景,以“投资于人”为路径,我们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既积累雄厚的物质资本,更塑造强大的人力资本,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 迟福林: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任文;初审:韩培涛、邱诗懿、 许雪靖 ;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专注读书学习的特色理论阵地和为党献策的高端智库平台。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近亿次,其中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内容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良好。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旗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人民论坛》《解放军理论学习》《当代世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 《中国民政》《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金融》《中国出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编辑》《中国审判》《中国科技论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外交评论》《金融评论》《社会保障评论》《旅游评论》《中国发展观察》《中国乡村振兴》《百年潮》《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审计观察》《国资报告》《企业管理》等百余种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安街读书会主编《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思平治——名家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化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体系。该平台累计固定读者超百万,影响辐射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属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联合开展党建主题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区的有关单位,已正式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将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为党献策、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核心期刊、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等查看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