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硬刚欧盟,力推俄气进口,到底是为了救经济还是抱中国大腿?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25年5月,欧盟正式揭晓了一项重大能源决策:在2027年底前全面终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要求全部27个成员国逐步中止所有长期供气协议。这项举措被广泛解读为西方对俄制裁进程中的“最后关键一环”,标志着欧洲试图彻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战略决心。

然而仅仅六个月后,德国基民盟政治人物克雷奇默便公开提出相反主张,呼吁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迅速重启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这一立场明显偏离欧盟集体战略方向,不仅在国内引发党派内部激烈争论,也在国际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一边是欧盟坚定不移推进“去俄化”的能源转型路径,另一边则是德国基于现实困境所作出的“逆流而动”之举。与此同时,近年来德国企业持续加大对华投资的趋势愈发显著。人们不禁发问:柏林此举究竟是为了挽救正滑向“去工业化”深渊的本土产业体系,还是意在通过同时拉近与中俄两国的关系重塑其地缘经济版图?所谓“依附中国”的说法又是否经得起推敲?



克雷奇默的观点并非即兴之言,而是直击德国当前经济结构的核心难题。他始终坚持将能源安全视为经济稳定的基石,强调健康、可持续的跨国经贸往来能够形成相互制约与平衡机制,而这本身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的逻辑十分清晰:当前德国执行的能源政策正在加速本国工业基础的萎缩,而恢复来自俄罗斯的低成本天然气供应,是稳住整体经济格局的关键抓手。

这一判断有坚实的统计数据支撑。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资料,2024年德国剔除建筑业后的工业产出同比下滑3%,其中机械制造和汽车产业下降尤为突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减少2.8%,机械设备类资本支出更是锐减5.5%。



管理咨询机构西蒙顾和的一项调研结果更令人警觉:高达七成的德国高耗能企业正计划将部分产能迁往海外,其中三成以上明确打算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欧洲以外地区,主要目的地包括中国、印度以及美国。

推动这场“工业外流潮”的根本动因正是能源价格的剧烈上涨。自2022年9月北溪一号管道停止运行以来,德国完全切断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转而依赖挪威、荷兰的管道气源及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替代。

但这些替代方案的成本远高于原有俄气渠道——美国出口至欧洲的LNG价格至少是俄管道天然气的三倍以上。过去三年间,仅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一项,欧盟就已累计支付超过1000亿欧元。



能源成本的飙升迅速传导至整个产业链条。德国权威信用评估机构“信贷改革”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较上年激增近25%,总数达到2.24万家,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化工行业巨头巴斯夫的布局极具代表性。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总投资约100亿欧元的广东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底前核心装置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生产基地。选择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当地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环境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特种化学品制造商赢创的高管甚至公开建议废除欧洲现行的碳排放交易费用制度,以缓解企业在能源成本与环保合规双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克雷奇默的提议赢得了不少务实派政治力量的支持。他反复强调,实施对俄制裁必须兼顾本国经济承受能力,不能以牺牲国家产业根基为代价追求象征性胜利,否则只会陷入“损敌八百,自伤一千”的困局。

其推理链条严谨且具现实指向性: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国防建设投入;一旦经济持续衰退,国家的自我防卫能力也将随之削弱,最终危及整体安全。因此,恢复低价俄气供应、稳固宏观经济基本面,才是最具操作性的安全保障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会敢于挑战主流共识。

在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4.2%的背景下,德国的核心支柱产业如化工、汽车制造等已几乎没有容错空间。大众汽车已将部分产线转移至沈阳工厂,宝马则追加200亿元人民币升级其在华生产基地,这些行动释放出一致信号:德国工业亟需更低波动性的成本结构和更具增长潜力的市场空间。



至于“抱中国大腿”的说法,则更多是对中德深度经贸联系的一种简化甚至误读。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约为2460亿欧元,使中国跃居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入2025年前八个月,双边贸易进一步攀升至1634亿欧元,重新超越美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在投资层面,2024年德国企业在华新增投资额达57亿欧元,同比增长25%;仅2025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就高达73亿欧元,刷新历史纪录。背后支撑这一趋势的是一个事实:在约500家德国全球行业领军企业中,超过九成已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92%的在华德企表示无意撤离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资并非简单的“产能外移”,而是深度融合本地市场的战略布局:巴斯夫湛江项目承诺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大众在合肥设立除德国总部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博世则积极借助中国本土科研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动出行领域的技术突破。



如今的中德合作早已超越传统的商品买卖模式,演变为技术、市场、供应链多维度互补的共赢生态。德国掌握高端工程技术和精密制造能力,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双方协作是全球化时代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自然结果,绝非单方面依附或屈从。

德国此次引发争议的立场,实质上揭示了欧盟统一能源战略与成员国实际利益之间的深层张力。尽管欧盟计划于2027年全面停购俄气,旨在实现能源自主,但在制定过程中并未充分考量各成员国不同的产业结构与能源依赖程度。

尽管德国联邦经济部坚称目前已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宣称能源安全不再受制于莫斯科,但真实数据表明:202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虽创新高,达59.4%,但传统化石能源仍贡献了40.6%的电力供应,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关键作用短期内无法被完全取代。



更为棘手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重启并上调多项关税政策,导致德国对美出口遭遇重挫。2025年前八个月,德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7.4%,仅8月份单月跌幅就高达23.5%。这一变化迫使德国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布局与贸易多元化路径。

在此复杂局势下,恢复俄气进口与深化对华经贸协作,逐渐成为德国缓解内外压力的两大战略支点:前者有助于缓解短期能源成本危机,后者则保障了长期的增长动能与投资回报空间。

围绕是否重启俄气进口的争论,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安全”与“发展”优先级的博弈。支持克雷奇默的一方认为,这是立足民生福祉与实体经济需求的理性抉择——研究显示,能源价格每降低10%,德国制造业利润率可提升3.5个百分点,直接影响约500万个就业岗位的稳定性。



反对者则担忧此举可能动摇西方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立场,甚至被莫斯科解读为制裁联盟出现裂痕的标志。但无论争议如何延续,一个事实已然浮现:德国的选择并非非黑即白的二元选项,而是在多重地缘变量交织下的审慎权衡。

重启俄气采购并不等于向俄罗斯低头,而是对经济规律与现实条件的客观回应;加强与中国合作也绝非“跪拜求生”,而是顺应全球经济互联互通趋势的主动布局。



从根本上看,德国当前的这番“强硬发声”,更像是对欧盟现有“一刀切”式能源政策的反向施压。作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地带,德国的经济走势牵动整个欧盟的稳定神经。克雷奇默的倡议或许将在未来促使欧盟在坚持制裁原则的同时,探索更加灵活、包容的政策空间。

与此同时,中德之间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了难得的确定性。在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抬头、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这种基于互利共赢原则的伙伴关系,恰恰构成了抵御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稳定器。

德国未来的道路究竟通向何方,仍有待观察俄乌冲突的发展态势以及欧盟整体政策的调整节奏。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忽视经济基本面的安全构想都难以持久维系,而顺应开放合作潮流的实践,终将为各国开辟出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成长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影像温度
2025-11-17 11:27:12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疯狂小菠萝
2025-11-19 14:46:15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奕辰说球
2025-11-19 11:24:21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3:23:13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52:40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19 15:25:16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8 22:32:34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侃球熊弟
2025-11-19 03:22:46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扶苏聊历史
2025-11-19 10:00:55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宇宙时空
2025-11-18 09:43:25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老高说体育
2025-11-19 11:45:2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9 12:45:39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青辉
2025-11-19 15:08:59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懂球帝
2025-11-19 15:57:15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2025-11-19 16:23: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724文章数 3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冬天出门的底气,袜子给的

数码要闻

闪存全面大幅涨价 最高涨幅达38.46%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