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文表示,尽管司法部公布了五万页文件,但民主党人“仍在竭尽全力炒作爱泼斯坦骗局”,试图转移人们对其糟糕政策和失败的注意力,尤其是政府“停摆”带来的尴尬局面。对此,特朗普称将要求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共同调查爱泼斯坦与众多人士和机构的关系。
特朗普称,在政府“停摆”期间,民主党内部一片混乱,一些软弱的共和党人因为愚蠢而“落入了他们的圈套”。特朗普表示,爱泼斯坦是民主党人,他是民主党的问题,而不是共和党的问题。此前,特朗普多次撇清与爱泼斯坦的关系。
杰弗里·爱泼斯坦,这位神秘的金融家,在2019年8月死于曼哈顿监狱后,本应随着他的离世而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的案件如同一颗政治定时炸弹,在美国两党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不断被重新引爆。
爱泼斯坦在美属维尔京群岛拥有的私人岛屿,据传曾是美国政商名流的“淫乐园”,他与包括特朗普、克林顿等在内的众多重量级人物交往密切,使得此案早已超越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范畴,成为了美国精英阶层一个不愿直视的黑暗角落。
特朗普此次的表态颇具战略意味,他不仅明确将爱泼斯坦标签为“民主党人”,强调“他是民主党的问题,而不是共和党的问题”,还试图将舆论焦点从自身转移。这种划清界限的做法,本身就是一场精明的政治操作。
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关系远比其公开承认的更为复杂,根据过往报道,两人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过从甚密,都是纽约社交圈的风云人物,2002年,特朗普甚至曾称赞爱泼斯坦是个“很棒的人”,说他“喜欢和他一样漂亮的女性”。
然而,当爱泼斯坦首次因性犯罪被起诉后,特朗普迅速改变了态度,如今,他对此提供了新的解释:在爱泼斯坦试图招募他的员工后,他就断绝了与爱泼斯坦的联系。这种事后撇清的做法,难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并非唯一与爱泼斯坦关系密切的政治人物,前总统克林顿也曾多次乘坐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洛丽塔快车”,这使得两党在此案上形成了某种“相互保证毁灭”的恐怖平衡,谁也不愿过度深究,因为谁也不完全干净。
特朗普此次重提爱泼斯坦案的时机值得玩味,恰逢美国政府因预算问题再度面临“停摆”危机,民主党确实陷入内部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将舆论焦点转向爱泼斯坦案,无疑是转移公众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特朗普在贴文中直言不讳地指责民主党人试图通过炒作爱泼斯坦案来“转移人们对其糟糕政策和失败的注意力”,这种“先发制人”的指控,本身就是典型的政治反击手段。
与此同时,一些共和党支持者坚信爱泼斯坦拥有一份记录牵涉性交易的“客户名单”,其中包含不少民主党阵营名流,这种信念已经超越了单纯追求正义的范畴,成为了党派斗争的有力武器。
爱泼斯坦案真相之所以难以大白于天下,不仅仅是因为关键人物的离奇死亡,更是因为美国政治极化的现实,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事实往往让位于叙事,正义常常屈从于党派利益。
民主党希望通过此案揭露共和党精英的道德污点,共和党则试图证明这完全是民主党的内部问题。双方都在利用这个案件,却没有人真正关心那些受害者的命运。
特朗普要求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的决定,看似是追求真相,实则是将司法工具化的又一例证。在一个政治分裂如此严重的国家,任何调查结果都难以获得全民认可,如果调查结果对共和党不利,特朗普支持者会指责这是“深层政府”的阴谋;如果对民主党不利,自由派则会批评调查被政治操纵。
爱泼斯坦案本质上是一面照妖镜,不仅照出了美国精英阶层可能存在的道德沦丧,也照出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功能性障碍。当性犯罪受害者沦为政治斗争的筹码,当司法调查成为党派攻击的工具,这个自诩为“民主灯塔”的国家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无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到底有没有“一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美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中,真相已经成为最昂贵的奢侈品,两党为了短期政治利益,不惜进一步撕裂社会,加剧对立,而这种斗争的最终代价,将由全体美国人民承担。
爱泼斯坦案或许永远不会有令所有人信服的结局,但它已经成为了美国政治腐败和道德危机的一个象征,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已经是输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