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人皆知地藏菩萨以孝道闻名,其"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正是源于救度慈母的至孝之心。
无数信众在亲人过世后,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为亡者超度,祈求菩萨慈悲接引。
可《地藏经》中却明明白白记载着:为亡者修福,亡者只能得七分之一,余者皆归施主自身。
这岂不矛盾?地藏菩萨既是因孝而成就道业的典范。
为何在经中又说为亡者做功德,亡者所得甚少?
![]()
这位大孝至孝的菩萨,究竟要告诉世人什么?是劝人少为亡者做功德吗?还是另有深意?
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恰恰隐藏着修行的关键,也藏着孝道的真谛。若不明白其中道理,便会将孝道理解偏了,将功德用错了地方,白白辜负了地藏菩萨的一片苦心。
要说清楚这个道理,还得从地藏菩萨的因地说起。
在久远劫以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家境殷实,知书达理。她的母亲却不信因果,常常杀生祭祀,烹煮鱼鳖,恣意享用。婆罗门女多次劝阻,母亲不但不听,反而说:"我生你养你,吃些鱼肉有何不可?你倒来管束我?"
婆罗门女心中悲痛,却也无可奈何。她只能在母亲在世时,尽心侍奉,希望用自己的善行感化母亲。可母亲积习难改,直到临终前一刻,还在念叨着要吃烤鱼。
母亲去世后,婆罗门女日夜悲泣。她深知母亲生前造作恶业,死后必堕恶道,心中如刀割一般。她变卖家产,在佛塔寺庙中供养布施,为母亲修福。
有一日,婆罗门女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前,至诚恳切地祈祷:"世尊在世时,我母若是能听闻佛法该多好。如今母亲已经过世,不知堕在何处,弟子愿意舍身供养,只求知道母亲的去处。"
她的诚心感动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如来在空中告诉她:"你回去后端坐思念我的名号,很快就能知道你母亲的去处。"
婆罗门女回家后,依照如来所说,端身正坐,一心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念着念着,忽然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地方。
这里烈火燃烧,地面都是铜汁,到处是哀号之声。无数罪人在火焰中受苦,有的被铁叉刺穿,有的被磨成肉泥,有的被铜汁浇灌。婆罗门女生长在富贵之家,何曾见过这等景象?她吓得浑身发抖,想要逃走,却发现自己无法动弹。
这时,一位鬼王迎面走来。这鬼王名叫无毒,主管地狱罪人的刑罚。无毒看见婆罗门女,觉得奇怪,问道:"你是修行之人,为何来到这地狱之中?"
婆罗门女颤声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大铁围山西面的第一重地狱。"无毒回答。
婆罗门女听罢,更加害怕:"我听说地狱在铁围山内,却不知如何到了这里?"
无毒说:"来地狱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靠业力牵引,罪业深重的人死后自然堕落到此;另一种是神通力所致,修行人若想观察地狱,可以借助神通来此。你是哪一种?"
婆罗门女说:"我母亲刚刚去世,我恐怕她堕入恶道,所以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前祈祷,如来让我念他的名号,我念着念着就到了这里。"
无毒听后,态度恭敬起来,合掌说道:"菩萨慈悲,请随我来。"说着领着婆罗门女往地狱深处走去。
一路上所见,都是难以言说的苦楚。有人在刀山上攀爬,脚一踩上去,刀刃就从脚底刺穿;有人在油锅中翻滚,皮肉尽裂;有人被关在寒冰地狱中,冻得皮开肉绽。婆罗门女看得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问无毒:"这些罪人,都犯了什么罪?"
![]()
无毒说:"这些都是在世时造作恶业的众生。有的杀生食肉,有的偷盗妄语,有的邪淫酗酒,有的不孝父母,有的轻慢三宝。他们在世时享乐,不信因果,死后就要在这里受报。"
婆罗门女听了,心中更加悲痛。她想起母亲生前也是不信因果,只怕也在这地狱中受苦。她鼓起勇气问道:"我的母亲姓悦帝利,不知是否在这地狱中?"
无毒沉吟片刻,说道:"悦帝利三日前已经离开地狱,往生天道去了。听说是她有一位孝顺的女儿,为她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前供养布施,称念如来名号。这功德不可思议,不仅她母亲得生天道,连同在地狱中与她同日而亡的罪人,也都一起离开了地狱。"
婆罗门女听罢,悲喜交加。她知道母亲脱离苦海,欢喜不已;但看到地狱中还有无量无边的罪苦众生,又心生悲悯。
她在地狱中立下大愿:"愿我从今日起,直到久远劫来,所有罪苦的众生,我都要度脱他们,让他们远离地狱之苦,直到地狱空了,我才成佛!"
这位婆罗门女,正是地藏菩萨的前世。
后来,在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叫光目的女子,她的母亲也是生前不信因果,好食鱼鳖。母亲去世后,光目女也像婆罗门女一样,为母亲供养三宝,布施修福。她梦见母亲,问母亲现在何处。
母亲哭诉说:"我因为生前杀业太重,现在堕在恶道中,饥饿难耐,找不到食物。你虽然为我修福,但我得到的太少,不足以脱离苦海。"
光目女醒来后,更加精进地为母亲修福,还请了一位罗汉为母亲设斋供养。罗汉告诉她:"你母亲因为在世时造业深重,即使你现在为她修福,她所得到的也很有限。想要真正救度她,你要发大愿,以愿力功德回向给她,才能让她彻底脱离恶道。"
光目女于是在佛前发愿:"愿我母亲永离恶道,十三岁后寿终,转生善处。从今以后,直到未来劫,凡是受苦的众生,我都要让他们得到解脱!"
她发愿后,罗汉告诉她:"你母亲十三年后命终,会转生为你家的婢女,活到十三岁。因为你的愿力功德,她此后将会生生世世转生善处,不再堕落。"
这位光目女,也是地藏菩萨的前世之一。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地藏菩萨的孝道确实不虚。他因为要救度母亲,不惜发下宏愿,要度尽一切受苦众生。可仔细看这两个故事,会发现一个关键之处:
婆罗门女和光目女为母亲修福,母亲确实得到了利益。但真正让母亲脱离苦海的,不是单纯的供养布施,而是女儿们发的大愿。婆罗门女发愿要度尽地狱众生,她的母亲才得以升天;光目女发愿度脱一切受苦众生,她的母亲才能转生善处。
这是为什么?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利益存亡品"中,佛陀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开示。
有一天,地藏菩萨向佛陀请教:"世尊,我观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即使他们修善,也常常退失初心。遇到恶缘,念念增长。这些众生,我要如何度化他们?"卡点
佛陀听了地藏菩萨的问话,微微一笑。他望着在座的大菩萨、天龙鬼神,缓缓说道:"善男子,若有未来世的男女,在生死之际,能闻到一佛、一菩萨、一辟支佛的名号,不论是有罪还是无罪,都能得到解脱。"
![]()
说到这里,佛陀话锋一转,说出了一段极为关键的话。
这段话,正是破解"为亡者做功德"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
这话中藏着修行的根本,也藏着孝道的真谛。
佛陀说的是什么?这话为何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