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驼铃穿越千年,数字科技连接古今。在2025年龟兹文化研讨会举办期间,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投入550万元支持、浙江省文投具体实施的《龟兹印记》VR展厅,在新疆库车市龟兹博物馆负一层正式启动。来自国内外的文化界名人、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世界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为游客进行VR体验 (韩遇琳 摄)
作为浙江文化润疆的重点项目,《龟兹印记》VR展厅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以“可感、可触、可活”为核心体验,运用VR大空间LBE技术构建起穿越时空的文化隧道。游客只需30分钟,便能跟随浙江大学考古系毕业的库车姑娘古丽努尔的视角,沉浸式重返盛唐龟兹的辉煌岁月——触摸丝路驼队满载的文明火种,轻抚石窟壁画上飞天飘动的衣带,亲历多元文化交融的盛景,让沉睡千年的龟兹文化“开口说话” 。
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负责人李志荣说:“我的工作就是文物数字化,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文化遗产活化的各种尝试,也看过很多类似这样的沉浸式VR体验,库车的《龟兹印记》还真是让人印象极其深刻,我觉得这个场馆一定花了很多功夫,这就是浙江和库车相互合作的结果,虽然体验时间很短,依旧非常震撼。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苏巴什佛寺的复原,因为从一个遗址到一个场景的再现需要的不仅仅是科技,更需要强大的学术支持和科技支撑。呈现如此大的场景,需要的数字技术包括画面的渲染、镜头的调度还有讲解员的转场等,这些都需要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做到,这是我们要向他们致敬的地方。”
龟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古印度、希腊、波斯文化的交汇之地,其石窟艺术、乐舞文化堪称人类文明的瑰宝。此次VR展厅创新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以古丽努尔的故土眷恋为情感纽带,将舍利盒乐舞图中的“苏幕遮”风情、库木吐喇石窟的汉风壁画等文化元素融入沉浸式体验,生动再现了“安西大都护府”时期龟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盛景,让观众在虚实交织中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
浙江电视台记者叶立楠说:“VR沉浸式体验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场景感受,比如俯瞰、直接进入石窟内部等,配合音乐、解说,有一种休闲娱乐的感觉。在苏巴什佛寺遗址现场我就在想当初最鼎盛的时候是什么样?听说有1万多名僧人在那里,这种沉浸式的场景复原,也确实让我感受到了鼎盛时期的苏巴什佛寺的魅力。”
《龟兹印记》VR展厅即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龟兹博物馆新的文化地标。该展厅的启用,为2025年龟兹文化研讨会增添了科技亮点,更搭建起传统与现代、边疆与其他省市文化交流的数字桥梁,为文化润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编辑:毛卫华 通讯员: 韩遇琳 李银琼)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