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合肥,巢湖波光潋滟,紫云山产业蓬勃。科创热潮与山水清韵交织成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
由合肥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科创新潮 山水有约”中部六省媒体合肥行活动11月13日至14日在合肥举行。
六省主流媒体代表先后参观探访了科大讯飞、本源量子、东超科技、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大科学装置等科技企业和安徽名人馆、巢湖“小洱海”、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
神话与现实相映成趣
在讯飞小镇,机器不仅能听懂八方乡音,更将语言化作文字实时呈现。这不正是民间传说中“顺风耳”的现代影像。
本源量子实验室里有那台名为“悟空”的计算机。工作人员解释道:“孙悟空七十二变,我们的量子芯片也有七十二个量子比特。”神话人物的神通广大,在这里化作计算能力的无限可能。
东超科技的展台上,影像悬浮空中,手指穿透光影仍能精准操控。这幕“无字天书”般的奇观,让湖北媒体代表连连称奇:“古人想象的天书无字而藏乾坤,今天你们让图像脱离载体而显真章。”
车行至三十岗乡,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大科学装置巍然矗立。庭院中央,“夸父逐日”雕塑昂首向前,与园区内追逐“人造太阳”的科研梦想形成跨越千年的呼应。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大科学装置。刘玉才摄
科研人员介绍,这套以“夸父”命名的装置,要解决的是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梦想——让核聚变如太阳般为人类带来清洁能源的问题。
在崔岗艺术村,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里陈列着月壤3D打印系统。工作人员描述着“用月球的土建月球房”的愿景,让“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了更坚实的落脚点。
山水间奔涌创新潮
科技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更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肌理。
巢湖岸边的“小洱海”,去年以来已涌现40余家茶社,游客在湖光山色中品味生活的同时,也带动旅游收入超2700万元。一位茶社主理人笑着说:“好生态引来了客人,好政策留住了我们。”
中部崛起正当时
两天的行程虽短,却让人看到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从豫皖共话老子文化,到湘皖对谈文创发展,六省媒体在交流中形成共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正在为中部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当夸父逐日的神话在实验室里延续,当嫦娥奔月的梦想在深空探测中实现,合肥这座科技名城,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想象力,是驱动创新最原始的动力。在这片热土上,“神话”照进现实,现实又在创造新的神话。(刘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