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云:日日念地藏名号者,有一次大消业,应在人生何时?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若有众生。

日日念诵地藏菩萨名号,必得大利益,其中最殊胜者,便是一次彻底的消业机缘。

这部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所讲,被历代祖师视为佛门孝经。

经中记载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更详细阐述了称念地藏名号的种种功德。



可很多虔诚念诵地藏名号的修行人都有一个困惑:这"大消业"的时机,到底会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降临?

有人说是在临终之时,业障消除才能往生净土。有人说是在修行有成之际,功德圆满自然消业。还有人说是在遭遇逆境之时,正是重业轻报的显现。

那么,这个让无数修行人期待的"大消业"时刻,究竟藏在生命的哪个转折点?它的到来,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现?

唐代有位僧人名叫道明,自幼在寺院长大,十五岁正式剃度出家。他对《地藏经》情有独钟,每日清晨必诵地藏圣号千遍,风雨无阻,一诵就是二十年。

道明师父为人谦和,从不与人争执。寺中无论是挑水劈柴,还是打扫殿堂,他总是抢着去做。师兄弟们都说他是个老实人,修行虽然精进,可惜根性愚钝,这辈子恐怕难有大成就。

道明听了这些话从不辩解,只是每日依旧念诵地藏名号,依旧做着那些琐碎的杂务。他常对自己说:"地藏菩萨发愿度尽众生,我一个凡夫僧人,能每日念诵圣号,已是莫大福报。至于消业悟道,全凭菩萨慈悲,何时到来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十五岁那年,道明的师父圆寂了。临终前,老和尚把他叫到床前,握着他的手说:"明儿啊,为师这一生,见过太多聪明人,他们悟性高、口才好,讲经说法头头是道。可到了紧要关头,真正靠得住的,还是你这样踏实念佛的人。"

老和尚咳嗽了几声,接着说:"你日日念地藏名号,这份功德不会白费。记住,真正的消业,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感应,而在于你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刻,守住那颗清净的本心。"

道明含泪点头,却不太明白师父这番话的深意。他只是依旧每日念诵地藏圣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渐渐被寺院委以重任,负责管理库房钱粮。

这一管就是十年。

十年间,道明把库房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记账清楚,从不贪占分毫。每当有施主供养,他都详细记录,该用于修缮殿堂的,该用于斋僧的,该用于接济贫苦的,分得清清楚楚。

四十五岁这年,寺院来了一位新方丈。这位方丈年轻气盛,做事雷厉风行,上任没多久就要整顿寺规。他派人查账,想看看这些年的钱粮往来是否清白。

查账的人是方丈的师侄,叫慧通。慧通是个心思活络的人,他翻了几日账本,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年前有位大施主供养了五百两银子,账目上记录是全部用于重修大雄宝殿,可实际上重修只花了四百两,还有一百两不知去向。

慧通拿着账本找到道明:"道明师兄,这一百两银子,你可要说清楚。"

道明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恍然大悟:"哦,那一百两啊,当年大殿修完时,正好遇上大旱,周围几个村子颗粒无收。我看着那些饿得皮包骨头的孩子,实在不忍心。就用那一百两买了粮食,让寺里的师兄弟们煮粥施舍。当时情况紧急,我忘了专门做个记录,只在后面几页的'功德簿'里记了一笔。"

他翻开账本后面,果然有一页写着:"甲申年六月,大旱,施粥救济,用银一百两。"



慧通冷笑一声:"施粥救济?谁能证明?那一百两说不定早就进了你的腰包。方丈刚上任就遇到这种事,看来这寺里的蛀虫不少啊。"

道明听了这话,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平静地说:"功德簿上写得清楚,当时还有几位师兄弟在场,可以作证。"

"作证?"慧通眼珠一转,"那几位师兄弟跟你关系都不错,他们的话能算数吗?依我看,这件事必须报给方丈,让方丈定夺。"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寺院。有人为道明说话,说他为人老实,不可能贪墨钱财。也有人质疑,说他管库房这么多年,谁知道经手了多少银两。

方丈听说此事,立刻召集众僧开会。会上,慧通振振有词地陈述"证据",说道明账目不清,私自挪用供养款项。他还暗示,这样的人继续管库房,早晚要出大问题。

道明站在大殿中央,看着周围师兄弟们的目光,有同情的,有怀疑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他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那句话:"真正的消业,不在于轰轰烈烈的感应,而在于你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刻,守住那颗清净的本心。"

他双手合十,平静地说:"弟子道明,出家三十年,每日念诵地藏菩萨名号,从未敢有半点懈怠。管理库房十年,也从不敢有丝毫贪念。那一百两银子确实用于施粥救济,天地可鉴。若方丈和诸位师兄不信,弟子愿意接受任何处置。"

方丈是个明眼人,他仔细看了账本,又询问了当年的几位师兄,证实了道明所说属实。可慧通却不依不饶,说即便是施粥,也应该先报告才对,擅自做主就是违反寺规。

争论到最后,方丈做了个决定:罢免道明的库房管事职务,让他到后山的茅棚去闭关修行,三年内不得下山。

听到这个决定,大殿里一片哗然。有人觉得不公平,道明明明是好心做善事,怎么反倒被贬到后山?也有人暗自庆幸,这个位置终于空出来了。

道明却很平静。他向方丈行了一礼,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第二天就上了后山。

后山的茅棚简陋至极,四面透风。道明到了之后,白天砍柴挑水,种些蔬菜,晚上就在茅棚里念诵《地藏经》。每日清晨,他依旧念诵地藏圣号千遍,就像过去二十年那样,从未间断。

一晃三年过去了。

这三年里,道明在后山茅棚中过着极为清苦的生活。冬天冷得手脚生冻疮,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可他的心却越来越安定,念诵地藏圣号时,常常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清凉。

三年期满的前一天夜里,道明做了个梦。梦中他看见地藏菩萨立于虚空,周身放大光明。菩萨对他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可刚说到一半,他就醒了。

醒来时,道明发现自己泪流满面。那句没说完的话,仿佛就藏在心底最深处,明明感觉快要明白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第二天,当道明收拾行李准备下山时,却听到寺里传来急促的钟声。他心里一紧,知道出事了,便匆匆赶了回去。

到了寺里才知道,三年前那位告发他的慧通,竟然卷了库房的三千两银子潜逃了。方丈连夜派人追查,却连个影子都没找到。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三年间慧通做假账的手法极为高明,账目表面看起来毫无破绽,可等到要用钱时才发现,库房早已空了一大半。



寺院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修缮工程停了,斋僧的费用也紧张了,几位老僧人的医药费都快付不出来了。

方丈愁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头发都白了一大片。

此时此刻,地藏菩萨在梦中要说的那句话,究竟是什么?

道明这三十年日日念诵圣号的功德,又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显现出那"一次大消业"的奇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