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德国联邦议会门口,沈伯洋穿着一身迷彩服,对着镜头摆出挑衅的姿态,嘴里甚至喊着:“快来逮捕我”。
![]()
这位自称“台湾立委”的“台独”顽固分子,同时也是“黑熊学院”的主要操盘者,显然对自己的德国之行信心满满,他计划参加一场议会听证会,将挑衅的戏码从街头搬入殿堂。
只可惜,他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剧本,也完全低估了对手的回应方式,大陆方面根本没兴趣按照他的剧本走,他的每一次挑衅,都恰好踩中了对方早已布好的引信。
![]()
不要以为没有引渡条约就安全了
沈伯洋选择德国,背后有非常现实的盘算,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中国与德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
也正是因为没有引渡条款,所以他才敢在议会门口那样肆无忌惮地叫嚣,因为他笃定,法律的臂膀伸不到这里,这里是他的“法外之地”。
很显然,“台独”势力对现代国际司法的认知,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大陆这边压根就没打算在引渡条约上浪费时间。
![]()
就在沈伯洋叫嚣后不到24小时,11月13日,公安部就发布了通告,一套组合拳迅速打出,第一招就是“绕道打击”,大陆直接启动了国际警务协作机制,将制裁文件同步给了德国联邦刑警局。
这一步就是不寻求引渡,而是将沈伯洋的行为定性并通报给德国执法机构,这等于是在德国的系统里给他挂上了一个“标签”,虽然不会立刻逮捕,但已经为他未来的行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这种做法,完全绕开了引渡条约的限制,表明大陆的法律执行力正在摆脱传统束缚,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穿透力。
![]()
更狠的还在后面,消息人士透露,未来大陆很可能动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系统,一旦“红通”发布,沈伯洋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旅行者”,而会变成全球各大机场安检系统里的“高风险对象”。
他的个人行动自由将受到全球性的监控和限制,那个时候,世界之大,对他而言可能处处都是限制。
最致命的一击,是这整个行动的时机,原来重庆公安早在10月底,也就是沈伯洋窜访德国之前,就已经对他立案侦查了。
这彻底颠覆了“被动反击”的说法,证明这不是一场因挑衅而起的仓促应对,而是一次准备充分、证据链完整的“收网”行动,沈伯洋自以为是的挑衅,不过是加速了网口的收紧而已。
![]()
价值观同盟不如真金白银
沈伯洋的剧本里,国际声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现身德国议会,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关秀,期待能获得西方世界的“价值观认同”。
当然,德国的极右翼媒体《图片报》也确实很配合,对此事大肆炒作,一时间那是非常热闹了。
可现实的耳光,来得又快又响,政治表演终究抵不过经济的现实引力,大陆的制裁通告发布仅仅6个小时后,德国外交部就火速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
![]()
这个速度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决策的背后,不是虚无缥缈的价值观,而是近三千亿欧元的中德贸易额,这笔实实在在的生意,才是德国政府决策天平上最重的那个砝码。
同时美国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巧妙,当被问及此事时,美国国务院直接用一句“对个人言论不予评论”轻巧地回避了。
这种态度表明,美国根本无意为这类个人性质的政治挑衅行为站台背书,甚至连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都指出,“台独”势力与它们所谓的国际支持者之间,鸿沟正在不断扩大。
![]()
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同样清晰,东盟、联合国秘书长纷纷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没有给这场闹剧留下任何表演空间,即便是之前时不时派军舰到南海、台海“刷存在感”的法国和英国,在此事上也保持了沉默。
最清醒的,反倒是台湾岛内的商界人士,大陆的反制措施一出,台湾工商界立刻发出警告,担忧此举会严重损害台湾经济。
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大陆的经济反制一旦启动,威力有多么巨大,岛内一份民调也显示,超过六成的民众反对“以武拒统”,这说明在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
主角没动静配角被悬赏
要说大陆这次反制中最出人意料的一招,还得是“心理战”,按照传统剧本,既然沈伯洋是主角,那么所有的火力理应都集中在他身上,但大陆偏不,他们玩了一手“去中心化”的打击。
公安部的悬赏通告,目标并不是沈伯洋本人,而是他的两名同伙温子渝和陈柏源,每人最高悬赏25万元人民币。
这一招直接让沈伯洋的“英雄剧本”演不下去了,他准备好了慷慨就义、扮演“悲情英雄”的所有台词和动作,结果发现聚光灯根本没打在他身上,这种被晾在一边的感觉,恐怕比直接制裁他本人还要难受。
![]()
这25万的悬赏金,不仅仅是追捕工具,也是信任问题,不信任的炸弹,毕竟信任一旦崩塌,所谓的“团队凝聚力”也就土崩瓦解了。
更具杀伤力的是,这次反制还精准地戳中了沈伯洋个人的“软肋”,这位曾经的补习班老师,留学美国后迅速与民进党攀上关系,一路高喊反中口号。
![]()
可是在他一边造谣抹黑两岸婚姻家庭,一边却被曝出其家族企业在大陆有业务往来,两头通吃,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本就是最大的污点。
大陆这次宣布的经济制裁,直接切断了“黑熊学院”这类组织与大陆的任何合作往来,更进一步波及到了关联方的商业利益。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想一边在大陆赚钱,一边搞“台独”破坏,这条路彻底被堵死了,这种打法,让沈伯洋的政治口号在现实的家族利益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和虚伪。
![]()
但值得注意,这起事件清晰地画出了一条线:任何“台独”分子,无论跑到天涯海角,都不再有法外之地,他们赖以生存的海外活动空间和策略选项,正在被急剧压缩。
未来任何试图通过境外“政治秀”来牟取私利的行为,都将面临着法律上穷追不舍的追索、经济上斩草除根的打击,以及心理上众叛亲离的孤立,他们和背后的组织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