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蒙主”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按照她本人的说法,她当初本来就取名叫“吃瓜盟主”,是真的盟主。
但后来发现用不了,因为被别人占了,于是她随便用了一个“蒙”字。
那么这个蒙字可不是蒙古的蒙,反而更有启蒙开蒙的蒙。
说真的,后来看了她的视频博论,我发觉这个名字还真是不谋而合。
![]()
随后看了她的主页,发现她的橱窗推送的是毛选,还推送张纯如的《南京——》。
我觉得,像这样一个人,才是真的。
相比那些在抖抖上夸夸其谈的各个大V,他们只是表面文化,通过热点骑墙挑动观众情绪来挣流量,要让他们真爱国,估计没几个。
蒙主很有个性,也很有魅力,我觉得她是媒体上很独特的一个理论高手。
她其实在之前并不被大众所知,虽然她输出的内容能让人豁然开朗,甚至醍醐灌顶,但所谓独行特立者往往总是不被大众喜欢,不被讨喜。
所以之前她的粉丝量并不是很大,影响力也是有限,但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她的光,实际上是被那些声讨她的大V们推起来的。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都特意去看了她的视频切片,想看看她到底说了什么,竟然像踩了很多老鼠尾巴一样,只只都来咬。
![]()
这一看,看出了一道光。
不论是她的文化气质,思想内涵,思维逻辑,独特观点,都是其他大V不具备的。虽说她也说过,她的观点并不独特,甚至都是存在的,但她却更能深刻的说出来,
所以她是从真正根源上为我们理清了历史真相,包括汉服的传承和复兴运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重塑和提升了汉族这个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自信,可就是因为这样,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情况。
不管是白的还是黑的,都对她群起攻之。
这是不是很奇怪。
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又更像是有默契,有组织。
那么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戏曲中,有一个脸谱文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这一策略本来常见于家庭教育,职场谈判等场合,就比如父母一个严厉管教,一个温和安抚,或者在谈判中一方施压,一方缓和,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决策。
抖抖这样的舆论场所,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谁,可就因为吃瓜蒙主的异军突起,却反而让他们本来看起来是正反的两派忽然间站在了一起。
看起来好像同仇敌忾,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的有这种反应。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踩痛了,戳到了痛处。黑也痛,白也痛。
所以我觉得他们可能就是一类人,他们只不过是在扮演不同角色而已,然后通过他们的言论来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认知。
![]()
所以当所有人的矛头指向吃瓜蒙主的时候,吃瓜蒙主做了一件事,她删除了所有视频,然后保留了她吟诵的那篇《可爱中国》。
再然后,好像消失了。
当所有人各种猜测的时候,正如她说的,她已经播下民族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所以她更像是殉道飞升,至此艺术大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