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年金与企业员工的企业年金有哪些异同吗?
![]()
相同点
性质相同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都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为员工提供更充足的养老保障,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它们都不是国家强制要求建立的,而是单位和员工自愿参与的一种养老保障形式。
运作模式相似
两者都采用个人账户管理模式。单位和员工缴纳的费用会分别计入员工的个人账户,账户中的资金会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员工退休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按照一定的方式领取年金待遇。
税收优惠政策
在缴费环节,单位和员工缴纳的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在不超过规定标准的情况下,都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起到一定的税收递延作用,鼓励员工参与年金计划。
![]()
不同点
实施主体与范围
- 职业年金:实施主体是机关事业单位,覆盖范围为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员工,都需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 企业年金:实施主体是企业,覆盖范围是企业及其员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战略,自主决定是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目前,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部分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整体覆盖范围相对较窄。
缴费比例
- 职业年金:单位缴纳比例为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缴费基数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确定。
- 企业年金: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缴费比例由企业和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不同企业之间的缴费比例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决策。
![]()
资金来源
- 职业年金:对于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由财政支出,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按实际收益计息。
- 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资金全部实行实账积累,投资运营风险由企业和职工承担。
待遇领取方式
- 职业年金:工作人员退休后,职业年金可以按月领取,也可以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 企业年金:员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或者部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合同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出国(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相比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在领取方式上更加灵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