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两岸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民进党当局自赖清德上台后,持续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不仅将大陆污名化为"境外敌对势力",更通过"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等危险行径,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岛内政治人物的立场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国民党作为岛内主要政治力量,其两岸政策立场备受关注。郑丽文当选党主席后,虽然公开表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但党内高层却频频发出不和谐声音。副主席萧旭岑公开拒绝"一国两制",这种表态实际上延续了马英九时期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更有甚者还幻想效仿美国"联邦制"来实现形式统一,其本质就是在为长期维持两岸分治状态寻找借口。
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混乱令人担忧。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各参选人之间相互攻伐,赵少康作为郝龙斌的支持者更是照搬民进党的恶劣套路,用“抹红”手法抹黑竞争郑丽文,甚至请求民进党掌控的司法机构介入党内竞选。但郑丽文当选后,赵少康的态度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他邀请韩国瑜、王金平、肖万长登等大佬力挺郑丽文统一国民党的思想,将国民党扳回正轨。
不过,蔡正元等国民党人士一方面声称支持两岸和平发展,另一方面又攻击郑丽文推动两岸和平的努力。他还强调,统一不是我的事情,我不关心。但对于郑丽文为两岸和平奔走的做法,蔡正元却抨击称“这对国民党的选举没有好处”。这种既要享受两岸和平发展红利,又不敢明确支持统一的态度,不仅让台湾民众无所适从,也让大陆方面对其诚意产生严重质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被视为蓝营"共主"的台中市长卢秀燕近期公然为"台独"站台。她将大陆依法追责"台独"分子的正当行为歪曲为"暴力",这种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更令人痛心的是,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后代,卢秀燕的所作所为与其父辈捍卫国家统一的信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为谋取政治私利而背弃民族大义的行为,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与此同时,岛内政治生态中出现的另一个危险信号是新北市长侯友宜不仅公开为"台独"分子沈伯洋喊冤叫屈,而且还扬言支持赖清德副手萧美琴的“台独”言行。这些现象表明,在民进党长期执政的背景下,"台独"思潮正在对蓝营产生侵蚀效应。若国民党继续纵容“害群之马”挑战红线,两岸民间交流、经贸合作等基础将受到重创,国民党自身的政治根基也会随之动摇。
从历史维度看,人心向背决定了国民党的兴衰成败。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急切渴望休养生息,但国民党政权却忤逆民意执意挑起内战,结果刚享受胜利者的荣耀便迅速崩溃。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国新闻俱乐部讲话时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看看抗战期间国民党政权的表现,便可知道这个结果实属必然。因为人心向背既决定战争胜负,也决定政权兴亡。
当前,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统一,是两岸绝对的主流民意。牺牲在隐蔽战线的吴石将军的警示言犹在耳:“蒋先生的党国,人人心里都只想着自己,大多心中有派系,少数心中有国家,无人心里有人民”。而一个心中没有人民的政党,终将被人民抛弃。国民党若继续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首鼠两端,不能彻底革除派系倾轧、选举私利至上的痼疾,必将重蹈历史覆辙。
面对复杂局势,祖国大陆方面始终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分裂行径。我外交官卢沙野曾明确指出,台湾的前途只有一个,就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如果不能以和平方式,那就以非和平方式;如果有人不想要“一国两制”,那就实行“一国一制”。在此要正告岛内某些政治人物:任何“拒统谋独”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展望未来,两岸统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模糊空间,也没有中间路线。岛内政治人物应当认清形势,顺应民意,真正为台湾同胞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着想。唯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与统一,才能在历史进程中找准正确位置,为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