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民日报头版报道: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邢台样本

0
分享至


高端媒体看邢台

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邢台样本

“兴业、强县、富民”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模式。从火爆出圈的“宠物之都”,到“帮助全人类解决睡眠难题”的内丘酸枣仁,再到美绝太行的邢襄人家……这两年,河北省邢台市推动各区县瞄准市场端、需求端发力,在国家战略中找机遇,从自身禀赋里谋发展,打造出多个差异化优势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撑起邢台县域经济的“脊梁”。

近日,记者深入邢台行思探问,抓取3个区县的实践案例进行剖析,试图解答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百亿宠都”如何建成?

宠物义诊课堂、狗狗飞盘大战、毛孩子相亲会……近日,邢台市南和区“萌宠出道计划”在南和农业嘉年华启幕。活动不仅吸引了数百名萌宠主人踊跃参与,更引得众多游客驻足围观。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千年古城南和,素有“畿南粮仓”之称,近年来却以“宠物之都”出圈。传统农业大县是如何和宠物IP联结在一起的?

早些年,作为全国优质小麦产区和畜禽饲料加工基地,南和主要做猪牛羊等畜产品的饲料,产品价值较低且同质化严重,亟须转型。往哪转、怎么转、能否行得通,考验着南和的决心和智慧。

近年来,中国宠物产业日益兴起,中国城镇犬猫数量已经超过1.2亿只。南和区敏锐嗅到转型机遇,推动华兴、荣喜等龙头企业从饲料加工向宠物产业转型。从“粮仓”到“宠粮”,这一步棋,点燃了南和区宠物产业的火种,一个围绕宠物食品的生态圈逐渐成形。

建设宠物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严格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宠物食品企业提升战略和品牌发展规划,扩大南和区宠物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连续6年成功举办宠物产业博览会,邀请上千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历经近30年的沉淀、积累和升级,南和宠物产业从传统畜禽饲料加工脱胎换骨,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新兴宠物产业集群。南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根喜介绍,南和立足“大农业、大粮食、大产业、全链条”理念,形成了以宠物食品为主导,宠物用品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宠物繁育产业、宠物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进食量166克,排便1次……”在南和区华兴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宠物实验基地,研发人员正在记录宠物吃了新品宠物粮后的数据档案。通过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华兴成立了河北省宠物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功能性处方粮作为重点研发方向,产品远销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

南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瑞龙介绍,近年来,南和区宠物产业国际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8月至9月全区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51%,1月至9月全区宠物食品产业集群已实现营收147.5亿元,强县富民的产业根基愈发坚实。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现代物流体系的强力支撑。智能化分拨系统高速运转,3小时内生产原料就能直达周边生产企业生产线;自动化分拣线上,包装完毕的宠物食品两天内可到达全国各地……目前,南和区的河北润沃智慧物流(邢台)产业园日处理能力达350万件,已吸引顺丰、极兔、百世等品牌企业入驻。“物流+”模式在南和区深度融合,智慧物流系统正推动宠粮产业不断提质升级。

宠物产业的壮大,使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渗透到传统乡村,给南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带来“倍增效应”。开通“萌宠欢乐游”线路,建设红鼻子萌宠宠物乐园和宠物博物馆,打造宠物主题文旅小镇……南和“宠物产业+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养宠、生产、消费、体验”的生态闭环。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共享制造,推动产业向品牌化、智能化、集群化、国际化迈进。”南和区委书记郭卫欣表示,南和区将继续深化各项举措,不断推动宠物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强化“宠物+”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粒酸枣里的振兴密码

内丘县的秋天是属于酸枣的。漫山红果满枝头,枣农们穿梭林间。在内丘县南赛乡孙家坡村酸枣标准化种植产业园,自走式喷雾机正在田间作业。这片曾经的荒坡地,经改造后改种酸枣,每亩纯收入能超过万元。目前,全县酸枣产业累计带动5万余名群众人均年增收1.9万元。

“别看酸枣个头小,可它浑身都是宝,尤其是里面的酸枣仁,具有独特的安神助眠功效。”内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艳辉表示,《本草纲目》记载:“顺德府枣仁最佳”,顺德府即邢台在明朝时的旧称。邢台出产的酸枣仁有“邢枣仁”的美称,是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

一枚酸枣仁,何以成就当地50亿元的大产业?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全国助眠市场正处于6000亿级的核心发展阶段,并加速向万亿级蓝海演进。作为治疗失眠的特效中药材,酸枣仁年需求量日益增加。

庞大的消费群体,叠加中医康养消费渐起,给了内丘壮大酸枣产业的信心。立足一方水土的独特优势,内丘县着力打好酸枣仁这张牌。

从常规视角看,内丘南赛、柳林等乡镇地处丘陵,陡峭山坡和砂石土壤不易存水。但若从“两山”理念的视角重新审视,内丘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东麓,日光充足,晚秋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适宜,则非常适宜野生酸枣生长。

产业发展,科技护航。为助力酸枣产业发展,内丘县乡各级会定期选派农技人员到酸枣基地,从精准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从科学采果到修剪清园,为酸枣产业发展护航。

丰沃枣园,山连着山。采得好枣子,能不能卖得好价钱?西庞村枣农程峰岩流转有数百亩枣林,说起销路来喜笑颜开:“不愁卖,价格好得很。现在大家是住‘酸枣房’、开‘酸枣车’,日子有奔头。”

随着产业升级,酸枣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内丘县副县长高晓钟介绍,当地企业自2014年起研发酸枣饮品,将家常酸枣汁推向市场,如今年产约2万吨,产值达千万元级别。研发的酸枣仁膏等药食同源产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扛稳酸枣仁行业大旗,内丘县不断推动酸枣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创新打造“内丘邢枣仁,好仁睡好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襄鹊仁”“润玉”“鹊仁堂”等多个品牌,不仅提升了地理标识价值,也不断提升酸枣仁特色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产业基础壮大后,内丘县在酸枣文化创意上推陈出新。柳林镇小杨庄村作为中国酸枣仁传统加工技艺发源地,通过深入挖掘酸枣加工历史,突出村庄酸枣文化元素,成功打造为酸枣文化创意村。村里老乡们纷纷开动脑筋做起酸枣仁“融合文章”,日子越发红火。

从“就农论农”到“农工交融”,伴随着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新业态正不断提升内丘酸枣仁产业链价值,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目前,内丘县人工种植酸枣面积达10万亩,加工企业800多家,年加工酸枣18万吨,枣仁约6000吨,产业链条年产值达57亿元,从业人员上万人。”内丘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东升表示,未来内丘将继续以“邢枣仁”为核心,深耕全产业链发展,力争让“内丘邢枣仁”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更强、产业带动力更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太行山里的文旅新图景

从邢台市西行进入信都区,群山壁立,层林尽染,仿佛打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日画卷。

信步走入英谈古寨,好似步入一座石头筑成的时光博物馆。古朴的石楼、蜿蜒的街巷、精致的民宿……“村子改造后变漂亮了,村民们都很高兴,村子的凝聚力比过去强多了。”信都区路罗镇英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路志勇感慨道。

昔日的英谈,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却也曾面临着种种发展困境: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胜势,村民守着“石头房”却为生计发愁。英谈村的蝶变是如何发生的?

这两年,“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渐成文旅新风尚,“资源遍地”的信都区捕捉到文旅领域的发展契机,如何才能找准定位、借势而为,在“周末到河北”的热潮中找到属于信都的独特赛道呢?

英谈村选择从“石头房”入手。为将村子打造成乡村文旅新场景,英谈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运营团队,投资5000万元对古寨进行业态全新升级和夜游布景,活化70座闲置石头民房,发掘了20多个拍照打卡取景地,使古寨成为“出片胜地”。依托闲置石头民房打造的“半山云舍”精品民宿项目,将传统石屋与现代生活体验深度融合,38间客房供不应求,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双提升。

走进英谈古寨,一间不起眼的石头院落,挤满了前来研学的学生。这里就是当年冀南银行旧址——这座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红色银行,被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如今,英谈村民正依托古寨独特的建筑与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发展路径,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古寨风貌与历史。

散落在太行山间的古村落,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信都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信都区的文旅发展,从不局限于“看风景”,而是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引领,推动多元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新业态、新场景。

锚定全力创建邢台大峡谷—前南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战略新目标,信都区持续提升“红川绿谷”品牌影响力:一方面,充分发挥骑行网络、“抗大号”红色旅游专列等特色交通体系的串联作用,有机整合自然景区、传统村落、特色民宿等优质资源,精心打造“全时畅游、四季常热”的旅游新业态。另一方面,创新培育“康养+旅居+骑行”融合业态,让游客既能领略太行山的雄奇壮美,又能感受古村落的岁月静好,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峡谷成群、千峰竞秀的邢台大峡谷,潭瀑灵动、林壑幽美的云梦山,春季桃花成片、秋季红叶无边的九龙峡……近年来,信都区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太行山水资源、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集群效应,通过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配套,为游客带来“依山伴月眠,如梦水云间”的独特体验。

“信都区将以承办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努力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民宿,叫响‘邢襄太行人家’民宿品牌,全面提升‘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信都区成为‘周末到河北’的热门目的地。”信都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范素青说。(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克 王小川 李杰)


2025年11月17日 《农民日报》1版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范永吉 韩亭亭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邢台发布 incentive-icons
邢台发布
邢台发布,诚挚邀请您的关注!
18925文章数 82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