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肉馄饨》海报 图源网络
一碗偷懒调馅的“菜肉馄饨”
一一说说《菜肉馄饨》
文/吴永耀
吃过馄饨的人都知道,馄饨要新鲜现包才能吃出馄饨的鲜味,如果馄饨事先包好放冰箱冷冻,等吃时拿出下锅肯定会走味,没有新鲜馄饨的鲜味,甚至馄饨走样,像吃有馅的面疙瘩。还没看《菜肉馄饨》时存在这种担忧。人民公园相亲角现象毕竟已存在二十年了,编导会取舍何种素材?会不会在现在时的场景拍了一个过去时的故事。
人民公园相亲角从最初父母纯为解决子女寻偶难越俎代庖相亲找对象,渐渐风向有变,有需求的老人自己索性来相亲找伴侣,比例也在不断扩大,这是相亲角出现的新景观。《菜肉馄饨》的编导把创作视角聚焦在新出现的独居老人相亲现象。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丧妻二年的老汪患了认知障碍症,时不时还有与亡妻素娟一起生活的幻觉。素娟在世时包的菜肉馄饨可口有味,现在老汪每周六也自包菜肉馄饨给回家看他的儿子吃。在包菜肉馄饨过程中得到素娟亡灵的启示,操劳起儿子终身大事到人民公园相亲角走走看看。儿女事八字还没一撇,结识了丧偶的老金和林美琴,以及离异的阿芳,四位独居老人互加微信并建小群。影片叙述了四位独居老人带着自己的想法开始寻找另一半的心理萌动。
![]()
《菜肉馄饨》剧照 图源网络
老金儿子早已成家并有了孙子,他来人民公园相亲角纯粹是为自已找个伴吃吃咖啡跳跳舞唱唱歌,打发身边无亲人的无聊日子。被渣男上过当受过骗的阿芳也需要一个伴。两人相互需要一拍即合。不久,阿芳发现老金与其他女人拥抱的照片,伙同小姐妹对老金大打出手,还殃及劝架的老汪。没多久,两人消除误会重归于好。
美琴约老汪叫他儿子与她女儿见面熟悉。约会那天,两人小孩以有事为由双双放白鸽爽约,只留下相亲的家长,接下来清静的喝茶吃饭倒增进老汪与美琴双方的沟通了解。过了没多久,老汪请美琴到他家吃菜肉馄饨,美琴也想到老汪家考察考察。进了老汪家,先是看到老汪亡妻像下供着檀香皂,又发现桌上放着精神疾病药,当老汪端上忙了半天现包的菜肉馄饨请美琴吃时,因下雨小汪进屋拿伞搅了局,打乱了进一步沟通了解的氛围。不料,剧情反转得很快,美琴与老汪无意中在酒家看到两人的小孩吃咖啡聊得正欢。没多久,老汪请美琴老金等人到他家做客,突然小汪拿进一个生日蛋糕,说是美琴的女儿委托他买的,今天给阿姨过生日。
![]()
《菜肉馄饨》剧照 图源网络
影片从题材选择上有新鲜度,情节安排上有可看性,特别是直面独居老人的人生况味,编导注视到老人丧偶或离异后生活的无奈和尴尬,看到这些老人人性的纠结与挣扎,也知道独居老人找伴后带来的现实困境和矛盾冲突并不轻松。但遗憾的是影片不是迎难而上写出独居老人沉甸甸的生活和精神况味,而是躲避矛盾冲撞绕开困境难题轻轻松松走捷径,也许是编导善良产生的粗心,也许是编导为了票房取悦观众,以买椟还珠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幸福来得太突然的圆满结局。
这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结局,如果出于缺啥补啥的艺术考虑,让观众特别是老年观众有一种期待希望是可以的。但从《菜肉馄饨》整体看不是这类考虑,而是偏离主题,一开始就想把沉甸甸的独居老人找伴题材仅仅作为走马观花式的故事载体,聚焦转移把影片拍成表现市井生活如何吃菜肉馄饨的全民狂欢游戏,直面独居老人的人生况味让路了仅仅是一种浮浅点缀。要知道包出可口有味的菜肉馄饨,不是简单的放些菜放些肉做成馄饨馅就可以了。馅没调好,糟蹋了食材,汤(陈国庆自喻自已演的老金角色)里再洒葱花也不能变成上乘上品的馄饨。不得不说,《菜肉馄饨》确是一碗“大众化”的馄饨,但由于编导的偷懒调馅,离上乘上品的馄饨还有不少距离。
![]()
《菜肉馄饨》剧照 图源网络
看了小说《菜肉馄饨》,我发现,小说比剧本好,特别是结尾只写到美琴到老汪家吃馄饨被其子搅局终,小汪不想结婚(也是社会关注热点),且老金是个一天与一个女人吃咖啡吃饭的白相人,阿芳是广场舞大妈。小说意蕴有张力,各式各样人物显示相亲角老人找伴的众生相。而到了电影,却以买椟还珠的方式把已抓住的文学亮点轻易放弃。我以为影片中脑子最清醒的倒是老汪的亡妻素娟。可能是我瞎起劲,如果我是编导的话,让潘虹演的或隐或现的素娟亡灵多加一段台词:老汪,小囡的终身大事你要关心,你要催催小囡。我不在了,侬现在也要关心侬自己的事体,现在社会蛮复杂,人也蛮复杂的,你要抓紧也要把握好。再改动一下现在幸福来得太突然的结局,那影片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质量会有很大提高。
![]()
《菜肉馄饨》剧照 图源网络
二十七年前,我写过评《给太太打工》小文,指出这是部缺“钙”的喜剧片。看《菜肉馄饨》,我同样发现也存在缺“钙"现象。喜剧色彩不是“闹剧效果”。一部喜剧影片,出于上座率,煽情的笑声必不少,但一部上品的喜剧影片却不能仅仅停留于赢得观众的笑声,应该让观众的笑声过后留下自己的辨析空间,这种笑声更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影片中对剧中人物如老金如阿芳“褒护”有余,评析不足。这种以正面形式表现的找伴方式总让人有种酒后麻醉的感觉。喜剧不是不能夸张,而是在洞察世事的前提下。在《长安的荔枝》中,我们看到“大傻老李”九品小官李善德带着给妻子的木棉花瓣展现“一骑红尘”到长安的场景,这是一种穿透现实渗出的夸张浪漫,先笑后哭,有种震撼心灵的冲击力。穿透现实直面人生的喜剧色彩比插科打诨隔靴搔痒的喜剧效果更能让人笑,笑后渗出泪,留下自己的思考。
当然,喜剧影片缺“钙”现象的屡屡出现,或者说从文学艺术价值层面上,创作过程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傻事,不仅仅出于编导的自身原因……
作者:吴永耀,资深影评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