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如何让长三角青少年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11月16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精神文明办指导,以“薪火承古今,国潮无界限”为主题的第五届长三角青少年风采展示主题活动总结仪式暨“看见江南”国潮节在上海青浦的蟠龙新天地全新启幕。
这场以“国潮为名”的文化盛宴,集合了国潮舞台、国潮巡游、国潮非遗创意市集等创新实践,让中华传统文化“破壁而出”,让广大青少年在“破次元舞台”上感受国潮与非遗的文化魅力,共赴一场文明与文化交融的国风潮流。
![]()
活动当天,古色古香的蟠龙古镇化身青少年文化传承的“沉浸式舞台”。国潮舞台在长三角人文历史主题视频拉开序幕,以“墨舞山河·青春作伴”“承世风华·薪火相传”“未来之约·万象更新”三大篇章串联整场演出。
![]()
上海小荧星民乐团的青少年奏响四地经典民乐,青浦区逸夫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的《舞绘青春》节目,用不同风格的舞蹈展现了长三角青少年作品成果,四位青少年代表带着作品亮相舞台分享参与活动感言,并共同喊出了“第六届长三角青少年风采展示主题活动,我们来了!”的期待。现场,更有力量之声组合首唱、四地青少年共创的歌曲《不负青春》MV首发,他们以歌声联结情感,传递了青春之声、文明之声、向善之声,进一步放大了活动的传播效能与育人效应。
![]()
蟠龙水集周边,数百件绘画、书法、摄影等优秀作品错落陈列,这是来自三省一市的数百名青少年的匠心作品。本届活动持续获得长三角地区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地域覆盖广度与参与热情再创新高。有《虎跃门庭间》作品对传统虎文化的青春演绎,也有《跨越千年的对话》对时代发展的影像记录,更有《叠韵蓝凰·非遗凝萃》对非遗技艺的创新传承——这些作品仅是长三角青少年精神风貌的缩影,更彰显着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实现文化育人质的提升。
国潮非遗创意市集以“文人墨客”“神话传说”“名著探秘”三大板块为核心,让历史人物“活”起来。
![]()
“文人墨客”区里,“米芾”现场挥毫展示书法魅力,范仲淹摊位通过背诵《岳阳楼记》互动传递文脉精神;“神话人物”区中,春申君主题摊位现场演示平安扣的制作方法,让青少年在互动中触摸文化;“名著主角”区里,林黛玉与贾宝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形象化身合影打卡焦点,吸引游客驻足。同步推出的“通关文牒”与NPC进行互动体验,并设置了武韵国潮游戏区,将投壶、对弈等传统游戏融入体验,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本次活动,市精神文明办联动上海越剧院、上海民族乐团等,将优质文化资源赋能基层,让高雅艺术走出剧场,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带来的《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越剧经典选段带领观众沉浸戏曲魅力,青春血脉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上海民族乐团的演绎美轮美奂,一场视听盛宴让人陶冶沉醉、流连忘返,传统与创意在此刻交织,历史与青春在此地共鸣,让文明培育与文化赋能的深层交融,推动文化深耕基层、浸润人心。
![]()
另外,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各具特色的中华经典人物以巡游方阵从烟雨长廊处陆续登场,将气氛推向高潮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幻之旅。东方神话方阵率先踏光而行,财神、嫦娥引领民俗浪漫;“四大名著”方阵中,金陵十二钗衣袂翩跹,孙悟空金箍棒舞动生风;文人墨客方阵中,李白举杯、李清照执扇,尽显江南文韵。
此次活动不仅融入青少年青睐的NPC、Cosplay次元互动形式,还首次牵手哔哩哔哩等年轻化平台,开设活动专题页,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讲好文化传承故事,打造富有个性化与影响力的线上传播矩阵。
同时,“礼之用,和为贵”“爱人者,人恒爱之”“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经典化作国风小景观散落在蟠龙古镇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市民游客耳濡目染地感受仁爱之心、诚信之德、责任质感、勤俭之心等传统美德,进一步传递文化育人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