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儿童诗集题材多样,驰骋诗心、想象和哲思,书写乡土、自然和风物。作者覆盖不同年龄层,既有资深作者、青年作者,也有青少年作者,老中青三代各擅胜场。从艺术上看,参评诗集整体上探索着诗性、儿童性的崭新表达,音韵游戏、诗画共生等手段融入其中,呈现出可视、可诵、可玩、可思的童诗新面貌。
在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过程中,诗歌(含散文诗)作为重要类别,共有29部作品参评。参评儿童诗集题材多样,驰骋诗心、想象和哲思,书写乡土、自然和风物。参评作者覆盖不同年龄层,既有资深童诗作者、青年童诗作者,也有青少年童诗作者,老中青三代各擅胜场。从艺术上看,参评诗集整体上探索着诗性、儿童性的崭新表达,音韵游戏、诗画共生等手段融入其中,呈现出可视、可诵、可玩、可思的童诗新面貌。
童诗创作的新现象、新机制和新特征
过去几年,中国儿童诗创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和进展,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机制和新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土书写、民俗景观等元素较多融入童诗。过往童诗主要集中于自然万物、童年生活、节令与游戏、情感与品德等方面,这些主流童诗题材依然涌现不少佳作,但近年中国童诗在题材方面也有了诸多拓展,出现乡土热、民俗潮等现象,比如冯杰《吃荆芥的猫》、裴郁平《阿勒泰的四季树》、李少白《世界对我说》等诗集将方言、节令、小吃融入诗中,书写“舌尖上的童年”和“方言里的中国”。二是童诗也探索着生命和哲理表达,呈现出儿童诗歌深度化倾向。童子《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高建刚《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和龙向梅《声音里住着小野兽》等诗集都从不同角度追问时间、生命、死亡等议题,童诗的哲思表达成为值得关注的探索。譬如高建刚写风筝:“虽然贫穷,只要有纸、竹、刀和绳,/就有飞翔。给一张写满梦想的方格纸/安上尾巴,就是一只越飞越高的云雀;/安上龙骨,就是一只雄鹰。”(《风筝随想》)童子“生命是我所知道的/最珍贵的礼物”“他们有没有/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生命的意义呢?”(《礼物》)这些都是表达哲理性的童诗,哲理表达拓宽了童真性范畴,但童诗如何在表达哲理和保持浅语两端有效平衡,同样考验着很多诗人。三是诗画合一、诗画相生成为参评诗集普遍采用的出版和装帧策略。诗人们或自绘,或与专业插画家合作,整体上诗画融合度比以往大大提高。甚少出现诗画二张皮,两不相干、各行其是的现象。中国古代一直就强调诗画相融相生,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过这是诗和画分开论的。童诗的诗画融合主要是出版界为适应青少年思维特点及视觉化时代的阅读趋势而发展出来的策略,绝大部分童诗集停留于为诗配画阶段,真正将诗意融入画面的并不多。本届参评作品中,冯杰、童子、姜二嫚都身兼诗人、画家双职,以毛笔、水彩或漫画自绘插图,冯杰《吃荆芥的猫》和童子《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等诗集因此呈现出诗画融合的内生性。《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声音里住着小野兽》等诗集的插画虽非诗人自绘,但诗人与成熟插画师的深度沟通,使视觉叙事和视觉诗意得到了较高质量的呈现。
童诗要兼具儿童性与诗性
曾卓曾说:“当我立意为少年们写诗时,我就希望它们是诗,而不是押韵的语言。”(《给少年们的诗》后记)这里其实涉及童诗的诗性问题,童诗必须既有儿童性,又有诗性,不能为了儿童性而牺牲诗性,也不能忽视童诗诗性的独特性。童诗过度成人化或过于稚趣化,都有问题。不管是思维还是表达,过于成人化则取消了童诗的独特性,很可能与青少年读者产生隔膜;过于稚趣化,则是为童诗而童诗,往往因循旧制,难有创新。所以,如何既尊重童诗的特有艺术规律,又拓宽童诗的诗性空间,这是检验童诗优胜的一条重要标准。本届参评作品,在追寻童诗诗性方面也有探索和拓展。
![]()
△《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童子著,马小得绘,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
本届童诗获奖作品《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正是在诗性表达方面表现突出的一部儿童诗集。童子的这部诗集既温暖纯粹、天真烂漫,又有基于童诗的诗性想象力。《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以诗心感受生命,以童心书写亲情、友爱、尊重和悲悯等主题,既赋予这些人类永恒的精神母题以童真的质地,又以过人的才华拓宽了童诗的诗性表现空间。
童子善于找到既符合儿童思维特点、具有鲜明儿童性,又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视角、新切口。比如《老人的提问》一诗,列出了“你最喜欢谁?/你都为什么事儿哭过?/你交了几个好朋友?”“你害怕打雷吗?/你要不要回到床上去?你会告诉我你做的梦吗?”等十五个问题,诗歌模拟一位老人向孩子提问,问题努力贴近孩童思维,进入孩童的心灵世界。最后一节的留白让诗歌富有神秘感:“我好像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老人说/他叹了口气,笑起来”。这首诗把老人看孩子和孩子看老人的双重视角并置起来。纯从老人角度看孩子,世事沧桑说童年,其实是成年乃至老年视角;纯从孩子视角看老人,虽有童趣,却总免于简单,难有真正的诗性意味。所以,儿童写的诗和写儿童的诗都不是衡量优秀童诗的充分标准,好的童诗是有效拓展儿童诗性表意方式和空间的诗。这首诗中,老人之问体现了童真童趣和老人对孩童世界的迁就;后面的“老人说”和“老人叹”,都是通过儿童之眼来看的。儿童自然无法完全体会老人的心情和心境,孩童视角过滤了老人视角的沧桑,双重视角使全诗意味深长。这里既不同于以成人视角写儿童,也不同于一般童诗对儿童心灵和思维的模拟,探索的正是童诗崭新的诗性空间。又如《返老还童》一诗:“要是人老了,脾气变得像小孩/就要这样,就要那样/你拿他们有什么办法?/你不能叫他们孩子/你还得叫爸爸和妈妈/听听听听,他们都想要什么?//不要星星,不要蛐蛐/也不是要去雪地里玩儿/只是想要在云朵上打个滚/就这么简单”。不是从成人目光想象儿童,而是从儿童思维想象老人,趣味横生。
![]()
△《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高建刚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11月
作为一个成熟的儿童诗人,高建刚的童诗集《我的秋天是蟋蟀做的》同样具有鲜明特点。这部诗集取材于自然万物、鸟兽虫鱼等,展现出一种有趣的昆虫哲思。《鸟鸣和星星》中:“窗外的鸟群,/在天黑前的树冠中。/满世界都是鸟鸣。天黑了,/鸟鸣变成漫天的繁星。”这是一首意境丰赡、禅意弥漫的小诗,尤其是从“鸟鸣”到“繁星”的转化,从声到形,从地下到天上,化合无间、意味隽永,堪称妙笔!这是一种超越成人与儿童的诗性表达。又如《西红柿》:“早晨的厨房/有一束柠檬色阳光/在黑色大理石窗台上/七个红彤彤的西红柿/透亮如一排灯笼/照亮旁边的黄瓜、胡萝卜和鸡蛋/还有我们有滋有味的生活”。厨房里灶台上的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和鸡蛋,本是再日常不过的场景。经过诗心独特的编排和布景,在西红柿如一排灯笼这样匠心独运的比喻的烘托下,一个日常生活的诗性剧场便凸显出来。
儿童性是童诗的灵魂
学者朱自强说:“儿童诗是儿童心灵的镜像,它的魅力在于用儿童的眼睛重新发现世界。”这里强调的是儿童诗与儿童心灵世界的关系,也强调儿童心灵对发现世界的价值。已有不少学者指出,对儿童性及其价值的强调,其实是现代性思想的一部分,五四时期不仅重新发现教育、民间、妇女,也重新发现了儿童。强调儿童文学以培养想象力为基础的儿童性特征,其实代表着一种现代的教育和审美理念,是五四新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一直延续至今。儿童性是儿童诗的灵魂,但什么是儿童诗的儿童性,却是一个仍待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问题。本届参评作品,在童诗的儿童性方面也有多方面的探索。
![]()
△《声音里住着小野兽》,龙向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2月
龙向梅《声音里住着小野兽》探索了一种以声音为表意方式的童诗表达,诗人在滴答滴答、咔嚓咔嚓、呼噜呼噜、窸窸窣窣、咕噜咕噜等日常声音中挖掘诗意。譬如“一颗露珠坐在麦芒上/多么孤单的早晨啊/它怀抱着细微的阳光/从叶尖滚落下来/咕噜咕噜//是的,我确信我听到了这样的声响/像车轮碾过草地/像星星坠入悬崖/都一样有着细细的尖叫/和惊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是一种很具童话性,很容易引发儿童兴趣的声音,龙向梅不仅将这种声响化为场景,也使其与儿童更微妙、内在的心灵空间相联系,从而超越了一般的童话和故事意义上的趣味性,而具有更强的启思品质。
![]()
△《在白亮的星星之间:姜二嫚的世界》,姜二嫚著,广州出版社,2024年4月
本届参评作品中,少年诗人姜二嫚《在白亮的星星之间:姜二嫚的世界》的儿童性表达也颇具特色。姜二嫚出生于2007年,四岁时其诗便开始为人所知。重要的不在这种天才传奇性,而是其诗中原生态的童真童趣。比如,“壁虎在墙上/经常是倒立的/它会不会/因此感到自卑”。(《壁虎》)儿童才会经常去留心墙上的壁虎,也会移情并关心到壁虎的自卑。又如,“鸡下了蛋/会不会/有产后抑郁症”。(《鸡和鹅》)这是一个多思少年的诗歌,童真童趣、天真烂漫,如朝露洁净,又折射着成人所习焉不察的世界角落。
优秀童诗展示了人类独特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也探索着带着青草气息的心灵和诗性空间。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诗歌类别汇聚了诸多优秀作品,童子、高建刚、龙向梅、冯杰、高凯、丹飞、高源、姜二嫚……这些不同年龄层的童诗诗人诗作,共同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童诗星图,在童心和诗心中采撷鸟鸣和星辰。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培浩)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