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守夜人,因为一个承诺,镇守国门一千七百年

分享至

1953 年 12 月,一封信从云南班老地区送到北京中南海,连夜送到毛泽东主席的案头,毛泽东主席看过后,感慨不已,当即找来周恩来总理等领导同志一起看。

信件的内容简短明了,质朴动人;饱含辛酸与委屈。

『给毛主席的信:

有信给毛主席,其他礼品没有,只送给毛主席一把银刀,一对象牙。

请问:班老地区历来是中国的土地,但是现在还有外国官驻着,以前勘测国界时,外国官曾送来东西给我们,我们也没有接受,英国人就打我们,因此恐惧。

现在外国人经常来,假使班老地区归中国,请派解放大军去驻,保护我们。

班老地区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如不要班老地区,也请回信。』



寄出这封信的是中缅边境云南班老地区的佤族人。

1953 年 12 月 17 日,中国撤回因协助地区群众剿匪而驻扎班老地区的部队。

撤军消息传开后,班老地区的佤族群众整日担惊受怕,非常恐慌,以为是毛主席、党中央不要他们了。

佤族头人、王子、群众开会商量,决定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请一二〇团驻南腊部队将信转交。

信中表明,在班老人民心中,班老地区只属于中国,希望毛主席能派解放军驻守班老地区。

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传看信件后,个个都深受触动。

熟悉历史的同志进一步介绍了班老地区的情况,讲出当地人民群众之所以寄出这封信的历史原因,更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和佩服。

当地人民群众这么做,和一个迄今一千七百多年的承诺誓言有关。

因为这个承诺誓言,这一地区的佤族同胞,镇守边关,百世不易。

在此期间,历经无数的朝代更迭,历经无数次被遗忘和抛弃,但这些以山岭为城墙,以自身血肉为城门的英雄,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支。

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在大多数情况都不为人知时,依旧同那些想要侵我国土、害我民族的异域悍敌义无反顾的战斗。

(1)茂隆银厂

班老地区位于我国云南和缅甸的交界处的阿佤山,从汉代时期就由我国政府管理,那里是佤族和傣族民众的主要聚居地,也有少量汉族民众杂居。



清朝顺治七年(1650 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吴三桂的追击下,一路南逃、退守云南,从滇西败退进入阿佤山区。

拥戴永历帝的原农民起义军将领李定国,也率部尾随到与阿佤山中心地带,与班老、班洪相距一日路程的孟定、木邦一带,屯兵数万于边地。

李定国治军严明,劳武结合,自给自足,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为西南边陲带来了内地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当地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得知阿佤山区银矿富集后,出于持久抗清的考虑,李定国决定发挥军队人才聚集的优势,与当地佤族、傣族一起共同开发银矿。

一开始李定国还担心当地人不愿意,等他找到当地头人、土司商量时。

头人、土司对于什么合作条件并不关心,而是再三询问他们是不是汉家人。

李定国疑惑他们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个问题,就放低姿态询问缘由。

头人、土司告诉李定国,他们和汉家的阿祖阿公有承诺誓言,为汉家镇守这里已经很多年,此地的所有物产,非汉家人不能动分毫。

李定国于是回答,告知他们自己是承接大汉国祚的明朝汉家人。

对方欣喜非常,当即表示愿意合作。

李定国与班老头人、傣族土司一起商定:由李军汉家出人力、班老佤族王出地皮、孟定傣族供应粮食。

为表示永不背弃盟约,汉、佤、傣三族代表在班老举行了隆重的剽牛盟誓,共同饮下了滴有牛血的酒,结下了牢不可破的盟约。

盟誓上,李定国还以永历皇帝的名义,封班老部落的头人达香温为班老王、敕赐金印一枚,并以佤族、傣族「大的矿」谐音「茂隆」为银厂命名,「茂隆银厂」由此诞生。

此后,李军部属汉族大批进驻佤山,翻开了内地汉族与阿佤山区各民族共同开发边疆的历史新纪元。



以银厂出产的银子作为重要资本,李定国率部抗清,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并没有取得胜利。

清乾隆八年(1743 年),云南石屏汉人吴尚贤「穷走夷方」,来到班老茂隆银厂时,银厂已经濒临倒闭。

由于吴尚贤出身矿工,精于冶炼、有很强的组织才能,且为人正直,不仅深得矿工的拥护被拥立为矿主,也深得班老酋长大山王蜂筑的信任。

为扩大矿区、重振茂隆银厂昔日之雄风,吴尚贤与班老酋长大山王蜂筑商议共同开发银矿。

老酋长同样也并没有关心个人收益,也如之前一样反复问他是不是汉家人。

吴尚贤取刀破手,滴血明志,告诉老酋长,他是汉家人。

老酋长这才同意和他合作,并也说出了历代酋长、头人传承时,都一定会告知接任者的话:他们和汉家的阿祖阿公有承诺誓言,为汉家镇守这里已经千年,世代不移,此地的所有物产,非汉家人不能动分毫。

按照佤族风俗,吴尚贤和老酋长在班老王府举行了盛大的剽牛仪式,共同喝下盟誓血酒,将刻有盟约的木头一剖为二,双方各执其半,立下了永结同心、共同开矿的盟约。

此后,在班老王鼎力的支持下,通过吴尚贤数年的苦心经营,茂隆银厂日渐兴隆,厂区扩大到周围数百里、矿工达数万人,矿洞也达 200 个之多,每年上缴政府课税的白银数千两。

一时间,来自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和云南各地的矿工云集于此,各路客商络绎不绝。

茂隆银厂也一跃成为乾隆年间云南最大的银矿之一,并与昭通乐马银厂共同缔造了「内则昭通之乐马,外则永昌之茂隆」的滇银盛世。

之前的李定国和吴尚贤,都疑惑过,他们反复提到的汉家阿祖阿公到底是谁?但为了合作,都没有深究。

很多当时的知情人,也都有这样的疑问,但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

直到一百多年后,英国侵略者贪图茂隆银矿的丰富资源,想要将这个地方从中国分裂出去,激起佤族人民的剧烈反抗,大家以曾经对汉家阿祖阿公的承诺誓言汇聚一起,共同御敌于国门之外。

所有人人这才知道这个汉家阿祖阿公是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