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苏梅华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手机还在响个不停。
"再这样下去,咱家真的要没了。"她对陈志远说。
四年前,三对夫妻满怀希望地住进这栋别墅,想着抱团养老,相互照应。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另外两个家庭为什么散伙了?那天深夜发生了什么?苏梅华想起那个晚上,整个人就开始发抖!
![]()
01
2019年春天,苏梅华第一次提出抱团养老的想法。
她刚从中学退休,每天在家里待着,感觉特别无聊。女儿在加拿大,一年回来一次,电话里总是说忙。
"老陈,咱们这样下去不行。"苏梅华对丈夫说。
陈志远放下报纸:"怎么了?"
"孤独终老啊。女儿指望不上,咱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陈志远想了想:"那你想怎么办?"
"找几家人一起住,租个大房子。"
这个想法很快传到了董晓燕那里。董晓燕和马兆国开小饭馆的,刚把店面转让出去,正愁养老的事。
"梅华姐,这个想法不错啊。"董晓燕大嗓门,在电话里喊着。
"我觉得也是。咱们找个第三家,三家人一起。"
第三家很快就有了着落。齐慧敏是苏梅华的老同事,从区政府退休,丈夫孟德才也是机关的。
三家人在茶楼里见了面,聊得很投机。
"房租咱们三家平摊,生活费也是。"齐慧敏拿出小本子记着。
"我负责做饭,这个没问题。"董晓燕拍拍胸脯。
"那我来制定作息时间,大家规律一点生活。"苏梅华说。
孟德才点点头:"听起来不错。"
马兆国喝了口茶:"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陈志远最后表态:"试试看吧。"
房子很快就找到了。郊区的一栋别墅,四室两厅,还有个小院子。
搬进去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兴奋。
董晓燕在厨房里忙活:"今天我做红烧肉,庆祝咱们的新生活。"
齐慧敏在客厅里摆桌子:"德才,你去帮忙端菜。"
苏梅华和陈志远整理自己的房间。
"老陈,我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苏梅华说。
第一个月过得很顺利。
董晓燕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早饭,蒸蛋羹,煮白粥,还要炒个小菜。
齐慧敏负责买菜,每次都记账,精确到分。
苏梅华制定了作息时间表,贴在冰箱上。早上七点吃饭,晚上十点关灯。
三家人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一起在小院子里种菜。
邻居们都羡慕他们。
"你们这种养老方式真好,既热闹又省钱。"
"是啊,一个人老了多孤单,你们三家人多好。"
苏梅华听了很得意。
第二个月,问题开始出现。
董晓燕炒菜的时候油烟很大,抽油烟机声音也响。
"晓燕,能不能小声点?"苏梅华敲敲厨房门。
"姐,我已经很小心了。"董晓燕有点不高兴。
"那个抽油烟机是不是该换了?"
"换抽油烟机的钱算谁的?"
这句话问得苏梅华哑口无言。
齐慧敏开始仔细记录每家的开销。她发现董晓燕做饭用油多,用电也多。
"慧敏姐,你这么记账干什么?"董晓燕看到她的小本子。
"没什么,就是记录一下。"齐慧敏笑笑。
"记录什么?"
"用水用电的情况。"
董晓燕的脸色变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看看大家的使用情况。"
"你觉得我们家用得多了?"
"我没这么说。"
"那你记这些干什么?"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苏梅华赶紧过来打圆场。
"都是一家人,别计较这些。"
齐慧敏收起小本子:"我也没计较什么。"
董晓燕扭头就走:"从明天开始,我自己买菜自己做饭。"
![]()
02
第三个月,董晓燕真的自己买菜了。
她不再给大家做饭,只给自己和马兆国做。
苏梅华和齐慧敏只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这样下去不行啊。"苏梅华对陈志远说。
"那你想怎么办?"
"再想想办法吧。"
齐慧敏找苏梅华商量。
"梅华,咱们重新分摊费用吧。"
"怎么分?"
"按使用量。谁用得多谁出得多。"
苏梅华觉得有道理:"这样也公平。"
"我已经算过了,董家确实用得最多。"
"那你跟她说吧。"
齐慧敏去找董晓燕,两人在厨房里谈了很久。
苏梅华在客厅里听到她们的声音,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谈话结束后,董晓燕的脸色很难看。
"怎么样?"苏梅华问。
"她同意了。"齐慧敏说。
董晓燕没说话,直接上楼了。
从那天开始,三家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董晓燕话少了,见到齐慧敏也不怎么打招呼。
齐慧敏还是每天记账,但不再给董晓燕看。
苏梅华夹在中间,两边都不好得罪。
2022年初,疫情来了。
齐慧敏的儿子孟天赐丢了工作,搬到别墅里住。
这个29岁的小伙子每天在家打游戏,从下午玩到深夜。
"天赐,你声音小点。"苏梅华敲敲他的房门。
"苏阿姨,不好意思,我调小点。"
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大了。
马兆国看不惯:"这小子一天到晚不干正事。"
"人家孩子失业了,你体谅一下。"董晓燕说。
"体谅什么?都快30的人了,还啃老。"
"你儿子不也回来了?"
确实,董晓燕的儿子马俊也带着怀孕的妻子搬回来了。
"俊儿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搬走。"
"人家天赐也是暂时的。"
两人越说越不对劲。
苏梅华感觉别墅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六个人的房子现在住了八个人,还要再多一个孩子。
她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孟天赐每天晚上玩游戏,键盘声啪啪响个不停。
马俊的妻子怀孕反应厉害,经常半夜呕吐。
苏梅华觉得自己的房子被占领了。
"老陈,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搬出去?"
"再等等看吧。"
"等什么?"
"等他们搬走。"
"什么时候搬走?"
"不知道。"
苏梅华开始在自己房间装锁。
齐慧敏看到了:"梅华,你装锁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保护点隐私。"
"咱们还有什么隐私不隐私的?"
"总归有些私人物品。"
齐慧敏觉得苏梅华这是不信任她们。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会翻你的东西?"
"我没这么想。"
"那你装锁干什么?"
"我就是想装。"
齐慧敏很生气,回去跟孟德才抱怨。
"梅华现在变了,开始防着我们了。"
"人家也有自己的考虑。"
"什么考虑?她是觉得我们会偷她的东西吗?"
孟德才不说话了。
董晓燕听说苏梅华装锁的事,也有意见。
"装什么锁?搞得好像我们是贼一样。"
马兆国劝她:"人家愿意装就装呗。"
"这是什么意思?不信任我们呗。"
"你想那么多干什么?"
"我就是觉得不舒服。"
三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
齐慧敏开始和董晓燕走得很近。
两人经常在厨房里聊天,一聊就是半个小时。
苏梅华走过去,她们就停止谈话。
"你们聊什么呢?"苏梅华问。
"没聊什么。"齐慧敏说。
"就是聊聊家常。"董晓燕说。
苏梅华觉得她们在瞒着自己什么。
孟德才开始主动帮董晓燕买菜。
"晓燕,今天要买什么?我顺路带回来。"
"德才哥,那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反正顺路。"
马兆国看到了:"你老婆买菜还要别人帮忙?"
"德才哥好心帮忙,你说什么呢?"董晓燕不高兴。
"我就是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
"没什么。"
马兆国开始留意妻子的举动。
03
他发现董晓燕的手机经常响,而且她总是避开自己接电话。
"谁的电话?"马兆国问。
"朋友的。"
"什么朋友?"
"你认识干什么?"
"我就是问问。"
"没什么好问的。"
董晓燕说完就上楼了。
马兆国想看她的手机,但董晓燕每天都把手机带在身边。
孟德才还给董晓燕买小礼物。
"晓燕,这个护手霜不错,你试试。"
"德才哥,你怎么又买东西?"
"没花多少钱,就是看到了顺手买的。"
齐慧敏看到了,没说什么,但脸色不太好看。
苏梅华也觉得不对劲。
她发现齐慧敏和董晓燕经常一起出门,说是去逛街。
"你们去哪儿逛街?"
"就是附近的商场。"
"买什么?"
"随便看看。"
她们每次出去都要两三个小时。
回来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各种袋子。
"买了这么多东西?"苏梅华问。
"也没多少。"齐慧敏说。
"都是一些日用品。"董晓燕说。
苏梅华总觉得她们在瞒着什么。
有一次,她看到齐慧敏在董晓燕房间里,两人关着门在说什么。
苏梅华敲门:"你们在干什么?"
"没干什么,聊天呢。"
"聊什么?"
门开了,齐慧敏走出来:"就是聊聊女人的话题。"
董晓燕也出来了:"是啊,聊聊化妆品什么的。"
苏梅华觉得她们的表情很不自然。
马兆国的怀疑越来越重。
他偷偷查看了董晓燕的手机聊天记录。
发现她和齐慧敏的聊天很频繁,而且有很多他看不懂的内容。
"什么货到了"、"那批怎么样"、"价格能接受吗"。
马兆国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
他又发现董晓燕的银行卡有很多小额转账记录。
几百块,一千块,每天都有。
"晓燕,你最近怎么总是转账?"
"转什么账?"
"银行卡上的记录。"
"你看我银行卡干什么?"
"我就是无意中看到的。"
"那你就别看。"
董晓燕把银行卡收了起来。
别墅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
三家人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但每个人都心事重重。
苏梅华开始失眠。
她躺在床上,听着楼上楼下的各种声音。
孟天赐的游戏声,马俊夫妻的说话声,还有其他一些奇怪的声音。
有时候是脚步声,有时候是开关门的声音。
"老陈,你听到了吗?"
"听到什么?"
"楼下有声音。"
陈志远侧耳听了听:"没有啊。"
"明明有声音。"
"你是不是想多了?"
苏梅华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2023年春天,董晓燕的儿媳妇流产了。
那天晚上,救护车来了,把人送到医院。
回来以后,马俊夫妻就搬走了。
"怎么突然流产了?"苏梅华问董晓燕。
"医生说是意外。"董晓燕的眼睛红红的。
"什么意外?"
"摔了一跤。"
"在哪儿摔的?"
"在楼梯上。"
苏梅华觉得这个解释有些奇怪,但也没再问。
马俊搬走后,别墅里安静了一些。
04
但齐慧敏和董晓燕的关系却更密切了。
她们几乎每天都要单独聊天,而且总是避开其他人。
苏梅华偷偷观察她们。
发现她们经常看手机,还在小纸条上记些什么。
"你们在记什么?"
"没记什么。"
"我看你们总在写字。"
"就是记录一些生活开支。"
"什么开支?"
"买菜啊,日用品啊。"
苏梅华觉得不对劲,但也不好直接问。
某天深夜,苏梅华被楼下的争吵声惊醒,下楼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