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美元现金悬赏,逼导航员“要么开枪要么勒死”前排飞行员,把挂着“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硬生生开到北约基地,这剧情比谍战剧还敢编,却是俄罗斯刚实锤的真事。
11月11日,俄联邦安全局一锤定音,乌克兰和英国合谋的劫机计划,黄了。
![]()
被收买的俄飞行员根本没接招,直接把消息捅给了俄安全局,让这场精心算计的“偷机大戏”彻底穿帮。
巧的是,俄国防部刚宣布拿下库皮扬斯克东部,乌军在前线正节节败退。
毫无疑问,这是乌克兰被打急了,伙同欧洲“伙伴”下的一步险棋。
但乌克兰和英国为啥非要盯着米格-31不放呢?答案就藏在它翅膀下的“匕首”导弹里。
这款被普京亲自盖章的“杀手锏”,射程能飙到2000公里,速度更是突破10马赫,常规弹头、核弹头都能挂,早前被俄军吹成“反导系统的噩梦”。
就算乌克兰靠爱国者系统打下过几十枚,但它照样是俄军远程打击的“王牌”。
![]()
今年8月,一枚“匕首”精准扎进乌空军基地,把西方刚送的F-16炸得只剩零件。
对乌英来说,抢一架完整的米格-31,等于攥住了破解“匕首”的万能钥匙。
拆制导系统、扒燃料配方,甚至找出反制它的技术漏洞,全靠这架飞机。
像这种“抢武器偷技术”的套路,早就是老剧本了。
1965年以色列摩萨德就玩过,策反伊拉克飞行员后,成功把一架米格-21骗到了以色列。
就靠吃透这架飞机的性能,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里,直接把中东空战的天平掀翻了,稳稳攥住制空权。
![]()
乌英显然想照抄作业,可惜他们没搞懂,今年不同往日。
当年以色列能成,是因为伊拉克军队内部乱成一锅粥,飞行员本就有叛逃的心思。
可如今的俄军飞行员,根本不吃这套,300万美金加上外国国籍的诱惑不起作用。
俄安全局爆料,这个计划从2024年秋天就开始了。
乌英敢玩这么大,说白了就是被战场形势逼的没办法了。
11月10日那天,库皮扬斯克方向打得昏天黑地,俄军一天发起11次冲锋,俄军方说乌军突围时丢了60条人命、16件重武器。
就算乌军嘴硬说没被包围,也承认这地方“打得胶着”。
![]()
英国10月刚给乌送了5000枚导弹,可在“匕首”的快准狠面前,这些常规武器跟刮痧没啥区别。
常规战场冲不动,西方援助又卡了壳,走投无路之下,才想起打“劫持”这种歪主意。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英国不仅要劫持俄军机,还在策划别的大行动。
就在劫机案曝光当天,俄媒直接晒出证据,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正在波罗的海东部搞演练,目标直指俄罗斯的近海石油钻井平台。
一边在天上策划偷飞机,一边在海上琢磨抢钻井平台,西方对俄罗斯的试探,已经玩起了“海陆双开花”。
![]()
而这种操作比正面开打还危险,一旦没控制住,很可能把北约直接拽进战火里。
俄罗斯现在已经开始反击了。
俄安全局直接把监控视频甩在全世界面前,把英国通过某网站幕后操盘的证据扒得干干净净,让西方想抵赖都没机会。
俄空天军也把“匕首”导弹架了起来,既秀了武器肌肉,又明着警告北约别插手。
这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闹剧结束了,但这出闹剧背后的信号,一点都不简单,说明俄乌冲突早就进入“技术掰手腕”的新阶段了。
常规武器的比拼慢慢靠边站,核心技术的争夺才是重头戏。
![]()
说到底,300万美元买不来忠诚,更买不走核心技术。
乌英的失败说明实力差距摆在这儿,靠这种投机取巧的“歪招”纯属白费功夫。
俄罗斯这次多亏飞行员忠诚躲过一劫,但以后这种“暗箭”只会更多。
所以可以预见,接下来,俄军肯定会把核心装备人员的管控攥得更紧,而西方的试探大概率不会停。这场没硝烟的技术暗战,才刚开个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