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1]正式发布。该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牵头,凝聚全国22个省份的50余位消化领域中西医专家的智慧,旨在强化中西医协同诊疗,破解临床难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
强化中西医协同,新版共识发布
时隔8年,该共识再次更新,系统梳理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发病机制,涵盖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性、脑—肠互动及心理因素等方面,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诊治路径。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基于最新研究成果,新版共识推荐了枳实总黄酮片、香砂六君子汤等代表药物,并结合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形成个体化、长周期的综合管理方案。相比多数西药作用靶点单一、停药易复发且可能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中药在多症状控制和长期疗效方面展现出互补优势。
![]()
1.2类创新中药获A级证据、强推荐
值得关注的是,新版《共识》在“肝胃不和证”治疗部分,将1.2类创新中药——奥兰替®枳实总黄酮片列为“强推荐用药,证据等级A”,是该证型唯一获此级别推荐的药物。枳实总黄酮片基于中医理论研发,采用现代色谱技术从枳实提取有效成分“枳实总黄酮苷”,实现物质基础明确、质量可控,并通过中西医双重评价体系于2023年获批上市。
共识中支持枳实总黄酮片推荐的关键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服药4周时,枳实总黄酮片组在改善“餐后饱腹感、早饱、上腹烧灼感、上腹疼痛”核心症状方面与多潘立酮疗效相当;而在停药4周后,枳实总黄酮片在症状完全消失率及复发控制方面表现出更优的长期效果。枳实总黄酮片的双重作用机制——改善胃肠动力、降低内脏高敏感性,也契合FD多因素致病的病理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更理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选择。
![]()
![]()
总结
《共识》从疾病定义、病因机制、诊断评估到治疗路径,全面优化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疗规范。随着共识的落地与推广,以枳实总黄酮片为代表的创新中药有望在临床中惠及更多患者,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5, 33(11): 1004-10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