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好,「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投稿或寻求报道:zhanghy@csdn.net)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一分钟速览新闻点!
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是断章取义,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回应质疑
消息称华为将发布 AI 领域突破性技术,有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难题
王兴兴:下一个十年,是机器人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
京东回应“京东点评”功能上线:处于测试阶段 针对部分城市用户随机开展
美媒:特斯拉要求供应商避免用中国制零件生产美国汽车
Meta 高管回应 AI 投资泡沫质疑:投入虽大但未失控
苹果 2026 iPad 路线图曝光:三款新品齐发,mini 迎来史诗级升级
马斯克 X 平台推全新加密聊天系统 Chat
苹果据悉加紧制定接班人计划:库克最早明年退休
Meta 明年起将员工评分与 AI 结果挂钩
马斯克惊人预测:20 年内人类意识有望上传至机器人实现“永生”
苹果计划将 iPhone 发布调整为固定的秋季与春季两次的模式
Google 表示将允许侧载 Android 应用
字节 Seed 团队推出 Lumine 智能体:自主游玩《原神》等 3D 开放世界游戏
微软承认 Win10 首个扩展安全更新存在安装报错故障
谷歌 Gemini 3.0 年底前发布:消息称其表现惊艳,有望重塑 AI 竞赛格局
阿里千问 APP 公测,与 ChatGPT 展开全面竞争
国内要闻
小米汽车好看比安全重要是断章取义,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回应质疑
11 月 16 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连发多条微博,回应相关质疑,再次就小米汽车安全理念进行说明。他表示,在去年 4 月的一次采访中,自己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并不矛盾。
在原采访视频中,雷军曾表示“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随后被指为“小米汽车重颜值轻安全”,质疑其忽视安全标准。在 11 月 16 日的微博网友评论下面,雷军称,“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他表示,小米汽车采用最严苛安全标准设计,车身为钢铝混合,高强钢和铝占比超 90%,整车扭转刚度达 51000Nm/deg,电池也采用最严苛安全标准。雷军强调小米汽车安全高于一切,有被动、主动、电池、隐私四重安全保障。针对网友相关评论,雷军回应称安全是基础、前提,安全高于一切。
![]()
消息称华为将发布 AI 领域突破性技术,有望解决算力资源利用效率难题
有媒体报道,华为将于 11 月 21 日发布一项 AI 领域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有望解决当前算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行业难题。据了解,华为此次发布的突破性技术能够显著提升 GPU(图形处理器)和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算力资源的利用率。
目前,行业内算力资源的平均利用率仅为 30% 至 40%,而华为的新技术可将这一比例提升至 70%,极大地释放算力硬件的潜能。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软件创新实现对英伟达、昇腾及其他第三方算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能够屏蔽不同算力硬件之间的差异,为 AI 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支撑。(中国基金报)
王兴兴:下一个十年,是机器人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
在 2025 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过去十年是「萌芽与探索」,下一个十年是「生长与绽放」,是机器人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下一个十年,AI 技术将赋予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宇树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已能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未来十年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敏锐、更能干。
京东回应“京东点评”功能上线:处于测试阶段 针对部分城市用户随机开展
日前,有消息称,京东在秒送里上线了“京东点评”功能。对此消息,京东客服回应称“是上线了,京东点评功能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针对于部分城市部分用户随机开展的,具体功能包括酒店、景点的点评等。”谈及京东点评目前是否开启商业化,京东客服表示“暂时没有商业化,还是测试阶段。”
国际要闻
美媒:特斯拉要求供应商避免用中国制零件生产美国汽车
外媒称,特斯拉要求其供应商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上不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知情人士表示,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决定停止使用中国供应商为美国生产的特斯拉汽车提供零件。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已使用其他地区生产的零件替换部分中国制造的零件。消息指,特斯拉的目标是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所有其他零件都替换为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零件。(《华尔街日报》)
Meta 高管回应 AI 投资泡沫质疑:投入虽大但未失控
近期 AI 基础设施投资呈井喷式增长,引发外界对科技巨头扩张是否陷入泡沫的担忧。Meta 首席营销官兼分析副总裁亚历克斯・舒尔茨表示,Meta 高管不会认为公司在 AI 上过度投入,今年 Meta 在 AI 基础设施方面支出高达 720 亿美元,明年还将攀升。
他指出,以行业总市值或营收占比衡量,当前 AI 热潮与历史上的泡沫相比「尚不算离谱」,且 Meta 的 AI 投入已转化为数十亿美元收入。他强调 Meta 更智能的内容推荐系统升级势在必行,新推出的「Vibes」信息流可能是公司未来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针对视频生成模型能耗大的问题,舒尔茨称「Vibes」规模小,该功能是实验之一,AI 浪潮也推动了相关讨论,人类有能力创造更多富足。
苹果 2026 iPad 路线图曝光:三款新品齐发,mini 迎来史诗级升级
苹果推出搭载 M5 芯片的 iPad Pro 后,2026 年后续产品规划逐渐清晰,将全面更新三条核心产品线。2026 年上半年,iPad Air 预计搭载 M4 芯片,可能集成自研网络芯片和调制解调器。入门款 iPad 预计搭载 A18 芯片,带来 Apple 智能功能,也有望配备自研网络芯片与调制解调器。2026 年下半年,iPad mini 预计搭载 A19 Pro 芯片,采用 OLED 屏幕,且有更好的防水设计。
马斯克 X 平台推全新加密聊天系统 Chat
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 X 推出全新聊天系统 Chat,替代原有的私信功能,已在 iOS 设备及网页端上线,安卓版正在开发。未来还将支持语音消息。该系统引入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等实用功能,但存在安全隐患,群组聊天和媒体文件虽已加密,但元数据未加密,且无防范「中间人攻击」能力,第三方可能访问加密通信内容。相关团队正开发身份验证功能提升安全水平。
苹果据悉加紧制定接班人计划:库克最早明年退休
据了解,苹果公司正在加紧制定接班人计划,为蒂姆-库克(Tim Cook)最快明年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做准备。几位熟悉相关讨论的人士透露,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纳斯(John Ternus)被广泛认为是库克最有可能的继任者。(新浪财经)
Meta 明年起将员工评分与 AI 结果挂钩
据外媒引述内部文件,Meta 计划从 2026 年开始将 AI 驱动的影响力作为员工评估的核心因素。公司人事主管 Janelle Gale 对员工表示,绩效将取决于员工利用 AI 提升产出或有效创造大幅提高生产力的工具程度。虽然 AI 采用指标不会纳入 2025 年的评估周期,但鼓励员工在自我评估中突出任何与 AI 相关的成就。
马斯克惊人预测:20 年内人类意识有望上传至机器人实现“永生”
科技媒体 Benzinga 报道称,在上周举办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惊人预测:不到 20 年内,人类或可通过其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技术,创建自己心智的“近似快照”,并将其上传至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中,从而实现某种形式的数字永生。
这一设想的技术核心,在于结合马斯克旗下两家公司的前沿科技。首先,利用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技术来捕捉并创建一个近似于人类心智的数字快照,这包含了记忆、思想乃至个性特征。然后,将这个数字化的“心智快照”上传到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中。Optimus 是一款双足机器人,设计目标是在真实世界中导航、与人类互动并执行复杂任务,这使其成为承载数字意识的理想物理平台。
不过,马斯克也强调,这种方式实现的“永生”并非完美的复制。他解释说,由于心智快照本身无法做到 100% 精确,加上意识被置于一个全新的机器人身体中,所以上传后的“你”会与原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他巧妙地以“五年后的你和现在的你也不完全相同”来类比这种变化,暗示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不完美性为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增添了更多哲学思考。
苹果计划将 iPhone 发布调整为固定的秋季与春季两次的模式
苹果公司预计将在 2026 年对 iPhone 发布时机进行重大调整,转向每年春秋两次发布新机型的策略,以实现全年收益的均衡,并继续牢牢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iPhone 的产品线都围绕着每年秋季推出四款新机展开,虽然苹果也会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段发布个别变种机型。最近有消息称,苹果正计划将这一安排进一步正式化,覆盖更广泛的产品线。根据彭博社 Mark Gurman 在《Power On》通讯中的报道,苹果计划在 2026 年秋季发布三款高端 iPhone,包括 iPhone 18 Pro、Pro Max 以及传闻中的折叠屏 iPhone Fold。而普通版 iPhone 18 则会推迟到次年春季上市,届时还将同步推出 iPhone 18e 系列,苹果也有可能借机更新 iPhone Air 产品线。
这样一来,苹果将正式确立高端iPhone机型依然在九月如期登场,而字母后缀系列机型则延后约六个月发布的节奏。预计未来每年将有五至六款 iPhone 新机分批上市。Gurman 还表示,这一模式有望持续多年。
程序员专区
Google 表示将允许侧载 Android 应用
Google Android 官方博客再次发表文章强调了验证应用开发者身份的重要性,但同时表示它听取了社区的反馈将会继续允许资深用户侧载应用,更多信息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公布。Google 举了东南亚电诈为例解释为什么要验证开发者身份去加强安全。Google 称,对于一部分开发者和能承担更高风险的资深用户,它正在构建一个复杂流程允许有丰富经验的用户自行承担安装未经验证开发者身份的软件的风险,这个流程将包含清晰的警告,确保用户充分了解相关风险,但最终选择权仍然掌握在用户手中。
字节 Seed 团队推出 Lumine 智能体:自主游玩《原神》等 3D 开放世界游戏
近日,字节 Seed 团队推出 Lumine —— 一个在《原神》世界中训练的通用 AI 智能体。官方介绍称,它能够实时感知、思考并行动,自主完成复杂 3D 开放世界中长达数小时的任务。Lumine 采用类人交互范式,将感知、思考与行动端到端统一整合,基于视觉-语言模型驱动。它以 5Hz 处理原始图像,并以 30Hz 生成精确的键鼠操作,仅在必要时进行思考。
微软承认 Win10 首个扩展安全更新存在安装报错故障
微软承认 Windows 10 系统首个扩展安全更新(ESU)KB5068781 存在安装问题,部分用户遇 0x800f0922 错误。该更新修复 63 项安全漏洞、解决一个误报问题,但部分企业 IT 管理员和用户反馈安装失败,重启后系统提示应用更新失败并回滚,即便设备有有效 ESU 许可证问题仍存在。
微软确认问题集中在通过 Microsoft 365 管理中心进行「Windows 订阅激活」的 Windows 10 设备上,相关团队已介入调查,未公布修复时间表和临时解决方案。此外,部分系统管理员还报告符合条件的设备未在更新列表显示需安装该补丁。
谷歌 Gemini 3.0 年底前发布:消息称其表现惊艳,有望重塑 AI 竞赛格局
谷歌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 Gemini 3.0 即将于年底前推出,引发 AI 爱好者和整个 AI 产业的高度期待。业界预期它将在代码生成与多模态内容创作方面显著提升,还可能集成升级版图像生成工具。
自 ChatGPT 出现后,外界曾认为谷歌反应迟缓,如今它已苏醒,发挥「全栈」优势置身行业联盟网络之外。OpenAI 的 ChatGPT 5 反响平平,若 Gemini 3 成为现象级产品,谷歌有望夺回行业头把交椅,这将对 OpenAI 构成挑战。
阿里千问 APP 公测,与 ChatGPT 展开全面竞争
11 月 17 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 AI to C 市场。当天,千问 APP 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 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 ChatGPT 展开全面竞争。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 时代的未来之战”。目前,千问 APP 公测版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同步提供网页和 PC 版。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 APP 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借助 Qwen 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 ChatGPT 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发布的千问 APP 是一个初级版本,将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一个“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能办事”将是千问 APP 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千问 APP 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 AI 生活入口。据悉,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今日热点视频
【活动分享】2025 年是 C++ 正式发布以来的 40 周年,也是全球 C++ 及系统软件技术大会举办 20 周年。这一次,C++ 之父 Bjarne Stroustrup 将再次亲临「2025 全球 C++及系统软件技术大会」现场,与全球顶尖的系统软件工程师、编译器专家、AI 基础设施研究者同台对话。
本次大会共设立现代 C++ 最佳实践、架构与设计演化、软件质量建设、安全与可靠、研发效能、大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AI 算力与优化、异构计算、高性能与低时延、并发与并行、系统级软件、嵌入式系统十二大主题,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知识体系,确保每一位参会者——无论是语言爱好者、系统架构师、性能优化工程师,还是技术管理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坐标,收获深刻的洞见与启发。详情参考官网:https://cpp-summit.or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