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2019年的夏天很热。
陈国强坐在客厅里,手里拿着两份录取通知书。都是北京大学的。
![]()
一份是儿子陈浩宇的,金融学专业。一份是女儿陈雨桐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老陈,这下好了,咱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还都是北大的。"胡秀兰从厨房走出来,脸上笑开了花。
陈国强没说话。他在算账。
儿子女儿的学费加生活费,一年下来得二十多万。他手里的钱不够。
工程款被拖欠了大半年,银行贷款也快到期了。陈国强做了十几年包工头,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资金缺口。
"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北京?"陈雨桐从房间里跑出来,兴奋得脸都红了。
陈浩宇也跟着出来:"爸,我看了看宿舍的照片,挺不错的。"
陈国强看着面前的龙凤胎,心里犯难。
当天晚上,他叫来了胡秀兰。
"咱家的钱,只够供一个孩子上大学。"陈国强直接说了。
胡秀兰愣住了:"那怎么办?"
"供浩宇。"
"为什么?"
"男孩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孩早晚要嫁人。"陈国强说得很肯定,"雨桐可以复读一年,明年再考。到时候资金宽裕了,再供她。"
胡秀兰想反驳,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这个家里,陈国强说了算。
第二天,陈国强把两个孩子叫到客厅。
"爸爸今年资金紧张,只能供一个人上大学。"他看着陈浩宇,"浩宇,你去北京。雨桐,你再等一年。"
陈雨桐的脸瞬间白了。
"凭什么?"她站起来,"我们的分数一样高,凭什么只能他去?"
"因为你是女孩。"陈国强也站起来,"女孩读再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
"我不嫁人了!"陈雨桐大声说,"我就要读书!"
"你翅膀硬了是吧?"陈国强火了,"这个家我说了算!"
陈雨桐看着父亲,眼泪掉下来了。
"陈国强,我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了。"她擦干眼泪,"我记住了。"
![]()
说完,她回房间收拾行李。
第三天,陈雨桐就走了。她说要去深圳找工作。
胡秀兰偷偷给了她五千块钱,陈雨桐没要。
"妈,我自己能行。"她抱了抱胡秀兰,"我会回来的。"
陈浩宇在一边看着,没说话。
九月份,陈浩宇去了北京。陈国强亲自送他到火车站。
"好好读书,别给家里丢脸。"陈国强拍拍儿子的肩膀。
"我知道。"陈浩宇点点头。
火车开动了。陈国强站在月台上,心里松了一口气。
儿子去了北大,这在村里是头一份。他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陈浩宇到北京后,住进了学校宿舍。
室友们都很羡慕他,说他运气好,家里有钱供他上大学。
陈浩宇没说家里的情况。他觉得自己理所应当享受这一切。
每个月,陈国强都会准时给他打生活费。三千块,在2019年的北京不算多,但也够用了。
陈浩宇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
他加入了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对他来说有些吃力,但他觉得无所谓。
"大学嘛,及格就行。"他对室友说,"关键是人脉。"
他开始频繁参加各种聚会。请客吃饭,KTV,酒吧。钱花得很快。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陈浩宇挂了两科。
他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没提挂科的事。
陈国强在电话里问他:"钱够用吗?"
"够用。"陈浩宇说。
"那就好。好好读书,别辜负了家里的期望。"
陈浩宇挂了电话,想起了妹妹陈雨桐。她现在在深圳做什么呢?
与此同时,陈雨桐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做质检员。
工作很累,每天要站十几个小时。但她没有抱怨。
下班后,她去附近的网吧学习。她买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书,还报了英语培训班。
宿舍里的工友们都觉得她疯了。
"打工就是打工,学那些有什么用?"
陈雨桐不理她们。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不是工作就是学习。
02
晚上十一点下班,她还要在宿舍里点着台灯看书到凌晨两点。
工友们都睡了,她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敲代码,练英语。
手指磨破了皮,眼睛熬得通红,她也不停。
一年后,她攒够了学费。
她辞了工,考进了深圳的一所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
入学那天,她给胡秀兰打了个电话。
"妈,我上大学了。"
胡秀兰在电话里哭了:"雨桐,你受苦了。"
"不苦。"陈雨桐说,"我很好。"
她没有告诉母亲,为了省钱,她住的是最便宜的宿舍。六个人一间,没有空调。
她也没有告诉母亲,她每天只吃两顿饭。
大学期间,陈雨桐白天上课,晚上在附近的科技公司做兼职。
她什么都干。写代码,做测试,整理文档,倒茶水。
公司的程序员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女孩子。
"这个实习生不错,学东西很快。"
"而且特别能吃苦,从来不抱怨。"
陈雨桐的编程水平突飞猛进。她自学了Java,Python,C++,JavaScript。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别人都睡了,她还在敲代码。
室友们有时候会抱怨:"你能不能别敲键盘了?影响我们休息。"
陈雨桐就去走廊里学习。
她参加各种编程比赛,经常拿奖。奖金虽然不多,但能贴补生活费。
大二的时候,她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小项目了。
公司的技术总监找到她:"小陈,你有兴趣毕业后来我们公司吗?"
"当然有。"陈雨桐说。
"那好,你现在就算是我们的预备员工了。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的。"
陈雨桐点点头。她知道机会来了。
同一时期的陈浩宇,日子过得截然不同。
![]()
大二下学期,他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每天泡在网吧里,课也不上了。
他的生活费越来越不够用。游戏里要买装备,要充值,要请兄弟们吃饭。
"爸,北京消费高,三千块不够用。"他给家里打电话。
陈国强咬咬牙,每月增加到五千。
钱多了,陈浩宇花得更厉害。他学会了去酒吧,学会了约女孩子,学会了各种花钱的方式。
期末考试,他挂了四科。
辅导员找他谈话:"陈浩宇,你再这样下去,就要留级了。"
陈浩宇满不在乎:"留级就留级,反正家里有钱。"
他开始找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
"爸,我想买个笔记本电脑,学习用的。"
陈国强又给他打了八千块。
陈浩宇买了电脑,但不是用来学习的。他用来打游戏,看电影,和女朋友视频聊天。
大三的时候,他交了个女朋友。是外语系的,家里条件很好。
女朋友的生活标准很高。要去高档餐厅吃饭,要看电影,要买名牌包包。
陈浩宇为了满足女朋友,花钱如流水。
钱不够用,他就找各种理由向家里要。
"爸,我要考研,需要报补习班。"
"爸,我生病了,要买药。"
"爸,同学过生日,我要随份子。"
陈国强每次都给。家里的资金越来越紧张,他甚至开始借钱。
但他觉得儿子在北大读书不容易,应该多支持。
"浩宇在北京那种地方,不能让人看不起。"他对胡秀兰说。
胡秀兰有时候会问:"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
"北京消费高。"陈国强说,"再说,他是咱家的独苗,不支持他支持谁?"
大三下学期,陈浩宇的女朋友提出分手。
"你除了会花钱,还会什么?"女朋友说,"我要找个有前途的。"
陈浩宇很伤心,但更多的是愤怒。
他觉得女朋友太现实,觉得自己被看不起了。
大四那年,他勉强毕业了。成绩在班里排倒数第三。
他留在北京找工作,但屡屡碰壁。
金融学专业的竞争很激烈,用人单位要么要成绩好的,要么要有实习经验的,要么要有关系的。
陈浩宇什么都没有。
最后,他进了一家小公司做销售。月薪八千块,没有五险一金。
他不敢告诉家里真实情况。
"爸,我在一家投行工作,挺好的。"他在电话里撒谎。
陈国强很高兴:"那就好,北大毕业就是不一样。"
实际上,陈浩宇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北京的房租很贵,他和别人合租了一个地下室。潮湿,阴暗,没有窗户。
八千块的工资,交完房租水电,剩不了多少。
而且销售工作很难做,他经常完不成指标,领导总是批评他。
他开始怀念大学时光,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半年后,他被公司辞退了。
理由是业绩太差。
他又开始找工作,但一家比一家差。
这期间,他依然会向家里借钱。
"爸,我要买房子,差点首付。"
"爸,我女朋友要结婚,需要彩礼。"
"爸,我创业了,需要启动资金。"
每一个理由都是假的,但陈国强相信了。
为了儿子,陈国强甚至去借高利贷。
他觉得儿子在北京打拼不容易,家里应该全力支持。
![]()
03
与此同时,陈雨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三的时候,她正式成为那家科技公司的员工。
起薪一万五,对于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但陈雨桐不满足。她知道技术行业变化很快,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
她开始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每天下班后,她还要学习到深夜。
公司的项目越来越复杂,她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有时候系统出了问题,她要通宵达旦地修复bug。
有时候要和客户开会,她要准备详细的技术方案。
一年后,她被提升为项目经理。
两年后,她成为技术主管。
三年后,她被另一家更大的公司挖走,担任技术总监。
薪水也从一万五涨到了八万。
这期间,她很少和家里联系。
每年春节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但从来不回家。
胡秀兰有时候会问陈国强:"雨桐为什么不回来?"
陈国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知道女儿还在怪他,但他觉得自己当年的决定没错。
"女孩子嘛,总是容易记仇。"他对胡秀兰说,"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时间一年年过去,陈雨桐依然没有回家的意思。
2023年,陈雨桐用自己攒的钱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
全款,120平米,价值800万。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坐在新房子里,想起了五年前离开家的那一天。
她记起父亲说的话:"女孩读再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
她笑了。
现在的她,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不需要嫁人,不需要男人养,不需要父母的资助。
她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城市立足了。
但她也感到孤独。
成功的代价,是与家人的疏远。
她想念母亲,有时候也会想念父亲和哥哥。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五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东西。
2024年春节前,她突然想回家看看。
她给胡秀兰打电话:"妈,我今年回家过年。"
胡秀兰激动坏了:"真的吗?你多久没回来了?"
"三年了。"陈雨桐说,"我想你了。"
"那你什么时候到?"
"除夕那天。"
陈国强在一边听到了,心情很复杂。
这五年来,女儿很少联系家里。他知道女儿还在怪他。
除夕那天下午,陈浩宇先到家了。
他从北京坐火车回来的,看起来有些憔悴。
五年的北京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好。相反,他看起来更加迷茫了。
"爸,妈。"他抱了抱两人。
胡秀兰仔细看着儿子:"你瘦了。"
"工作忙。"陈浩宇敷衍道。
他不想提工作的事。上个月他又被辞退了,现在正在找新工作。
这五年来,他换了七八份工作。每份都干不长。
陈国强拍拍儿子的肩膀:"辛苦了。北京那边工作怎么样?"
"还行。"陈浩宇继续撒谎。
他不敢告诉父亲,自己现在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下午五点,一辆黑色奥迪A6停在了陈家门口。
陈雨桐下了车。
她穿着一件羊绒大衣,戴着黑色墨镜。整个人看起来比五年前成熟了很多。
村里的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
"这是老陈家的闺女?"
"开这么好的车?"
"看起来很有钱啊。"
陈国强和胡秀兰站在门口,有些不敢认。
五年不见,女儿变化太大了。
不只是外表,更是气质。她身上有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自信和从容。
"雨桐?"胡秀兰试探着叫。
陈雨桐摘下墨镜,笑了:"妈。"
胡秀兰扑过去抱住女儿,眼泪立刻掉下来了。
"我的女儿回来了。"
陈雨桐也抱着母亲,但很快就放开了。
她看向陈国强,点了点头:"爸。"
陈国强有些尴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浩宇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妹妹的车,愣住了。
奥迪A6,至少要四十万。妹妹哪来的钱买这么好的车?
"雨桐?"
"哥。"陈雨桐叫了一声。
![]()
兄妹俩的关系这些年也很疏远。陈浩宇心里一直有些愧疚,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进屋后,胡秀兰忙着准备晚饭。
陈雨桐坐在沙发上,环顾四周。
家里还是老样子,但显得更加陈旧了。
墙上的漆开始脱落,家具也有些老化。很明显,这些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
"雨桐,你在深圳做什么工作?"陈国强小心翼翼地问。
"程序员。"陈雨桐简单回答。
"程序员好啊,现在这个行业很吃香。"陈国强说,"工资怎么样?"
陈雨桐没有回答。她的手机响了。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她走到阳台上接电话。
声音不大,但能听出她在用英语对话。语速很快,语调很专业。
陈国强和陈浩宇面面相觑。
"她英语什么时候这么好了?"陈国强小声问。
陈浩宇摇摇头。他也不知道。
五年前的陈雨桐,英语水平还不如他。但现在,她能用英语谈工作,这说明她的工作层次很高。
陈雨桐打完电话回来,继续坐下。
"工作上的事?"胡秀兰问。
"嗯,跟美国那边的合作伙伴商量项目。"陈雨桐说得很平淡。
陈浩宇更震惊了。跟美国的合作伙伴?这是什么级别的工作?
他在北京这几年,接触的都是一些小公司,小项目。从来没有机会和国外的客户打交道。
而妹妹,居然在和美国公司合作。
晚饭时,一家四口坐在餐桌旁。
胡秀兰做了一桌子菜,都是陈雨桐小时候爱吃的。
饭吃到一半,陈雨桐又接了两个电话。都是工作相关的。
她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展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职场气场。
说话条理清晰,决策果断,完全不像陈国强印象中那个需要保护的小女孩。
陈国强越听越心惊。女儿变了,变得他都不认识了。
饭桌上,陈雨桐淡淡地说:"爸,我有些事想跟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