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被小姨子当众刁难,我挽起袖子正要理论,妻子拦住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

周六傍晚六点,天还亮着,城东的“幸福人家”酒楼已经灯火通明。三楼包厢里,周家为老太太刘英举办的七十大寿宴席刚刚开始。

李建军站在包厢门口招呼完最后几个亲戚,转身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他今天特意穿了那件崭新的浅蓝色衬衫,是妻子王秀芹上周给买的,腰部有些紧,但显得人精神。包厢里摆了四张大圆桌,差不多坐了四十号人,基本都是周家的亲戚朋友,喧闹声混着酒楼包间的空调冷气,让人既热闹又有些透不过气。

“建军,过来坐啊,就等你了。”王秀芹在主桌那边招手。她今天也穿了件暗红色的缎面旗袍,头发仔细盘了起来,脸上带着笑,但建军能看出她笑容里的疲惫。为操办这次寿宴,秀芹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月。

建军点点头,朝主桌走去。主桌上坐着今天的寿星——他的岳母刘英,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唐装,花白的头发烫着小卷,脸上带着腼腆又欣慰的笑容。她旁边坐着秀芹的妹妹秀兰和妹夫张志强,再就是秀芹和留给建军的空位。

建军刚落座,服务员就开始上菜了。清蒸鲈鱼、红烧肘子、翡翠虾仁...一道道菜摆上转盘,秀芹作为长女,起身张罗着:“大家路上都渴了吧,先喝点汤暖暖胃。妈,这是您最喜欢的山药排骨汤,我特意提前跟酒楼订的。”

刘英老太太连连点头,眼角的皱纹都笑深了:“好,好,大家都喝。”

气氛一片祥和,大家边吃边聊,不时有人起身向老太太敬酒祝寿。建军也举起酒杯,对着岳母说:“妈,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刚要举杯,坐在她另一侧的秀兰却突然开口:“姐,你说咱妈这生日办得这么热闹,以后每年的生日都得这么办才行。不过话说回来,妈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我们还真不放心。”

秀芹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妈身体还硬朗着呢,再说老房子那边邻居都熟,有什么事情也能照应。”

秀兰却不依不饶:“话是这么说,可咱妈都七十了。我看这样吧,让妈轮流到我们两家住,一家半年,这样有人照应,我们也放心。”

桌上顿时安静了几分,连旁边几桌的亲戚也放低了说话声,似乎都在留意主桌的动静。建军感觉到秀芹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腿,他知道这是妻子让他别出声的信号。

秀芹平静地放下筷子,看着妹妹:“秀兰,这个事情我们回头再商量,今天是妈的好日子,不说这些。”

然而秀兰不但没停下,反而提高了音量:“怎么就不好说了?我看你就是不想负责吧?去年妈生病住院,可是我在医院守了整整一个星期,你呢?就来了两天。”

这话一出,整个包厢彻底安静了。连上菜的服务员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轻轻放下菜就快步离开了。所有亲戚的目光都聚焦在主桌上,刘英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低着头,双手紧紧抓着膝盖上的餐巾。

建军感觉血往头上涌,他清楚地记得去年岳母住院时的情况——秀芹那周正好单位有重要审计走不开,但下班后都第一时间去医院守夜,整个人那周瘦了五斤。他忍不住开口:“秀兰,话不能这么说,你姐她...”

话没说完,秀芹在桌下用力按住了他的手腕,朝他微微摇头。

秀兰见引起了全场的注意,更加来劲了:“要我说,妈的老房子马上就要拆迁了,那笔补偿款怎么分,今天也该说清楚。我是小女儿,平时照顾妈最多,多分一点也是应该的。”

这时,秀兰的丈夫张志强也插话道:“就是,现在房价这么高,我们小宝马上要上学了,学区房还没着落呢。”

建军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他挽起袖子,准备好好跟这对不讲理的夫妻理论理论。这么多亲戚在场,他们竟然公然诋毁秀芹,还打老人财产的主意,这口气他咽不下去。

就在建军要开口的瞬间,秀芹站起身,轻轻拉住他的手臂,声音不大但足够让附近几桌听见:“建军,别掉了你的价,这事交给我处理。”

建军惊讶地转头看妻子,秀芹脸上没有任何怒气,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她轻轻拍了拍建军的手臂,然后转向秀兰和张志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秀兰,志强,今天是我妈的七十大寿,咱们是来给妈祝寿的,不是来讨论家产的。你们要是吃饱了,可以先回去休息。”

秀兰一下子被噎住了,她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姐姐会当众让她下不来台。她张了张嘴,想反驳什么,却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建军做了一个让全场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他转过身,轻轻拥抱了秀芹,在她耳边说:“你说得对,是我冲动了。”

这个简单的拥抱,打破了包厢内剑拔弩张的气氛。有亲戚开始故意大声聊天,试图缓解尴尬;有人转动转盘,招呼大家吃菜;几个长辈则交换着眼神,轻轻摇头。

秀芹的眼圈微微发红,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重新坐下,给母亲碗里夹了块鱼肉:“妈,您尝尝这鱼,挺新鲜的。”

刘英老太太点点头,拿起筷子的手有些发抖,但她努力保持着镇定。寿宴继续进行,但气氛已经大不如前,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主桌那边传来的低气压。

秀兰和张志强铁青着脸,匆匆吃了几口就借口孩子不舒服提前离开了。他们一走,包厢里的气氛才真正轻松起来,大家又开始有说有笑,仿佛刚才的不愉快从未发生。

但建军知道,这件事还没完。在送岳母回家的路上,老太太一直望着车窗外不说话,秀芹也沉默着。建军从后视镜里看到岳母眼角有泪光闪烁,而秀芹则紧紧握着母亲的手。

车停在老小区楼下时,刘英老太太下车前突然说:“秀芹啊,妈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秀芹摇摇头,柔声道:“妈,您说什么呢,我是您女儿,这都是应该的。您好好休息,明天我再来看您。”

老太太点点头,慢慢转身上了楼。

回家的路上,建军终于忍不住问:“秀兰他们怎么会突然这样?”

秀芹长长叹了口气:“估计是听说老房子那边要拆迁,着急了。其实妈早就跟我说过,那房子她留着养老,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那今天这事就这么算了?”建军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秀芹望着车窗外闪烁的霓虹灯,轻声道:“等等看吧,秀兰那个脾气,明天准会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给我打电话。”

建军伸手握住妻子的手,发现她的手冰凉。他知道,秀芹表面上平静,心里其实比谁都难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今天,他们刚刚掀开了这本经书最不愿意看到的一页。

第二章:拆迁的消息

寿宴过后第三天傍晚,建军刚下班进门,就闻到厨房里飘出红烧肉的香味。他放下公文包,走到厨房门口,看见秀芹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今天怎么做红烧肉了?不是说要少吃油腻的吗?”建军笑着问,顺手从碗里捏了块瘦肉放进嘴里。

秀芹没回头,继续翻炒着锅里的菜:“妈刚才来电话,说拆迁办的人今天去他们小区做了入户调查,测量了房子面积。估计拆迁的事是真的了。”

建军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这么快?之前不是还说只是传言吗?”

“看来不是空穴来风。”秀芹关掉火,转身靠在灶台上,脸上带着忧虑,“我现在就怕秀兰他们知道了,又该闹出什么幺蛾子。”

正说着,门铃响了。建军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对门邻居老李,手里拿着一袋水果:“建军啊,这是我老家带来的荔枝,给你们尝尝鲜。”

建军连忙道谢接过,老李却并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他压低声音说:“听说你岳母家那边要拆迁了?现在市面上都在传,那边每平米补偿款能到这个数。”他伸手比划了一个数字。

建军心里一惊,但面上还是保持着平静:“还没定呢,都是传言。”

老李意味深长地笑笑:“早点做准备总没错,这种好事多少人盯着呢。”说完就转身回了自己家。

建军关上门,心情复杂。回到厨房,看见秀芹正在摆碗筷,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消息传得真快。”秀芹淡淡地说,手上动作没停,“先吃饭吧。”

晚饭桌上,两人都有些沉默。建军几次想找话题,但看到秀芹心事重重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秀芹在担心什么——秀兰从小就好强,什么都想争最好的,而这次涉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她肯定不会轻易让步。

果不其然,晚饭后秀芹在厨房洗碗时,手机响了。建军从客厅听见她接通电话:“喂?哦,秀兰啊...嗯,听说了...现在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建军悄悄走到厨房门口,看见秀芹把手机放在料理台上,开着免提,手里继续洗着碗。

电话那头秀兰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热情:“姐,我听说拆迁办的人今天去妈那边测量了?补偿标准出来了吗?妈那老房子虽然旧,但面积不小呢,要是真拆了,补偿款应该不少。”

秀芹平静地回答:“具体标准还没出来,妈也是听邻居说的,不一定准。”

“那妈有没有说这笔钱怎么安排?要我说,咱们得提前帮妈规划规划,现在骗子那么多,老人容易上当。”秀兰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试探。

“这事不着急,等正式通知下来再说。”秀芹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建军看到她洗碗的手微微发抖。

秀兰顿了顿,突然换了个话题:“对了,姐,明天你有空吗?咱们一起去妈那儿看看?志强他们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的理财产品,特别适合老人,收益比银行高多了,要不明天带妈去看看?”

秀芹和建军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这明显是打着理财的幌子,想早点把拆迁款弄到手。

“明天我单位有事,走不开。再说妈的钱怎么安排,得尊重她自己的意思。”秀芹婉拒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秀兰的语气明显冷了下来:“行吧,那再说。不过我可得提醒你,去年妈住院可是我照顾的多,这你们是知道的。”

挂断电话后,秀芹关掉水龙头,靠在洗碗池边,长长叹了口气。建军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往心里去,钱这东西,最考验人性了。”

秀芹苦笑:“我不是贪图妈的钱,我是难过秀兰怎么会变成这样。记得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她总是先让给我,说姐姐学习辛苦要补营养。现在为了点钱,连亲情都不顾了。”

这一晚,秀芹翻来覆去没睡好。建军半夜醒来,发现身边空着,起身一看,秀芹正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夜色发呆。

第二天是周六,一大早秀芹就起身了,说要去看母亲。建军要陪她去,她摇摇头:“你先忙你的,我去跟妈聊聊天,中午就回来。”

秀芹到母亲家时,发现楼下停着秀兰家的车。她心里一沉,快步上楼,推开虚掩的房门,看见秀兰和张志强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摊着一堆理财产品宣传单,刘英老太太则局促地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一脸为难。

“姐?你怎么来了?”秀兰见到秀芹,明显有些意外。

“我来看看妈。”秀芹平静地说,走到母亲身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妈,吃早饭了吗?”

刘英老太太点点头,眼神闪烁,不敢直视大女儿。

秀兰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姐,你来得正好。我和志强正在跟妈说理财的事,现在利率这么低,钱存银行就是贬值,妈这笔钱要是下来,得好好规划规划。”

张志强也赶紧附和:“是啊姐,我们公司这款产品年化收益能达到5%,比银行高多了,而且是保本的,特别安全。”

秀芹看着面前印刷精美的宣传单,淡淡地问:“既然是保本理财,怎么收益这么高?风险怎么控制的?”

张志强一时语塞,支吾着说:“这个...有专业团队操作...”

“妈的钱是她自己的,怎么处理应该由她决定。”秀芹转向母亲,柔声问,“妈,您是怎么想的?”

刘英老太太看看两个女儿,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我...我再想想。”

秀兰有些不悦:“妈,这有什么好想的,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就没了。再说,去年您住院...”

“秀兰!”秀芹突然提高了声音,“去年妈住院,你照顾了三天,不是一周。妈出院后在我家休养了一个月,这些需要我一件件数出来吗?”

秀兰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她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姐姐会当众揭她的短。张志强见状,赶紧打圆场:“姐,别激动,咱们都是一家人,好商量。”

“就是一家人,才不能趁着信息不对称占老人便宜。”秀芹站起身,直视着秀兰,“妈的钱是她一辈子的积蓄,怎么处理必须由她自愿。如果你们真为妈好,就等她拿到正式通知再说。”

秀兰也猛地站起来,眼看姐妹俩的冲突一触即发。这时,敲门声响起,建军推门走了进来:“哟,这么热闹?妈,我顺路买了您爱吃的豆沙包,还热着呢。”

建军的出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秀芹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秀兰也气呼呼地抓起包,拉着张志强就往外走:“行,你们厉害,我走就是了!”

门被重重摔上。刘英老太太看着紧闭的房门,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都是我不好,我要是有两套房子就好了,一人一套,她们姐妹也不会闹成这样...”

秀芹红着眼圈搂住母亲的肩膀:“妈,别这么说,这不是房子的问题。”

建军把豆沙包放在桌上,轻声说:“妈,秀芹,先吃点东西吧。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但事实上,建军心里也没底。在送秀芹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沉默着。快到小区时,秀芹突然说:“建军,我有个想法...妈的拆迁款下来后,我们那份不要了,全给秀兰吧。”

建军惊讶地转头看她:“你确定?那可不是小数目。”

秀芹望着车窗外,声音很轻:“钱没了可以再挣,姐妹情分断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建军伸手握住妻子的手,发现她的手依然冰凉。他明白,秀芹不是不在乎钱,她只是更在乎那份从小到大的姐妹情谊。可是问题是,秀兰会领这份情吗?

第三章:母亲的秘密

秀兰一家三口是三天后的晚上来的,没有提前打招呼。建军开门时,看到秀兰和张志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果篮,脸上堆着不太自然的笑容。

“姐、姐夫,我们来看看你们。”秀兰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贝。

秀芹从厨房走出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表情平静:“进来坐吧。”

气氛有些尴尬。秀兰的儿子小宝倒是自来熟,直接跑向客厅电视柜上的游戏机:“舅舅,我能玩这个吗?”

建军点点头,带孩子去了客厅。餐厅里,秀芹给秀兰和张志强倒了茶,三人围着餐桌坐下。

“姐,那天是我不对,说话太冲了。”秀兰先开了口,但语气里听不出多少歉意,“主要是最近压力大,小宝上学的事一直定不下来,学区房价格又涨了。”

秀芹轻轻转动着茶杯:“理解,现在养孩子是不容易。”

张志强接过话头:“所以姐,妈那笔拆迁款下来后,你们要是没那么急需,能不能先借我们付个首付?等过两年我们资金周转开了,一定还。”

秀芹抬头看着妹夫:“这是妈的钱,怎么处置应该尊重她的意愿。”

“妈那边好说,”秀兰急切地前倾身子,“妈最疼小宝了,要是为了小宝上学,她肯定同意。”

秀芹沉默了一会,突然问:“秀兰,你还记得你上初中那年,想买那双白色运动鞋的事吗?”

秀兰愣住了,显然没想到姐姐会提起这么久远的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