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会了!花桥用一面墙绘火出圈,地铁 + 花海成长三角新地标

0
分享至

初冬的江南,寒意渐浓,但在江苏苏州昆山花桥地铁站南侧,却涌动着滚烫的人气。一面绵延数十米的巨幅墙绘前,举着相机的市民排起了长队,时尚女孩的灵动剪影与盛放的花卉相映成趣,飞驰的地铁、翱翔的飞机与现代建筑线条交织碰撞,绚烂色彩在阳光下流转,每一笔都勾勒出城市的活力与温度。墙绘南侧,4 万平方米的向日葵花海正值盛花期,金黄花盘迎风摇曳,与往来穿梭的地铁列车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城市画卷,让这里成为 2025 年深秋最火的网红打卡地,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 3 万人次,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 5 亿次。



这座地处沪苏边界的小镇,为何能凭借一面墙绘、一片花海引爆流量?当镜头越过打卡人群,我们发现,这并非偶然的网红效应,而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城市更新实践,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临沪小镇” 向 “活力新城” 蝶变的生动注脚。从全国首个跨省轨交无缝换乘示范区,到崛起的轨交商贸中心,从闲置地变身生态绿洲,花桥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 “以小见大、以美赋能” 的城市发展传奇。



一、墙绘背后的巧思:灰色空间的艺术重生

“以前这里就是片光秃秃的围墙,路过时都不会多看一眼,现在每次下班经过,看着这色彩斑斓的画,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家住花桥裕花园的上班族李女士,是这面墙绘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自从墙绘完成后,自己特意改变了通勤路线,就为了多欣赏几分钟这份视觉治愈。



这面新晋网红墙绘,并非孤立的艺术创作,而是花桥轨交沿线景观升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 2024 年盛夏,一场覆盖全域的 “灰色空间焕新行动” 就在花桥悄然启动。花桥国际商务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介绍,作为沪苏 “双 11 号线” 唯一换乘站,花桥站年均客流量超 1800 万人次,大量通勤族和游客的往来,让轨交沿线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但此前,站点周边部分围墙、桥墩、闲置地块存在景观单调、设施陈旧等问题,与日益崛起的商务新城形象格格不入。



“城市更新不能只做‘面子工程’,更要兼顾‘里子’需求,既要好看,更要实用、有温度。” 该负责人表示,墙绘的创作过程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理念。设计团队深入调研了花桥的城市特质 —— 作为连接沪苏的交通枢纽,地铁和飞机是最鲜明的时代印记;作为吸引年轻人集聚的活力之城,时尚元素与自然生态是核心诉求。最终确定的创作方案,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合,用流畅的线条串联起城市发展脉络,用明亮的色彩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为了让墙绘更具生命力,创作团队还邀请了当地居民、学生和企业员工参与部分涂色环节。“我家孩子在墙上画了一朵向日葵,现在每次路过都要指给我看,说这是‘自己的作品’。” 市民王女士的话语中满是自豪。这种全民参与的创作模式,让墙绘不仅成为视觉景观,更成为凝聚城市情感的纽带。



如今,在花桥,这样的艺术改造无处不在。花桥站西端,“天空花树” 巨幅彩绘沿桥墩倾泻而下,让行车途中 “一路生花”;光明路站桥墩上,沪、苏、昆、花的城市剪影构成流动的记忆画卷,诉说着长三角交融共生的愿景;徐公桥段,长颈鹿、鲸鱼等动物形象跃然柱上,为钢筋水泥的城市注入野趣生机。从单一的墙绘到全域的艺术景观,花桥用最低成本的改造,实现了城市颜值与气质的双重提升,也为网红打卡地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二、花海与城的共生:闲置地变身生态客厅

如果说墙绘是城市的 “彩妆”,那么地铁站南侧的向日葵花海,就是花桥最动人的 “素颜”。这片 4 万平方米的绿色空间,曾是长期闲置的地块,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存在垃圾堆积、杂草丛生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 “痛点”。



2024 年,花桥在编制《轨交花桥站周边地区更新提升规划研究》时,将这片闲置地的改造纳入重点工程。不同于传统的景观绿化,规划团队提出 “生态优先、功能复合” 的改造理念,通过地形重塑、海绵设施建设、乡土植物种植等方式,让闲置地变身 “会呼吸的生态客厅”。



“我们没有大面积硬化地面,而是保留了自然的地形起伏,设置了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既能收集雨水、涵养水源,又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项目工程师介绍,绿地内种植的向日葵、波斯菊等草花均为籽播培育,无需过度养护,却能形成四季流转的斑斓景观;点缀其间的大乔木选用香樟、朴树等乡土树种,不仅适应性强,还能为市民提供阴凉休憩空间。



经过一年的改造,曾经的 “城市疮疤” 彻底蜕变。每到深秋,4 万平方米的向日葵花海如约绽放,金黄的花盘与远处的地铁列车、商务楼宇相映成趣,构成独特的城市天际线。花海中铺设了蜿蜒的步道,设置了观景平台和休憩座椅,市民可以在花丛中漫步、拍照,感受自然与城市的亲密接触。



“以前想赏花要跑到郊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美的花海,周末约上朋友来打卡,幸福感满满。” 在上海工作、居住在花桥的通勤族陈先生说,花海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丰富了业余生活。数据显示,花海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其中 30% 来自上海,成为沪苏市民共享的生态福利。



这片花海的价值,远不止于观赏。作为花桥 “公园城市” 建设的重要节点,它与周边的中央公园、丝竹滑板公园、梅浦河海绵公园串联成线,构建起 “一轨串珠” 的生态廊道。目前,花桥已在地铁 11 号线沿线打造了 16 座公园绿地,实现了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的宜居愿景。这种 “生态 + 城市” 的共生模式,让花桥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网红打卡地的持续火爆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流量背后的密码:轨交赋能的城市蝶变

墙绘与花海的 “出圈”,看似是偶然的流量爆发,实则是花桥十年积淀的必然结果。这一切的起点,始于 2013 年上海地铁 11 号线的跨省延伸 —— 这条 6 公里的轨道,不仅打通了沪苏通勤的 “最后一公里”,更撬动了花桥从 “临沪小镇” 到 “商务新城” 的华丽转身。



十年间,花桥轨道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3 年,沪苏轨交 “双 11 号线” 在花桥站实现无感换乘,让花桥成为全国首个跨省轨交无缝衔接的示范区。数据显示,十年来,花桥轨交累计发送旅客超 1.67 亿人次,日均客流量从最初的几千人次增长到如今的 5 万余人次,大量上海上班族选择 “工作在上海、生活在花桥”,形成了独特的 “双城生活” 模式。



轨交带来的汹涌人潮,呼唤着商业载体的升级。2024 年金秋,17 万平方米的超级商业体花桥中骏世界城盛大启幕,终结了花桥无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历史。开业首日,该商场就创下 25 万客流、1500 万元销售额的惊人纪录,主入口 1350 平方米的裸眼 3D 巨幕成为新的网红地标。如今,“双 11 号线无缝接驳、出站即达” 的优势,让中骏世界城成为 “环沪消费新选择”,不仅服务本地居民,更吸引大量上海客群反向购物,激活了区域消费活力。



商业的繁荣与交通的便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优质企业落户。目前,花桥已建成超 50 万平方米的高端商务楼宇,昆山第一高楼研祥国际金融中心、建滔双子楼等标志性建筑环中央公园而立,勾勒出极具国际风范的城市天际线。恩斯克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纷纷在此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为了让年轻人 “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花桥还编制了《花桥国际商务区十五分钟创新圈规划研究》,从就业创业、生活服务、文化归属三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23 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成为白领午休、市民休闲的 “城市会客厅”;丝竹滑板公园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成为青年与儿童共享的活力场;完善的教育、医疗、商业配套,让 “十五分钟生活圈” 成为现实。



当轨交枢纽、商业核心、生态空间与人才集聚形成良性循环,花桥的城市魅力持续提升。墙绘与花海的走红,正是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 —— 便捷的交通让打卡更轻松,完善的配套让游客愿停留,优美的环境让体验更舒适,而这些要素的叠加,正是网红打卡地长盛不衰的核心密码。正如一位文旅专家所言:“真正的爆款打卡地,从来不是单一景观的成功,而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



四、流量变现的花桥实践: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

在文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网红打卡地 “昙花一现” 的案例并不少见。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收益,实现从 “网红” 到 “长红” 的跨越,是花桥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花桥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是 “景观 + 消费” 的闭环打造。依托墙绘和花海的流量优势,花桥中骏世界城推出了 “打卡网红景观送消费券” 活动,吸引游客在赏花看画后进入商场消费;周边的餐饮商家推出 “花海主题套餐”,文创店开发了以墙绘元素为原型的纪念品,形成了 “观光 — 体验 — 消费” 的完整链条。数据显示,网红景观走红以来,周边商圈的客流量同比增长 40%,销售额提升 35%,实现了流量与收益的同步增长。

其次是 “在地文化 + 体验升级” 的深度融合。花桥并未满足于单一的观赏型景观,而是不断丰富体验内容。在花海中,定期举办亲子研学、户外瑜伽、摄影大赛等活动;在墙绘周边,设置了 “城市记忆展”,通过老照片、旧物件展示花桥的发展变迁;结合沪苏文化特色,推出了 “双城通勤故事分享会”“长三角非遗体验日” 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打卡的同时,能深度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花桥将网红效应转化为城市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借助墙绘和花海的全网热度,花桥顺势推出 “临沪康养游”“双城亲子游”“青年创业游” 等特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游客。2025 年以来,花桥累计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 亿元。同时,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兴业,2025 年 1-10 月,花桥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23 个,其中来自上海的项目占比达 60%,实现了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 的良性循环。

花桥的成功,还在于坚持 “长效运营” 的理念。为了保持网红景观的吸引力,管理部门建立了定期维护机制 —— 墙绘出现褪色或破损时及时修复,花海根据季节更换作物品种,确保四季有景可赏;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不断优化配套设施,增设停车场、休息区、导览标识等,提升游客体验。这种 “持续投入、动态优化” 的运营模式,让花桥的网红打卡地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五、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样本:以城为媒的交融共生

花桥的蝶变,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具深远意义。作为沪苏边界的 “桥头堡”,花桥的发展历程,正是长三角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的生动缩影。

十年前,上海地铁 11 号线的跨省延伸,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 “破冰之举”;如今,“双 11 号线” 的无感换乘,让 “双城生活” 成为常态。在花桥,每天有近 3 万名上班族往返于沪苏之间,地铁 11 号线不仅是通勤线,更是连接亲情、友情、事业的 “情感线”。墙绘与花海的走红,让这条 “情感线” 增添了更多温度 —— 上海市民周末带着家人来花桥赏花打卡,花桥居民邀请上海朋友体验同城生活,交通的便利与景观的魅力,让长三角的 “邻里关系” 更加亲密。

这种交融不仅体现在生活层面,更深入到产业、文化等各个领域。花桥中骏世界城的火爆,正是沪苏消费市场一体化的体现;恩斯克等企业的落户,彰显了长三角产业协同的强大活力;而墙绘中沪苏城市元素的融合,花海中沪苏市民的同游同乐,则是文化认同的生动表达。

花桥的实践证明,长三角一体化不是简单的 “同城化”,而是在保持各自特色基础上的 “差异化发展、互补性融合”。花桥立足 “临沪” 优势,避开了与上海在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竞争,转而聚焦现代服务业、文旅经济、生态宜居等赛道,打造 “上海后花园”“青年创业城”,既承接了上海的产业外溢和人口红利,又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 “借势发展、错位崛起”。

如今,花桥的规划蓝图更加清晰。根据《轨交花桥站周边地区更新提升规划研究》,未来,花桥将以瓦浦河生态绿廊为轴线,打造时尚生活、数字体验、创业宜居三大片区,形成 “一核一廊三片” 的空间格局。280 亩土地的整体开发、更多生态景观的打造、更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将让这座新城焕发更大活力。

站在花桥地铁站南侧的花海中,望着往来穿梭的地铁列车和络绎不绝的打卡人群,我们仿佛看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美好未来。这里没有行政边界的隔阂,没有发展差距的焦虑,只有互联互通的便利、生态宜居的舒适、协同发展的活力。墙绘与花海的走红,只是一个开始,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中,这座沪苏边界的新城,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城市更新的 “花桥启示”

一面墙绘、一片花海,何以撬动一座城市的蝶变?花桥的答案,藏在 “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里,藏在 “久久为功” 的坚持里,藏在 “开放融合” 的格局里。

在城市发展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花桥没有盲目追求高楼大厦的 “硬实力”,而是深耕城市 “软实力”,用艺术点亮灰色空间,用生态修复闲置土地,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这种 “微更新”“巧提升” 的城市治理模式,不仅成本低、效果好,更能凝聚民心、激发活力,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流量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花桥没有沉迷于短期的网红效应,而是着眼于长期发展,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体验内容、深化产业融合,实现了流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这种 “既要流量,更要留量” 的发展智慧,让城市在网红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花桥没有固守边界、闭门造车,而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局,借势发展、错位竞争,在沪苏之间搭建起一座交融共生的桥梁。这种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的发展格局,正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初冬的花桥,墙绘依旧绚烂,花海依旧盛放,打卡的人群依旧络绎不绝。这座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崛起的新城,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温度的高低;发展的动力,不在于速度的快慢,而在于质量的优劣。未来,当更多城市读懂花桥的发展密码,相信会有更多 “网红打卡地” 变身 “城市新地标”,更多 “边界小镇” 崛起为 “活力新城”,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只就得判!浙江大一学生网上买2只,到手后全部养死怎么办?

1只就得判!浙江大一学生网上买2只,到手后全部养死怎么办?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3 19:02:06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7 06:10:53
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将解释高市早苗言论

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将解释高市早苗言论

界面新闻
2025-11-17 09:59:34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汉史趣闻
2025-11-16 17:22:09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释永信批准逮捕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释永信批准逮捕

界面新闻
2025-11-16 12:04:33
高市早苗这一闹,日本彻底被中国架上了火炕

高市早苗这一闹,日本彻底被中国架上了火炕

云石
2025-11-17 09:00:08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细话篮球
2025-11-16 23:49:58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有网友将当下的工作双休日、年假等怎么来的全给讲清楚了

清晖有墨
2025-11-16 13:17:10
靠一把砍柴刀在森林怎么活?退伍特种兵“打野”30天|面孔

靠一把砍柴刀在森林怎么活?退伍特种兵“打野”30天|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17 09:18:12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辛纳2-0阿卡!卫冕年终冠军+2年1盘未丢 创3大纪录 获3600万巨奖

我爱英超
2025-11-17 05:33:33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里有金子”,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大户年入上百万

新京报
2025-11-17 07:57:25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6 23:37:25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用AI造假,然后申请“仅退款”,商家:让她换角度拍视频她不愿意!律师:已涉嫌诈骗

用AI造假,然后申请“仅退款”,商家:让她换角度拍视频她不愿意!律师:已涉嫌诈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20:35:12
乌军大捷,俄没钱的时候战争就会停止

乌军大捷,俄没钱的时候战争就会停止

难得君
2025-11-16 16:47:26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文字里拾光
2025-11-17 00:27:20
2025-11-17 10:32:49
度看全球 incentive-icons
度看全球
我是一位热爱旅游的博主,热衷于分享各种旅行的经验和故事。我热衷于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
3855文章数 10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只需一眼,你能认出这神秘字吗?278人都失败了!

教育要闻

选科只看兴趣?大错特错!3个“隐藏规则”决定孩子未来专业选择权!

数码要闻

古尔曼:苹果基本已放弃了Mac Pro,M4 Ultra芯片也已被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