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翻一本旧笔记,突然撞见个“龘”字,盯着看半天,手机输入法里摸来摸去找不到,差点怀疑自己连字都不会认了。这时候就想,要是有个不用特意下APP就能查的办法多好——结果后来才发现,微信里就藏着这套路,之前居然一直没注意到。
![]()
上周陪外婆去菜市场,她指着个写着“苤蓝”的摊子问我这俩字念啥,我也懵了。当时直接打开微信和外婆的聊天框,对着招牌拍张照发过去,长按图片选“提取文字”,再点那个生僻字搜一搜,读音和解释立马跳出来。外婆笑着说,这下以后买菜不会瞎问人了。说白了,这功能比翻字典方便十倍,连老人都能很快学会用。
还有次帮同事处理手写报销单,他字写得龙飞凤舞,好多字认不清。我打开微信传输助手,用手写输入法把模糊的字一笔一划写出来,发过去长按搜一搜,居然连笔画绕来绕去的异体字都识别对了。同事拍着大腿说,早知道这招,之前就不用对着单子猜半天了。其实这功能不光能识字,后来我还试过,外婆看药盒说明书字太小,拍张照提取文字就能放大;职场上遇到纸质文件要转电子档,拍照提取后直接复制粘贴,省得打字麻烦;甚至国外餐厅的英文菜单,长按图片选翻译,秒变中文看得明明白白。
生活里的小便利往往藏在最熟悉的工具里。微信这颗“隐藏彩蛋”,让老人辅导孩子时少点尴尬,让上班族省点力气,连遇到生僻字都不用慌。说到底,不是我们缺厉害的工具,而是常把身边的好东西忽略了。要是早发现这功能,之前那些文字小麻烦哪用得着那么狼狈?赶紧试试吧,别让这么实用的功能白白浪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