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在东盟峰会上的讲话中,一改韩国以往“韩中日”的传统表述,首次使用了“韩日中”的顺序。当时韩国总统府官员毫不掩饰承认,称呼顺序的变化确实反映了政府外交立场。两年后的今天,这个称呼再次发生转变,却指向完全不同的外交方向。11月16日,韩国总统室相关人士向韩联社透露,李在明政府已决定将东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统一为“韩中日”。总统室解释,这个调整只是因为“该表述的使用最为普及”,想消除不必要的争议。
然而,在这次看起来较平常的行政调整背后,韩国媒体却品出了不一样的意思。更有韩国媒体直接点破玄机,认为在李在明政府谋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背景下,这个举动可谓是“间接对华示好”。而李在明政府这次调整表述顺序,确实不只是换个说法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对外政策转变的一个信号。此前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国的外交政策明显偏向美国和日本,这种一边倒的外交方式,让老百姓觉得太过“亲日远华”,也使韩国在地区合作中错失很多发展机遇。
![]()
尹锡悦政府不仅在外交表述上偏向日本,在实质政策上也明显向美日靠拢,从而让韩国经济被绑上美国的战车。而李在明政府一改以往态度,试图在保持韩美同盟的同时,改善对华关系。李在明政府回归“韩中日”的传统表述,是对前届政府偏离外交路线的纠偏。就像韩国总统室官员说的,外交得讲究“平衡”,把之前一边倒的外交拉回正轨,才是契合韩国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
此次调整表明韩国想和中国改善关系,毕竟当前地区局势有点复杂,日本高市政府近期在台湾议题上的越界,引发中日关系紧张。而李在明此时通过这种几乎不负任何代价的“间接向中国示好”,多少能让中韩关系部分回暖。需要指出的是,在11月1日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李在明明确指出,中韩两国地理上相邻,经济发展上也深度依存,将积极创造机会促进中韩对话交流与合作,共同确保东北亚和平稳定。
![]()
在APEC峰会上,李在明曾公开提出“构建相互尊重的新型伙伴关系”。这一表述为中韩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若能顺利实现,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李在明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会面临美日韩三角关系的制约,特别是在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频频挑事的背景下,韩国需要在改善对华关系与维持美日韩合作之间保持平衡。
未来李在明政府的外交转向也将面临更多挑战,首先,韩美同盟这个结构性因素将继续制约韩国的对华政策空间,在两者之间寻求利益平衡并不容易。其次,韩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李在明需要面对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内部掣肘。同时,韩国国内保守力量的支持者众多,他们对李在明的对华缓和政策仍保持批评态度。
![]()
第三,地区局势的变化也将影响中韩关系的走向,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的一系列言行已引发地区局势紧张。如果美国特朗普政府插手,那整个局面就更难说了。不过,尽管有这些不确定性,中韩关系能变好,还是挺值得期待。中方已向李在明发出邀请,希望他明年4月访华,这个消息被韩媒解读为中韩关系重回正轨的“破冰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