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组织初二学子前往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芙蓉村的红豆山庄,开展了一场集文化探索、劳动实践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秋日里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融。
远离城市喧嚣,同学们踏入红豆山庄的那一刻,便开启了充满烟火气的劳动实践环节 —— 分工协作生火做饭。活动伊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迅速分工:有的负责捡拾枯枝、搭建灶台,小心翼翼地将干柴架成 “金字塔” 形,生怕火苗难以燃起;有的在水盆旁处理食材,指尖翻飞间,新鲜蔬菜也在清水冲洗下褪去泥沙,露出鲜亮的色泽;还有的仔细擦拭锅底的锈迹,提前熟悉烹饪工具。“柴要架空才能烧得旺!”“菜丁得和肉丁差不多大,炒的时候才容易入味!” 小组内的讨论声、笑声此起彼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摸索经验,在配合中凝聚默契。
生火环节成了第一个 “小挑战”。起初,有小组因柴禾潮湿、火候控制不当,火苗刚燃起就被浓烟呛得连连后退,组员们却没有气馁:有人跑去请教老师 “引火技巧”,有人重新挑选干燥的枯枝调整摆放角度,还有人主动承担 “扇风” 任务,双手举着纸板轻轻扇动,眼神紧盯着灶台里的火星。当第一缕火苗稳稳舔舐锅底时,小组内瞬间爆发出欢呼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 这小小的火苗,不仅点燃了灶台,更点燃了大家的信心。
烹饪过程中,同学们更是专注投入。负责煸炒咸肉的同学,一手扶着锅沿,一手握着锅铲,小火慢炒间不断翻动肉丁,鼻尖萦绕着逐渐浓郁的肉香,“30 秒快到了,赶紧盛出来备用!” 旁边的组员不忘提醒,默契十足;炒蔬菜时,油花在锅中轻轻跳跃,菜丁下锅的瞬间发出 “滋滋” 的声响,负责翻炒的同学手腕灵活转动,确保每颗菜丁都能均匀受热,直到蔬菜变软、析出清甜的汁水;最后倒入米饭和咸肉丁时,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清脆的 “叮叮” 声,大家齐心协力快速翻炒,米粒在锅中跳跃,肉香、菜香与米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庭院,引得周边小组纷纷探头 “围观”,忍不住夸赞 “好香啊!”
当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咸肉菜丁炒饭盛出装盘时,金黄的米粒裹着油亮的肉丁和翠绿的蔬菜,颜值与香味并存。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捧着碗筷分享劳动成果:“这是我第一次生火做饭,没想到这么有成就感!”“咱们组的炒饭太好吃了,比家里的还香!”“刚才要是没你帮忙扇风,火肯定烧不起来,咱们真是最佳搭档!” 简单的饭菜里,藏着劳动的甘甜,更藏着协作的温暖 —— 有的同学主动给组员递筷子,有的把菜多的一碗让给体力消耗大的伙伴,小小的餐桌旁,尽显友爱与担当。
这场生火做饭的实践活动,没有精致的厨房设备,却有着最真实的劳动体验;没有专业的厨师指导,却有着最纯粹的协作快乐。当同学们看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被一扫而空,听着彼此分享的收获与感悟,心中不仅多了份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自豪,更深刻体会到 “团结就是力量” 的意义。这升腾的烟火气,不仅温暖了秋日的山庄,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 “热爱劳动、学会协作” 的种子,成为此次社会实践中最难忘的 “成长印记”。
劳动实践过后,同学们开启了欢乐的游园之旅。学校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兴趣与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熟悉或关注的问题组建社会实践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山庄的文化与美景,让游园不仅是休闲,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