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是任何足球强国的根基。而意大利足球长期深陷危机的根源,恰恰就在于青训体系的全面退化。
![]()
目前,由加图索领衔的意大利国家队在2026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中处境艰难。与此同时,当挪威能持续涌现出像哈兰德、索尔洛特这样的顶级前锋时,意大利却连一个像样的“9号位”都拿不出来。本赛季意甲联赛进球最多的三位本土前锋——博洛尼亚的奥尔索利尼、萨索洛的贝拉尔迪以及克雷莫内塞的博纳佐利——无一来自豪门,也难言世界级水准。
再看国家队层面,情况同样黯淡:埃斯波西托虽被寄予厚望,但尚属潜力股;而雷特吉、拉斯帕多里、斯卡马卡等人则已显发展瓶颈。不仅锋线乏力,中场和后防也鲜有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星。如今意大利阵中最具分量的名字,恐怕只剩下门将多纳鲁马。
![]()
放眼青年梯队,形势更不容乐观。刚刚结束的U21欧青赛预选赛中,意大利U21竟1-2遭波兰U21逆转,目前排名还落后于对手。要知道,U21年龄段正是球员迈向顶级赛场的关键跳板,但意大利上一次夺得U21欧青赛冠军已是21年前的2004年;近十年来最好成绩也不过是2013年的亚军。
去年意大利U17队夺得欧青赛冠军,曾被视为一线希望。然而这丝曙光很可能转瞬即逝——因为意甲俱乐部普遍偏好经验丰富的老将或廉价外援,本土年轻球员难获出场机会。本质上,意大利青训产出的人才质量,已明显落后于欧洲主流足球强国。
问题并非出在年轻人对足球失去热情。事实上,意大利基层足球氛围依然浓厚,草根参与度很高。真正的症结在于:一旦青少年进入正规青训体系,问题便接踵而至。
持续多年的经济衰退,导致众多青训中心经费紧张、设施老化、优质教练流失,运转效率大打折扣。更令人担忧的是训练理念的严重滞后。
在意大利,“战术至上”几乎成了一种信仰。从青训初期开始,孩子们就被灌输严密的战术纪律,却忽视了个人技术、创造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法国青训鼓励即兴发挥与个性表达,而意大利则批量生产“学院派球员”——他们战术素养高,但缺乏灵性、不敢冒险、场上表现刻板而可预测。
![]()
如今的意大利球员踢球看似规范,实则沉闷、缺乏想象力,与欧洲足坛日益强调速度、对抗与创造力的现代潮流渐行渐远。
此外,即便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崭露头角,也往往无处施展。意甲俱乐部纷纷削减青训投入,不再认真经营自家青训营,转而热衷于从欧洲各地“捡漏”老将,或直接引进外国新秀。
若想重拾昔日辉煌,意大利足球必须从青训体系开始一场彻底的“大手术”——不仅是资金和设施的重建,更是理念与文化的革新。否则,这支四夺世界杯的蓝色军团,恐将继续在低谷中徘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