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财长骂 “不要中国垃圾”,副总理急着访华,三个大坑等着德国

0
分享至

而在这场针对中国的行动里,德国跳得最欢。今年以来,德国对华态度变得格外强硬:给德企对华投资担保设限,把中国在战略草案里的 “系统性对手” 分量加重,还计划彻底移除华为、中兴的 5G 组件。这股激进的 “去依赖” 浪潮,背后是德国绿党在主导。可他们的底气哪儿来?说穿了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俄乌冲突后,德国把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当成 “致命错误”,患上了 “依赖恐惧症”,硬是把这种警惕转嫁到了中国身上。明明中德贸易是你买我原料、我用你设备的互补关系,却被他们歪解成 “新的依赖陷阱”,取消小包裹免税限额不过是这种迷思的具体操作。

“我不要中国的垃圾!” 德国财长克林拜尔在欧盟财长会议上的这句狂言,听得人一头雾水。事情得从欧盟的一项新政策说起。

不久前,欧盟财长们达成共识,打算明年取消跨境小包裹免税限额,所有入境货物统一收关税。很明显这政策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 欧洲市场上的跨境小包裹,十有八九来自中国。欧盟为啥急着干这事?说白了就是自家电商 “长不大”,眼看中美电商跑得飞快,欧洲却跟不上节奏,不琢磨怎么搞发展,反倒想靠政策 “堵门” 挡中国商品,典型的 “病急乱投医”。



但德国绿党内部都快吵翻了,创始人于尔根・库尔茨直接骂同僚的对华政策是 “殖民主义做法”,说他们对着中国指手画脚,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库尔茨戳破了关键:德国高度依赖出口,没了中国这样的大市场,繁荣程度就得往下滑。更讽刺的是,绿党天天喊气候保护,可中国在环保技术上比欧洲领先得多,拒绝合作简直是 “自断臂膀”。连自己人都看得明白的道理,掌权的绿党政客却装糊涂。

德国这种 “硬刚” 姿态,第一个坑就是 “经济自伤”。谁都知道,德国制造业的半壁江山绑在中国身上。汽车行业靠中国市场救销量,机械工程离不开中国的中间产品,电子产业得用中国的原材料。更要命的是金融风险,德国银行给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贷了海量资金,要是这些企业因为贸易限制栽了跟头,贷款违约潮能直接冲击德国金融系统。巴斯夫 CEO 凯礼最近急着喊话 “想增长必须在中国发展”。

第二个坑是 “战略依附” 的死循环。俄乌冲突后,德国在安全上已经越来越依赖美国,现在为了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又在经济上绑上美国战车。可美国从来都是 “利益优先”,不会因为德国妥协就给好处。更尴尬的是欧盟内部根本不是铁板一块,不少国家不认同德国的激进政策,这么闹下去只会让欧盟对华战略分裂,削弱欧洲的全球话语权。德国看似在主导政策,实则把自己架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三个坑更致命 ——“产业链断裂”。中国在稀土、电池原材料这些关键领域,在全球产业链里占着核心位置,而这些正是德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的 “命门”。德国非要搞 “去中国化”,要么找不到替代供应商,要么就得花几倍的钱重组供应链,还得牺牲效率。欧洲科技行业协会已经抱怨,欧盟的 “监管海啸” 让供应链乱成一团。更别说中国在电商、5G 这些领域的技术迭代比欧洲快得多,拒绝合作等于主动放弃升级机会,最后只会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一边骂着 “不要中国货”,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产业链;一边放任政客挑衅,一边让企业大佬跪求合作。德国现在的对华政策,就像踩着钢丝走夜路,迟早得摔下来。当年二战轴心国的历史教训还在眼前,如今却又在对华问题上犯糊涂。

德国要是醒不过来,继续在错误的路上狂奔,那些看似解气的狠话,迟早会变成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瞳哥视界 incentive-icons
瞳哥视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75文章数 5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