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晚,一则公告炸翻港股市场。
已通过港交所聆讯、超额认购 17 倍、30 亿港元募资大概率到账的百利天恒,突然宣布延迟 11 月 17 日的上市计划。
![]()
这是这家创新药企第三次冲击港股,前两次均因超时未完成上市而失效,第三次从递表到过聆讯仅用 22 天,却在敲钟前 5 天按下暂停键。
官方一句 “现行市况”,背后藏着怎样的资金困局和市场博弈?
一、临门一脚急刹车:17 倍超购的 IPO 突然停摆
11 月 12 日中午,百利天恒的港股招股刚结束,晚上就官宣 “延迟上市”。
按照原计划,公司 11 月 7 日启动公开招股,11 月 14 日公布发行价,11 月 17 日正式挂牌。
此时的百利天恒,早已集齐 “豪华配置”: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联席保荐,百时美施贵宝、奥博资本等机构组成基石投资者团,合计认购 3200 万美元股份。
![]()
市场数据更亮眼,公开招股录得 17 倍超额认购,孖展金额超 63 亿港元,30.18 亿港元的募资净额眼看就要到手。
“都走到最后一步了突然停,太意外了”,有投资者在股吧吐槽。
根据公告,所有申请款项将于 11 月 17 日全额退还,重启上市时间暂无明确说法。
二、三次闯关港股:两次失效后的 “闪电过聆讯”
百利天恒的港股之路,堪称一波三折。
![]()
最早在 2024 年 6 月 21 日,公司官宣拟赴港上市,7 月 10 日正式递表。
但港交所规定,上市申请 6 个月内未完成聆讯或上市将自动失效,百利天恒的第一次尝试没能达标。
第二次递表后,同样因超时未完成上市而 “失效”,两次折戟让市场对其信心打了折扣。
2025 年 9 月 29 日,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这次速度惊人:10 月 21 日就通过聆讯,11 月 7 日刊登招股书,22 天完成从递表到过聆讯的流程。
要知道,这对于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在当前港股市场已是 “火箭速度”。
谁也没想到,眼看就要成功,却在最后时刻戛然而止。
三、延迟之谜:市况背锅还是定价惹的祸?
![]()
“现行市况” 四个字,显然满足不了市场的好奇心。
业内人士给出了多种猜测,核心集中在三点:
一是国际配售结果不理想。虽然公开发售超购 17 倍,但国际配售占比 90%,若机构认购不足,上市后可能面临破发风险。
二是定价分歧。此次 IPO 定价区间 347.5-389 港元,每手入场门槛近 4 万港元,远超港股新股平均水平,且较 A 股折让仅 1.8%-12.2%,远低于 A+H 股通常 20%-40% 的折让幅度。
三是缺乏绿鞋机制。没有稳定股价的护盘工具,在波动加剧的港股市场,保荐人和公司都不敢冒险。
公司方面仅回应 “不影响当前业务”,但明眼人都清楚,创新药研发正急需资金输血,推迟上市必然打乱资金安排。
四、资金饥渴:一年烧 14 亿研发,60 亿现金够撑多久?
![]()
从四川仿制药企业到创新药资本宠儿,百利天恒的蜕变靠的是一笔天价交易。
2023 年底,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合作,将自研药物 BL-B01D1 的部分权益授权对方,潜在总交易额达 84 亿美元,其中 8 亿美元首付款已到账。
今年 10 月,公司又触发 2.5 亿美元或有付款,约 17.83 亿元即将到账。
但即便有这笔 “巨款”,公司仍陷入亏损: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71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了 11.76 亿元。
亏损的根源是疯狂的研发投入:2019 年至 2024 年,研发费用从 1.81 亿元飙升至 14.43 亿元;2025 年前三季度再增 90.23%,达到 10.39 亿元。
截至上半年,公司有 15 款创新药在临床、2 款在 IND 受理,同时推进近 90 项临床试验,仅 BL-B01D1 就有 40 多项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要知道,一款肿瘤药物的研发成本中位数就达 26 亿美元,百利天恒的多适应症布局更是烧钱无底洞。
为了补血,公司今年 9 月刚完成 37.64 亿元定增,吸引了中欧基金、易方达等 18 家机构参与。
截至前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 60.58 亿元,短期借款仅 2.5 亿元,看似充裕,但按当前研发速度,这些钱恐怕撑不了太久。
创新药研发本就是 “十年磨一剑” 的硬仗,百利天恒的上市延迟,不仅关乎自身资金链,更折射出港股市场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焦虑。
这场暂停是暂时避险,还是更大危机的前兆?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