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这场马拉松,真让南京城瘫痪了不成?我来细说说。
2025南京马拉松,场面可真不小。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万名选手在奥体中心一齐开跑,那阵仗,浩浩荡荡。
![]()
可你猜怎么着?整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却没被打乱。这其中的门道,就在赛道沿线那些温馨的画面里——警察和志愿者手拉手,在奔跑的人流中为老百姓开出一条条临时的通道。
这有人情味的一幕被路人拍下,在网络上一下子就火上了热搜。
![]()
![]()
说到这赛道,设计得是真美,把大报恩寺、夫子庙、新街口、玄武湖这些个最拿得出手的地标,串珍珠似的给串起来了。跑友是有眼福了,可这路线,也实打实地穿过了城里交通最要紧的“心脏地带”。
三万人要跑得顺畅,千万人的日常通行也要保障,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题目。
![]()
我听说这么件事儿。有位王阿姨,那天正急着过街去给孙女烧中饭,没成想被比赛的队伍给拦住了。正着急上火呢,就看见警察和志愿者不慌不忙,手拉着手,在那奔跑不息的人流里,临时隔出一条安稳的通道来。“大家稍等一会儿,这波跑过去就能过了!”执勤的民警一边紧盯着赛况,一边安抚着等候的市民。
![]()
这套办法,南京给起了个名儿,叫 “岛式穿越” 。听这名字就形象,像是在奔腾的河流里,巧妙地设置了95个暂时的“安全岛”。
这活儿,讲究的是个火候。那些引导员,个个都得像经验丰富的交警,眼神得准,得紧紧盯着运动员通过的节奏,精准抓住那一波队伍与下一波队伍之间的宝贵空隙,然后迅速引导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通过。它既要最大限度减少对比赛的影响,又得实实在在地保障市民的出行。
你猜怎么着?这番功夫还真没白费。事后有个数据,说今年12345热线接到关于赛事影响交通的投诉,比往年直接下降了30%。
网络上更是赞声一片,有网友说:“太人性化了!这才是大城市该有的格局。”还有的说:“细节见真章,南京这波满分。”
![]()
这暖心的一幕,不仅南京市民叫好,连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专程赶来的国内跑者,以及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肯尼亚等国的国际选手都感触颇深。
一位专程从山东来的跑友就感慨:“我在别的城市也跑过,却是头一回见到比赛还能这样照顾老百姓过日子。在路口等候时,还有市民朝我们喊‘加油’,那份感觉,就像是整座城市都在陪着你跑,心里头暖洋洋的。”
来自德国的选手托马斯,对穿越梧桐大道和古老街巷的体验赞不绝口:“这太不可思议了!在南京跑步,你能在同一时空里,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现代活力,它们结合得天衣无缝。”
一位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则笑着补充道:“这里的观众太热情了,沿途的风景也一直在变化,让我几乎忘记了疲劳。这是一次非常独特的比赛经历。”
![]()
![]()
![]()
![]()
![]()
说到盛宴,这场马拉松的背后,可是站着许许多多的守护者。
医疗保障阵容强大,由市卫健委牵头,投入了约1100人的力量,医护人员、志愿者、救援队员、急救跑者一应俱全,21个医疗站、27辆救护车、113台AED设备严阵以待。
还有那4950名青年志愿者,其中73名小学生志愿者更是首次加入,他们的笑脸成了赛道旁另一道风景。
更不能忘了2000名环卫工人,是他们用辛勤的劳作,守护着这条“最美赛道”的整洁。
![]()
![]()
![]()
![]()
![]()
![]()
所以啊,这场汇聚了全球五大洲跑者的盛会,跑的何止是42.195公里?它更是在度量一座城市的治理良心与服务温度。
南京用这95个温暖的“安全岛”,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办好一场万众瞩目的国际赛事,与守护好一城寻常的烟火人间,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
可以说,南京马拉松为一碗饭让了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