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旧标电动车逐步退出市场,新国标车正式接过出行接力棒。相较于旧标车的塑料外壳,新国标车开始探索采用钣金车身,凭借更优的安全性、耐用性迅速占据市场。然而,“低价购车”的背后,维修成本飙升的问题逐渐凸显,“买得起,修不起”正从担忧变为现实,成为新国标时代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
新国标车迈入“钣金时代”,本质是政策导向与行业升级的双重结果。为满足新国标对车辆刚性、抗冲击性的硬性要求,企业放弃了成本低廉、易加工的塑料材质,转而采用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钣金材料。3000-6000元的主流价格带,让大多数消费者都能轻松入手。加之钣金车身在质感和阻燃等方面的优势,初期使用体验确实优于旧标车,成为不少人的购车首选。
![]()
但光鲜背后,维修环节的“隐形成本”却让消费者头疼。一方面,钣金配件的价格居高不下。不同于旧标车几十元就能买到的塑料外壳,新国标车的钣金件多为一体成型设计,单个座桶、或者前面板的原厂配件价格动辄四五百元,加上喷漆、人工安装费用,全车维修成本就能接小一千元。另一方面,维修工艺要求更高。钣金件的校正、焊接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普通维修店难以胜任,消费者只能选择指定售后进行维修!
![]()
更令人无奈的是,车主自己的新国标车遭遇轻微碰撞,如果维修费用达到车价的三分之一,到底是修好,还是换新车好,让买了钣金电动车的车主陷入纠结之中。未来这种“低价购车、高价维修”的反差,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两难:不维修影响美观和使用,维修又觉得得不偿失。
![]()
“买得起,修不起”的困境,要破解这一难题,既需要企业优化配件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建立透明的维修定价机制;也需要加快电动车保险产品创新,扩大保障范围;更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配件市场价格,避免企业“低价售车、高价补件”的变相收割。
![]()
新国标车的“钣金时代”,本应是出行品质升级的体现。唯有让“买得起”与“修得起”形成良性平衡,才能真正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推动电动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否则,“修不起”的痛点终将反噬市场,让钣金车身的优势大打折扣。各位,你对此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