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15
周通这个人物,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并不起眼,戏份很少,主要出现在“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这一回目中(第五回)。但正是这个看似滑稽可笑的小配角,其心理活动却非常丰富且具有代表性,展现了一个底层草莽人物在乱世中的复杂心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他的心理:
1. 名不副实的“小霸王”——虚荣与脆弱的自尊心
他的绰号“小霸王”本身就是其心理的第一个投射。“霸王”项羽是何等英雄气概,而周通前面加一个“小”字,立刻显得格局狭小、志大才疏。他渴望拥有项羽那样的威名和气势,以此来震慑乡里,建立自己的山头。这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虚荣心和对于权力、认可的渴望。
然而,他的实力与名号严重不符。被鲁智深一顿痛打后毫无还手之力,精心准备的婚礼被搅得一团糟。这说明他的“强大”是一种表演性的强大,是建立在对普通百姓的欺压之上的。一旦遇到真正的强者,其脆弱本质便暴露无遗。这种外强中干的性格,是乱世中许多小山寨头领的典型心态:他们需要通过夸张的符号来弥补内心的不安与实力的不足。
![]()
2. 对“规矩”的奇特执念——对主流社会身份的渴望
周通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他作为一个强盗,却非常讲究“规矩”。
抢亲也要明媒正娶: 他看中刘太公的女儿,不是直接强掳,而是“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并约定好日子来入赘。这一行为非常矛盾,既包含了强盗的蛮横(不顾对方意愿),又掺杂了对世俗礼仪的尊重。
这背后反映的心理是:他内心深处并不完全认同自己“强盗”的身份,他渴望通过模仿主流社会的行为规范(如婚嫁礼仪),来为自己建立一个“合法”、“正经”的社会身份。
他抢的不是一个压寨夫人,而是一个“家”,一个被社会规则所承认的家庭关系。这让他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个山贼,也是一个“女婿”,一个“丈夫”。
3. 现实的利己主义者——审时度势的生存智慧
周通的心理中,审时度势、保全自身的现实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鲁智深的畏惧与服从: 被鲁智深暴打后,他并没有誓死报仇,而是在李忠“他是我的大哥”的解释下,立刻“把头摸一摸,呵声笑”,不仅不记仇,反而“请鲁智深上山,宰羊设酒相待”。这个转变非常快,说明他极其懂得权衡利弊。
面对绝对的实力碾压,他的自尊心可以让位于生存需求。他明白,与其结下一个强大的仇敌,不如化敌为“友”(至少是表面上的),这对山寨的生存更有利。
对李忠的跟随: 他认本事不如自己的李忠为大哥,并一直追随。这同样体现了他并非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需要一个主心骨。他甘于做二把手,这种“跟随者”心态让他感到安全,不必承担最大的风险和责任。
4. 江湖义气的有限性
周通讲义气,但他的义气是有前提和限度的。
他愿意听从李忠的话,放过刘太公的女儿,也愿意与打他的鲁智深把酒言欢。这看起来是“义气”,但更多是建立在“不得罪强者”和“维护小团体稳定”的基础上。当桃花山遇到危险时(被呼延灼攻打),他和李忠的第一反应是向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求救。这再次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义气是江湖上的通行证,是用来在危难时刻求救的资本。
一个“不彻底”的强盗
周通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恶人,也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心理是多重矛盾的集合体:
虚荣与弱小并存: 渴望威名,但实力不济。
蛮横与规矩交织: 行事霸道,却又追求世俗认可。
自尊与现实博弈: 面子重要,但生存更重要。
义气与利己平衡: 讲江湖道义,但以不损害自身根本利益为底线。
他是一个在乱世夹缝中,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努力生存的小人物。他模仿着英雄好汉的做派,追求着普通人的安稳生活,却又不得不依靠打家劫舍的手段。
这种不彻底、不纯粹的复杂性,使得周通这个配角显得格外真实和鲜活,他是梁山泊宏大叙事背后,无数底层草莽英雄的一个心理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