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享年79岁。他的女儿宗馥莉被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接班人。但谁也没想到,在父亲去世600多天后,宗馥莉的身份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2024年7月,宗馥莉第一次递交辞职信,明确指出"杭州上城区政府以及部分娃哈哈股东对自己经营管理合理性提出质疑"。辞职仅一周后,经过协商,她又官复原职。外界都以为这是她"以退为进"的策略。
但到了2024年10月,第二次辞职来了,这次获得了集团董事会的批准和确认。消息人士透露,直接原因是商标使用"不合规"。这标志着国资股东与宗馥莉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长期处于"有股无权"状态的国资股东打破了沉默。
![]()
很多人以为娃哈哈是宗庆后创立的民营企业,但实际上,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一直很清晰: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继承宗庆后股份持股29.4%,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复杂的地方在于"娃哈哈系"子公司的股权结构。娃哈哈的众多生产商直接或间接被宗馥莉控制,与集团没有股权关系。换句话说,国资控制的娃哈哈集团只拥有娃哈哈商标,而大量的实体企业已经脱离了集团的控制,牢牢掌握在宗氏家族手中。
宗庆后在世时,凭借创始人和领导者的地位,对公司拥有远超其股权比例的绝对控制权。这种"光环"在他去世后,接班人难以完全复制。娃哈哈事件争议和矛盾的焦点就在于企业的控制权乃至归属权问题。
![]()
宗馥莉掌权以来,"收权"意图很明显。对内,在集团启动改革,调整组织架构、更新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层几乎全面更换,部分核心部门的员工与经销商合同转签至宏胜饮料体系。对外,将杜建英控股和参股的娃哈哈旗下分公司的产能进行关闭和转移,以及试图转移娃哈哈商标。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宗馥莉的目的是获得像宗庆后一样对娃哈哈系的控制权以及绝对的话语权,但过程显然不顺利。她曾两度辞去娃哈哈集团的职务,第二次获得了集团董事会的批准及确认。
最新的进展是,在辞掉娃哈哈包括董事长、公司法人等关键职务一个多月后,宗馥莉又重返娃哈哈,以娃哈哈供应商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的身份行事。这意味着,在宗庆后去世短短600多天后,身处风暴中心的宗馥莉经历了从"接班人"到"出局者"的转变。
娃哈哈的企业治理一度依赖宗庆后的人设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他的人设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吸引资本助力企业发展,吸引消费者为产品买单。宗馥莉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零"。一句话,道出了宗庆后之于娃哈哈的重要意义。
![]()
宗馥莉继承了宗庆后的股权和资产,却难以继承他的人设和影响力。"二代"与"一代"的理念和行事风格相差甚远,导致她在内部推动的变革很难取得员工发自内心的支持和信任。
宗庆后凭借其威望、强硬的作风,一直牢牢地掌控着娃哈哈的控制权。拥有两万多名员工的娃哈哈,连个"副总"都没有,因为宗庆后相信,搞企业与打仗一样,机会来了,要快速反应,及时决策。没有强势领导就做不成事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陆瑶在《重塑公司治理》中指出,"强人管理"对娃哈哈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有更强的执行力,因为宗庆后很少受到内部人的质疑,更容易执行个人意志和命令;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内部监督的力度与可能性。
![]()
娃哈哈的"家文化"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宗庆后认为自己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员工的忠诚是建立在对这个"家"的认同之上。这种文化旨在将员工视为家庭成员,构建利益共同体,通过利益一致来增强企业凝聚力。
陆瑶在《重塑公司治理》中指出,忠诚文化也会变相地影响治理水平。
这种影响有时是正向的,如对公司尽到忠实义务、保守公司秘密等;有时则是负向的,如单纯甚至毫无原则地对老板忠诚,反而会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影响公司的治理水平。
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代际传承迫在眉睫。娃哈哈"传宗"风波暴露了企业在创始人年迈时,如果仍依赖"家长文化"和道德光环,将难以平稳过渡到下一代。
![]()
在数智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家族企业若要实现传承,其管理思路也必须从管理企业转向管理资本。家族企业若要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必须铭记在心的是,传承的不是企业,而是财富。
财富的内涵十分广泛,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产,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财富。
在数智经济时代,家族企业必须接受技术的升级和业务的转型,不断地改进业务内容和技术水平,将财富匹配在与时俱进的技术、商业模式、业务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真正的传承,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陆瑶提醒,从实际操作层面,创始人要做好子女接班的准备工作,不仅是股权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二代"能力、人设的培养。
![]()
制度层面,当"二代"具备足够的能力取得股东和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也可以通过制度设计赋予其更多投票权。另外,董事会的结构也要设计得更加科学,比如加入技术人员的贡献,同时扩大董事会的格局,将传统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转变为ESG委员会,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宗庆后曾说:"娃哈哈不是哪一个股东的",它属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
这句话道出了现代企业治理的本质,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不是建立在某个人的意志之上,而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的共识与协作之上。娃哈哈的未来,需要在传统与现代、家族与公司、情怀与治理之间找到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