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至16日,备受文化爱好者瞩目的“渝文会友,寻迹探古”系列公益文化探访活动迎来了它的第三站。走进重庆市武隆区,聚焦以纤夫文化为核心印记的羊角千年古镇,带领参与者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历史文化寻踪,在乌江的涛声与青石板的回响中,触摸那段关于坚韧、生存与传承的厚重记忆。
寻迹乌江畔,叩问千年石滩
![]()
羊角古镇,坐落于乌江险峻的五里滩畔,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它并非一个寻常的观光小镇,而是一座因险滩而生、因纤夫而兴的“活的博物馆”。探访团一行抵达后,首先便被其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独特格局所吸引。蜿蜒的青石街巷、古朴的木质吊脚楼,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
活动的核心在于对纤夫文化的探访。历史上,乌江航道险滩密布,而羊角滩更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天堑。正是这“雄关险滩”,催生了“纤夫”这一悲壮的职业。他们喊着震人心魄的号子,躬背弯腰,用血肉之躯与激流险滩抗争,拉动了整个乌江航运的繁荣。探访团成员们行走在昔日纤夫们踩踏出的古道上,观摩遗留下来的缆绳石孔,试图在江风的呼啸中,聆听那早已飘远却仿佛仍在山谷间回荡的川江号子。
深度对话,解码文化基因
![]()
本次探访不仅限于“寻迹”,更重在“会友”与“探古”。活动特别邀请了当地文史专家与熟知往事的老居民进行介绍交流。通过他们的口述,那段“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的艰辛岁月变得鲜活而具体。专家指出,纤夫文化不仅仅是交通史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不畏艰险、负重前行、团结协作的精神象征,这种精神是巴渝人民性格的生动写照,也是值得挖掘与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
此外,羊角古镇作为乌江流域重要的盐油古道和驿码头,其商业聚落的发展史、独特的建筑形态以及流传至今的民俗风情,都成为了考察团成员们热烈讨论与记录的焦点。
承古启今,探寻活化之路
![]()
在现代化交通方式彻底改变流域生态的今天,纤夫的身影已渐行渐远。如何保护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并让其内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本次活动最后的思考与升华。
![]()
“渝文会友,寻迹探古”系列公益活动组委会主任、著名公益人傅强表示:“‘寻迹探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羊角古镇所承载的,是一段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历史。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记录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更能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思考,让古镇在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中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
探访团一行还寻访参观了市级非遗代表名录,武隆浩口仡佬族腊染制作工艺及相关名人名画。
![]()
“渝文会友,寻迹探古”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带领人们深入重庆的历史文化肌理,挖掘更多散落在巴渝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本次羊角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溯源,为所有参与者留下了一段深刻而难忘的记忆。(文/张涛 图/梅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