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这些年全球都在喊气候危机,可减排这事总像隔着一层雾,进展慢得让人着急?现在联合国气候峰会 COP30 正在巴西贝伦开得火热,各国领导人聚在一起谈未来,可真正能打破僵局的,或许不是纸上的承诺,而是正在改写游戏规则的可再生能源。
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有人觉得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机会弯道超车,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在这条路上的探索,又能不能给全球缩小贫富差距带来新希望?
过去总有人觉得,搞清洁能源就是烧钱,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填饱肚子都难,哪有闲钱搞环保?
![]()
可现在不一样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得超出想象,太阳能、风能这些不仅不费钱,反而成了赚大钱、促发展的宝贝。
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看看 COP30 的主办国巴西就知道,2017 到 2022 那几年,光是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就给巴西的 GDP 硬生生添了 1280 亿美元,相当于给国家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不光是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操作更让人眼前一亮。
![]()
这个国家没搞复杂的政策,就靠简单直接的改革、明确的激励措施,再加上多方合作的融资模式,短短三年就拉来了超过 65 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让全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翻了一倍。
这说明什么?只要找对方法,发展中国家完全能借着可再生能源的东风,实现快速发展。
更让人惊喜的是,可再生能源还解决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老大难问题 —— 能源不均。
![]()
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偏远村庄,国家电网根本铺不到,当地人以前只能靠污染严重的柴油发电机过日子,不仅电费贵得离谱,还又吵又脏。
现在不一样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成了救星,太阳能家庭系统、小型微电网就像毛细血管,把清洁又便宜的电力送到了家家户户。
这些项目不光能供电,还能提供冷藏服务,让农民的农产品不愁变质;能搞手机充电,方便大家联系外界;还能带动水泵灌溉,让庄稼长得更好。
![]()
这可不是简单的能源升级,而是实实在在改善生活、拉动当地经济的关键一步。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好处听起来不错,但真的能缩小全球的贫富差距吗?答案就藏在一组组数据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过测算,每投 1 美元到清洁能源领域,能产生的经济活动价值大概是 1.5 倍,而投到化石燃料里,连本都不一定能回来。
![]()
2017 到 2022 年间,流向 100 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总共让这些国家的 GDP 增长了 1.2 万亿美元,差不多是 0.9 万亿英镑,对很多国家来说,这相当于 GDP 的 2% 到 5%,可不是个小数目。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以前总有人担心,能源转型会让很多化石燃料行业的人失业,可实际情况刚好相反。
有国际组织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清洁能源领域会新增 4300 万个工作岗位,比化石燃料行业消失的岗位多得多。
![]()
这些岗位的薪资还不低,有团队专门研究了南非的就业市场,收集了 12 个月的招聘广告数据,发现清洁能源岗位的平均薪资,比其他所有职位的平均水平高出 16%。
为啥工资高?因为这些岗位需要真本事,得有专业培训、实际经验,还得会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不用再挤破头抢那些低收入岗位,只要肯学技能,就能在清洁能源行业找到高薪工作。
![]()
当然,高技能要求也是个挑战,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想进入这个行业,却没机会接受专业培训。
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一起发力,在学校里开设相关课程,在工作中提供实操培训,让更多人能抓住这个机会,毕竟,只有让普通人都能从能源转型中受益,贫富差距才能真正缩小。
可再生能源还有个被低估的好处,就是能大幅提升生产力。能源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
![]()
现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经远低于化石燃料了,尤其是把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损耗算进去之后,优势更明显。
有测算显示,如果全世界能快速转向可再生能源,到 2050 年,能源行业的生产率能翻一倍,不管是跟现在比,还是跟化石燃料继续主导的未来比,都是质的飞跃。
因为能源贯穿所有经济环节,这种 productivity 的提升会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光靠提升能源服务效率,GDP 就能增加 9% 到 12%。
![]()
最关键的是,这些好处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属,以前工业化国家靠廉价的煤炭能源实现了繁荣,现在风水轮流转,阳光充沛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了最廉价、最丰富的能源资源。
这种变化可不是小事,而是全球经济比较优势的大重构,以前发展中国家总是因为能源短缺、成本太高,在全球贸易中处于劣势,现在有了可再生能源,他们就能跳过化石燃料的老路,直接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生产成本降下来了,产品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这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核心逻辑。
![]()
不过,机会再好也得抓得住,还得分得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气候资金还是不够用,很多发展中国家想搞可再生能源项目,却缺启动资金,也怕承担风险。
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多给力,提供更多优惠贷款,多搞点风险担保,让政府、投资者和当地社区能更好地合作,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了,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些发展红利能公平分配,以前化石燃料时代,很多财富都集中在少数国家、少数人手里,导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
现在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新机会,如果不能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公 —— 少数人垄断技术和资源,大部分人还是享受不到好处。
所以 COP30 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不光要谈减排目标,更要谈怎么让发展中国家公平参与能源转型,怎么让普通人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探索,已经给世界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到遍布城乡的风电项目,再到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自己在清洁能源转型上走得又快又稳,还在帮助很多发展中国家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
![]()
这种分享技术、共同发展的做法,正是缩小全球贫富差距的有效路径。
英媒说中国 “完全有可能” 实现这一目标,其实这份信心,不仅来自中国自身的实力,更来自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发展潜力,来自全球人民对公平发展的共同渴望。
说到底,COP30 峰会讨论的从来不只是气候问题,而是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发展格局。可再生能源不是发展的负担,而是让世界更公平、更繁荣的新引擎。
![]()
以前工业革命的引擎靠煤炭,让北半球国家先富了起来;现在新的引擎靠阳光和风,轮到发展中国家发光发热了。
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能不能让好处公平分配,才是决定未来全球贫富差距的关键。
![]()
中国已经用行动证明,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实现环保目标,还能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只要更多国家加入进来,携手解决资金、技术、分配等问题,全球贫富差距缩小就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这场能源革命,不仅能让地球更清洁,更能让世界更公平,这或许就是 COP30 最该达成的共识,也是中国正在用实践证明的 “大胆尝试”—— 用清洁能源,点亮每个人的发展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