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嫂子生产,我送去两万红包,五年后我生病,她送来一张存折

0
分享至

哥的电话打来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个改了十七遍的logo发呆。

甲方爸爸刚刚在微信里用一种云淡风轻的语气说:“林设计师,感觉还是第一版比较有眼缘,我们再往那个方向靠一靠?”

我的眼缘,就是想顺着网线爬过去,把他电脑砸了。

手机在桌上疯狂震动,像一条濒死的鱼。

屏幕上跳动着两个字:我哥。

我划开接听,有气无力地“喂”了一声。

电话那头是我哥林晨标志性的、带着点惊慌失措的嚷嚷:“小晚!小晚!生了!你嫂子生了!”

“哦。”

我还能说什么?恭喜你,为我们林家产下了一个继承人?

“是个大胖小子!七斤六两!你嫂子辛苦坏了,哎哟,我这心疼的……”

我把手机拿远了点,都能想象出他那副搓着手、在产房门口团团转的没出息样。

“知道了,恭喜。”我点开微信,准备转个888的红包过去,图个吉利,这事就算翻篇了。

“你在公司呢?赶紧过来一趟啊!妈也在呢,你快过来看看你大侄子!”

我捏了捏眉心。

“哥,我这儿忙得要死,项目催着呢。我先给你转个红包,等周末我再过去。”

“那哪行啊!”他声音陡然拔高,“你可是孩子的亲姑姑!孩子出生你都不来,像话吗?妈刚才还念叨你呢,让你赶紧过来!”

又是“妈念叨”。

我妈的念叨,就是圣旨。

我叹了口气,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个五彩斑斓的垃圾logo说了一声“再见”,抓起包,跟老板请了半天假。

老板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挥了挥手,眼神里全是“扣你奖金”的警告。

我无所谓了。

打车去医院的路上,司机师傅放着聒噪的抖音神曲,我靠着车窗,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城市灯火,心里一片麻木。

我叫林晚,今年二十六,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广告公司做设计师,俗称“设计狗”。

工资不高不低,去掉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每个月能攒下的钱,也就那么三四千。

我哥林晨,比我大三岁,在一家国企当个小职员,工资稳定,饿不死也发不了财。

我嫂子,陈静,就是今天生产的这位,是我哥的大学同学。

他们毕业就结了婚,婚房首付是我爸妈掏空了半辈子积蓄,又找亲戚借了一圈才凑齐的。

我还记得我妈当时跟我说:“小晚,你哥结婚是大事,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你刚工作,手里要是有余钱,就先帮衬一下。”

我二话没说,把刚工作一年攒下的三万块钱,全给了我哥。

我哥拿着钱,眼圈都红了,一个劲儿地说:“好妹妹,哥以后一定加倍还你。”

我嫂子陈静,就站在旁边,表情淡淡的,说了句:“谢谢。”

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表情。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这个嫂子,不是个省油的灯。

她长得清秀,话不多,永远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我妈总夸她,说她文静、懂事、会过日子。

可我总觉得,她那不叫文静,叫精明。

她把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比如,我哥的工资卡,婚后第一时间就上交了。

家里买菜,她会为了三毛钱的差价,多走两个路口去另一家菜市场。

我妈偶尔给她买件衣服,她嘴上说着“妈你太客气了”,转头就会问清楚价格,然后在下一次给我妈买东西时,买一个价格差不多的还回去。

人情往来,在她那里,仿佛是一场精准的数学运算,收支必须平衡。

这种精明,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

到了医院,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轻车熟路地找到妇产科病房,还没进门,就听见我妈的大嗓门。

“哎哟,我的大孙子哟,快让奶奶看看,这小鼻子小眼的,多像我们家林晨小时候啊!”

我推开门,病房里挤满了人。

我妈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我爸站在旁边,憨厚地笑着。我哥林晨,则围在我嫂子陈"陈静"床边,嘘寒问暖。

“老婆,渴不渴?要不要喝点水?”

“老婆,累不累?我给你捏捏腿。”

陈静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头发被汗水浸湿了,显得有些憔悴。

她看见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小晚来了!”我妈眼尖,立刻看到了我,“快快快,过来看看你大侄子,多俊啊!”

我走过去,凑近看了看。

一个皱巴巴的、红彤彤的小东西,眼睛闭着,实在看不出哪里“俊”。

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是挺可爱的。”我敷衍道。

我妈把孩子递给我爸,拉着我走到一边,压低了声音,但那音量,整个病房都听得见。

“小晚,你哥有孩子了,这可是我们家天大的喜事。你是当姑姑的,表示一下,是应该的吧?”

来了。

我就知道。

“妈,我知道。我来的时候就准备好了。”我说着,准备从包里掏出那个准备好的888红包。

我妈一把按住我的手,眼睛往病床上的陈静那边瞟了瞟。

“你嫂子这次生孩子,可是遭了大罪了。顺产转剖腹产,折腾了一天一夜。女人家生孩子,就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啊。”

我心里冷笑,哪个女人生孩子不辛苦?

“你哥那点死工资,也就够他们俩日常开销。现在多了个孩子,奶粉钱、尿布钱、以后上学的钱……哪哪都是钱。”

我妈开始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

“你现在一个人,工作又好,工资高,没什么负担。”

我月薪八千,在上海这个地方,叫工资高?我妈是对“高”这个字有什么误解?

“你看,你哥你嫂子也不容易。你这个当妹妹、当姑姑的,是不是得多表示表示?”

我看着我妈那张写满了“暗示”的脸,突然觉得很累。

“妈,您就直说吧,要我给多少?”

我妈脸上立刻笑开了花,像一朵盛开的过分的菊花。

她朝我比了两个手指头。

“两万?”我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两万!

那是我辛辛苦苦攒了大半年的钱!我本来计划着用这笔钱,给自己报个高级的设计课程,提升一下自己。

我妈见我面露难色,立刻拉下脸。

“怎么?你不愿意?林晚我可告诉你,这钱不是给你哥的,是给你大侄子的!是你林家的长孙!你当姑姑的,给两万块钱见面礼,多吗?”

“再说了,你嫂子家那边,亲戚朋友都看着呢!你这个小姑子要是拿不出手,丢的是我们全家的脸!”

又是“脸面”。

我感觉自己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提线木偶。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胸口闷得发慌。

我看到我哥林晨,站在不远处,眼神躲闪,不敢看我。

我看到病床上的陈静,侧着头,好像睡着了,但微微颤动的睫毛出卖了她。

她们都在等。

等我这个“工资高、没负担”的冤大头,掏空口袋,来成全他们一家的“体面”。

那一刻,我真的想摔门而去。

凭什么?

凭什么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要为他们的“喜事”买单?

可是,看着我妈那张不给钱就誓不罢休的脸,看着我哥那副窝囊的样子,我知道,今天这钱,我不给是不行了。

我从包里拿出手机,当着所有人的面,点开银行APP。

我的活期存款,一共是两万三千七百二十六块五毛。

我咬着牙,点了转账,输入“20000”。

然后把手机递到我哥面前。

“哥,输一下你卡号。”

我哥愣住了,半天没反应。

我妈一把抢过手机,麻利地输入了我哥的银行卡号,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哎呀,还是我们家小晚懂事,知道心疼你哥。”

转账成功的提示音响起。

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被抽空了。

我把手机揣回兜里,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哥,嫂子,恭喜了。公司还有急事,我先走了。”

说完,我没再看任何人的表情,转身就走。

走出病房,走出那栋充满了消毒水和新生儿气息的大楼,我站在医院门口的马路边,看着车来车往。

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那两万块钱,像一把刀,割断了我和那个家之间,最后一丝温情。

从那以后,我和娘家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

我妈的电话,十次有九次是跟我要钱。

“小晚啊,你侄子要喝进口奶粉,那个贵啊,你给转点钱过来。”

“小晚啊,你侄子要上早教班了,一节课好几百呢,你这个当姑姑的,不得赞助一下?”

“小晚啊,你哥他们想换辆车,带孩子出去方便,首付还差了点……”

我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后来的麻木,最后变成了冷漠。

我学会了哭穷。

“妈,我这个月项目黄了,奖金全扣了,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妈,我病了,看病花了不少钱。”

“妈,我也想攒钱买房啊,总不能一辈子租房子吧。”

我妈听了,总会不高兴地挂掉电话,然后一连好几天不理我。

我哥偶尔会给我发微信,小心翼翼地问:“小晚,你是不是生我们的气了?”

我回他:“没有,就是忙。”

忙,是成年人最好的借口。

至于我嫂子陈静,我们之间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

除了逢年过节,在家庭聚会时,说几句不咸不淡的客套话,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私下的联系。

她朋友圈里,晒的都是她儿子的日常。

今天会笑了,明天会爬了,后天会叫“妈妈”了。

每一张照片,都洋溢着幸福。

而这份幸福,在我看来,有两万块钱是我的血汗。

我承认,我嫉妒。

我嫉我哥,有父母的偏爱,有老婆孩子热炕头。

我更嫉妒陈静,她什么都没付出,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我拼尽全力也得不到的东西——一个完整的、可以依靠的家。

她在我心里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一个精于算计、心安理得地榨取我价值的“捞女”。

有一次过年,我回家吃饭。

我给我爸妈都买了新衣服,给我侄子买了一套昂贵的乐高玩具。

吃完饭,陈静拿出一个红包,塞给我。

“小晚,新年快乐。”

我捏了捏,薄薄的一张。

回到自己房间,我拆开一看,两百块钱。

我当时就笑了。

我给你儿子两万的见面礼,你过年就给我两百的红包?

这算盘,打得真是响啊。

我把那两百块钱,扔在抽屉的角落里,再也没碰过。

时间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五年。

五年里,我换了工作,薪水翻了一倍,当上了设计组长。

我在离公司更近的地方,租了一个更好的房子。

我开始健身,学画画,周末会和朋友去周边城市旅行。

我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好像这样,就能忘记心底那个因为缺爱而留下的窟窿。

我和家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除了每个月固定给我爸妈转一笔生活费,我很少再主动打电话回去。

我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平静下去。

直到那天。

那天我正在公司开一个重要的项目会,小腹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绞痛。

那是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疼痛,像有无数根针,在我的身体里疯狂搅动。

我眼前一黑,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同事们吓坏了,手忙脚乱地把我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表情严肃。

“林小姐,你的盆腔里,长了一个很大的畸胎瘤。”

“需要立刻手术切除。”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目前从影像学来看,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最终结果,要等术后的病理报告。”

医生后面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清了。

我只知道,我要做手术了。

我一个人,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要面对一场未知的、需要开膛破肚的手术。

那一刻,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孤独,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给我妈打电话。

电话接通了,我还没开口,眼泪就先流了下来。

“妈,我……”

我哽咽着,把医生的话,重复了一遍。

电话那头,是我妈长久的沉默。

然后,她开口了,第一句话是:“要花多少钱啊?”

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医生说,手术加住院,大概要五六万。”

“这么多?”我妈的声音尖锐起来,“你医保不能报销吗?”

“能报一部分,但自费的也很多。”

“那你自己有多少钱?”

我这几年虽然工资涨了,但开销也大,为了提升自己报各种课程,再加上日常消费,手里的存款,也就三万多。

“我还差两万多。”我说。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我能听到我妈在那边叹气,还能听到我侄子在旁边吵闹的声音。

“你哥他们日子也紧,你侄子上幼儿园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我妈絮絮叨叨地说着,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小刀,在我心上划着。

“妈,”我打断她,“我不想听这些。我就问你,这钱,家里能不能帮我凑一下?”

“我……我跟你爸商量商量吧。”

我妈匆匆挂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坐在医院冰冷的长椅上,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亲生女儿要做手术,她第一反应不是关心我的身体,而是钱。

我等了半天,我哥的电话打来了。

“小晚,你别担心,身体要紧。钱的事,我们再想办法。”

又是这句“想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没有办法。

“哥,我需要两万块钱。”我直截了当地说。

“两万啊……”他拖长了声音,“我……我跟我媳D……我跟陈静商量一下。”

我冷笑一声。

“好啊,你去商量吧。”

我倒要看看,那个视财如命的女人,会吐出钱来吗?

我敢打赌,她一分钱都不会给。

挂了电话,我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我恨。

我恨我妈的偏心,我恨我哥的懦弱,我更恨那个即将到来的手术。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所有倒霉的事,都发生在我身上?

住院手续办好了,我一个人住进了双人病房。

隔壁床是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她妈妈和男朋友每天围着她团团转,给她削苹果,讲笑话。

我看着他们,羡慕得眼睛发红。

我的手机,安安静静,再也没有响起过。

我妈没有打来。

我哥也没有。

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我的心,也一点点沉了下去,沉到了谷底。

绝望。

彻头彻尾的绝望。

我甚至开始想,如果手术失败了,我是不是就解脱了?

手术的前一天晚上,我签了一大堆文件。

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

每一张纸,都像一份生死状。

医生问我:“家属呢?怎么没看到你的家属?”

我扯出一个苍白的笑容:“他们忙。”

医生看了我一眼,没再多问,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别怕,睡一觉就好了。”

我躺在病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护士进来给我打了术前针,我感觉眼皮越来越重,但脑子却异常清醒。

这五年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

那两万块钱的红包。

我妈一次次的索取。

我哥一次次的和稀泥。

陈静那张永远冷淡的脸。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二十多年,活得真失败。

就在我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我以为是护士,没有睁眼。

一个脚步声,在我床边停下。

然后,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淡淡的饭菜香味。

不是医院食堂那种寡淡的味道,是家里厨房才有的,带着烟火气的味道。

我费力地睁开眼。

逆着走廊昏暗的灯光,我看到了一个瘦削的身影。

是陈静。

我嫂子。

我愣住了,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她怎么会来?

她来干什么?来看我的笑话吗?

她穿着一件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疲惫。

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

“你怎么来了?”我开口,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

她没回答我,而是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打开。

一股鸡汤的鲜美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妈让我给你送点汤过来。”她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

“她让你来的?”我冷笑,“她人呢?我哥呢?他们怎么不来?”

“妈在家看孩子,你哥单位临时有事,走不开。”

真是完美的借口。

我撑着身体,想坐起来,但腹部的疼痛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陈静立刻上前,扶了我一把,在我背后垫了一个枕头。

她的手,有些粗糙,但很有力。

“你别动。”她说。

我靠在枕头上,喘着气,看着她。

“你来看我,是想说什么?是想告诉我,你们家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吗?”

我的语气里,充满了讽刺和挑衅。

我已经做好了和她大吵一架的准备。

然而,陈静并没有生气。

她只是默默地盛了一碗鸡汤,撇去上面的浮油,递到我面前。

“喝点吧,明天要手术,今天晚上十二点以后就不能吃东西了。”

我看着那碗汤,金黄色的,散发着热气。

我没有接。

“我不想喝。”

“林晚,”她看着我,第一次叫了我的全名,“我知道你恨我。”

我心里一震。

“我没有。”我嘴硬。

“你有。”她把碗放在床头柜上,目光平静地看着我,“从你给你哥那两万块钱开始,你就恨我。”

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被她说中了。

是的,我恨她。

我恨她抢走了我哥,抢走了我妈的爱,还心安理得地花着我的钱。

“那两万块钱,你是不是觉得,被我拿去吃喝玩乐,挥霍掉了?”她问。

我没说话,算是默认。

不然呢?难道你还把它供起来了?

陈静看着我,突然叹了口气。

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东西,放在了我的被子上。

那是一个很旧的、蓝色的布面封皮的……存折。

是的,存折。

在这个人人都用手机支付的年代,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种老古董了。

存折的边角已经磨损,布面上还有一些洗不掉的污渍。

“这是什么?”我皱着眉问。

“你打开看看。”

我将信将疑地拿起那个存折。

很轻,但又感觉很重。

我翻开第一页。

户主的名字,是陈静。

开户日期,是五年前。

具体的时间,就是我哥打电话告诉我她生了孩子的那一天。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我往下看。

第一笔存款记录:

存入,两万元整。

摘要:小晚。

我的手,开始发抖。

我一页一页地往后翻。

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笔笔存款。

有的是三千,有的是五千,有的是一两千。

数额不大,但很频繁。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笔。

在每一笔存款后面,都有一个简单的备注。

“林晨工资结余。”

“妈给的买菜钱。”

“年终奖。”

“宝宝压岁钱。”

甚至还有一笔:“卖废品,32元。”

我翻到最后一页。

最新的余额,赫然是一个我不敢相信的数字。

十二万六千八百四十二块。

我抬起头,震惊地看着陈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给的那两万,我一分没动。”

陈静的声音很轻,但在寂静的病房里,却像一声惊雷。

“我把它存了起来,作为这个家的第一笔应急基金。”

“林晨的性格,你比我清楚。他心软,没主见,兜里有钱就想花。妈呢,年纪大了,只想着眼前。这个家,看着还行,但其实一点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万一谁生个大病,出点意外,这个家,说垮就垮了。”

她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别人的事。

但我却听出了一丝后怕。

“我家,就是这么垮的。”

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爸工地出事,从架子上摔了下来。为了治病,家里把房子卖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我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我到处求人借钱,被人指着鼻子骂,那滋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发誓,我以后,绝不能再因为钱,被人逼到绝路。”

“我不是抠门,我是怕了。”

“我怕再生病,怕再没钱,怕再回到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

我看着她,那个在我心里被我妖魔化了五年的女人,第一次露出了她坚硬外壳下的脆弱。

“我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自己。”

她抬起头,眼睛里有我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

“你一个人在上海打拼,花钱大手大脚,月月光。你说你报班提升自己,但在我看来,你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万一你失业了呢?万一生病了呢?谁能帮你?”

“我跟你说过,让你省着点花,存点钱。你以为我是在讽刺你,其实,我是在担心你。”

“这个家,指望不上你哥,也指望不上我妈。真正能扛事的,只有你,和我。”

“我存这些钱,不光是为了我跟孩子,也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我想着,万一哪天谁真的需要用钱了,我们不至于抓瞎。”

“今天你哥跟我说,你做手术要钱。他支支吾吾的,说家里没钱。我把存折拿给他看,他都傻了。”

“我让他给你送过来,他一个大男人,磨磨唧唧的,说没脸见你。我就自己来了。”

陈静一口气说了很多话,这大概是五年来,她跟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她说完,病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我低着头,看着手里的存折,眼泪一滴一滴地砸在上面,晕开了一片片水渍。

羞愧。

无地自容。

我恨了五年,怨了五年,把她当成一个吸血的仇人。

可我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

她不是在算计我,她是在保护我。

她用她自己的方式,笨拙地,默默地,为我,也为这个家,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而我,却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测她,去误解她。

“对不起……”

我终于哭出了声,泣不成声。

“嫂子……对不起……”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三个字。

陈静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

“别哭了。快把汤喝了,凉了就腥了。”

她的动作,依然有些僵硬,但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

我接过那碗鸡汤,就着眼泪,一口一口地喝了下去。

那是我这辈子喝过的,最咸,也是最暖的鸡汤。

手术很成功。

肿瘤是良性的。

我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

那一个星期,陈静几乎天天都来。

她不怎么说话,就是默默地给我送饭,帮我擦身,陪我坐一会儿。

有时候,她会把孩子也带来。

我那个五年没怎么亲近过的大侄子,已经长成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他会奶声奶气地叫我“姑姑”,然后把手里的饼干,分一半给我。

“姑姑,吃。这个可好吃了。”

我看着他酷似陈静的眉眼,心里五味杂陈。

我妈和我哥也来了。

我妈拉着我的手,哭得老泪纵横,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对不起我。

我哥站在旁边,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看着他们,心里很平静。

没有怨恨,也没有感动。

我只是觉得,我们之间,好像隔了一层透明的玻璃。

看得见,却摸不着。

出院那天,陈静来接我。

她帮我收拾好东西,办好出院手续。

我把那张存折还给她。

“嫂子,手术费医保报销了一大半,我自己手里的钱够了。这个,你拿回去。”

她没有接。

“你拿着吧。”她说,“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手里得有点钱,心里才不慌。”

“密码是你生日。”

我愣住了。

“你怎么知道我生日?”

她看了我一眼,嘴角难得地向上弯了一下。

“我当然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一家人”这三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分量格外地重。

我鼻子一酸,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我把存折收好,郑重地对她说:“嫂子,谢谢你。”

“这钱,算我借你的。我以后,一定会还。”

她点点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走吧,回家。”

她把我送回我的出租屋。

房子不大,但被我收拾得很温馨。

她看了一圈,说:“挺好的。”

临走前,她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我。

“这是什么?”

“红枣、桂圆、枸杞。我给你分好了,你每天拿一袋出来煮水喝,补气血。”

我接过那个布袋,沉甸甸的。

里面是一个个独立包装的小塑料袋,每一袋的配比都一模一样。

可以想象,她是在家,用小秤一点点称好,然后分装的。

这个做事一丝不苟、精打细算的女人。

我突然觉得,她真的很可爱。

“嫂子,”我叫住她,“周末,我去看你们。我想给小宇(我侄子)讲故事。”

她回过头,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笑得那么灿烂。

像阴了很久的天,突然放了晴。

“好啊。”她说,“他早就念叨着,想要姑姑给他讲故事了。”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

我还是那个在职场拼杀的设计师,但我的心态变了。

我不再月光,开始学着记账,学着储蓄。

每个月发了工资,我第一件事,就是往那张蓝色的存折里,存一笔钱。

数额不一定,有时多,有时少。

但我知道,我在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

我和陈静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战友。

我会跟她吐槽工作上的奇葩客户,她会跟我分享育儿的鸡毛蒜皮。

我给她买新出的护肤品,她会给我寄来自己晒的干菜和做的腊肠。

我们之间,没有了猜忌和隔阂,只剩下最纯粹的、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扶持。

有一次,我跟我妈视频。

我妈又开始念叨,说我哥单位效益不好,奖金少了,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听了,没像以前一样烦躁,只是平静地说:“妈,他们都是成年人了,有嫂子在,您就别操心了。她比谁都会过日子。”

我妈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想到我会帮陈静说话。

“也是,你嫂子是挺会持家的。”她嘟囔着。

我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有些事,没必要说得太明白。

又过了一年。

我用自己攒下的钱,加上存折里的钱,在离公司不远的一个老小区,付了一套小房子的首付。

拿到房产证的那天,我请我哥和陈静吃饭。

我哥喝了点酒,红着眼圈,一个劲儿地跟我说“对不起”。

“小晚,是哥没用。当初那两万块钱,哥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年,委屈你了。”

我给他倒了一杯茶。

“哥,都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了。

那两万块钱,曾经是我心头的一根刺,拔不掉,碰一下就疼。

但现在,它成了一块试金石。

它试出了人心的冷暖,也让我看清了,谁才是真正值得我珍惜的家人。

饭后,陈静陪我在小区里散步。

晚风习习,吹在脸上很舒服。

“嫂子,当初你就不怕吗?”我问她。

“怕什么?”

“怕我真的恨你一辈子,怕我哥不理解你,怕我妈说你闲话。”

她沉默了一会儿,看着远处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缓缓地说:

“怕啊。怎么不怕。”

“但是我更怕,有一天,我们这个家里的人生病了,我们却拿不出钱来治。”

“嘴上说的爱,都是空的。只有攥在手里的钱,和关键时刻能站在你身边的人,才是真的。”

她转过头,看着我,目光坚定而温柔。

“林晚,以后,你不是一个人了。”

“你有家,有我。”

我看着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是啊。

我有家了。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家。

而这个家,是我那个曾经被我恨之入骨的嫂子,用她的精明和固执,一点一点,为我建立起来的。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拥有一个会算计、会存钱的嫂子,的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清晖有墨
2025-09-05 19:24:18
也不知是节目效果,也不知是心情流露

也不知是节目效果,也不知是心情流露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0:52:27
49岁舒淇承认不孕,备孕9年无果一度抑郁,网友让她学习陈乔恩

49岁舒淇承认不孕,备孕9年无果一度抑郁,网友让她学习陈乔恩

鑫鑫说说
2025-11-17 09:10:20
快船两大败因出炉,哈登有苦难言!湖人旧将犯两错,卢指导也无奈

快船两大败因出炉,哈登有苦难言!湖人旧将犯两错,卢指导也无奈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7 08:10:32
樊振东王者归来!无世界排名却全运会夺金,WTT迎当头一棒

樊振东王者归来!无世界排名却全运会夺金,WTT迎当头一棒

一枚野球君
2025-11-17 08:33:23
高市早苗做最坏打算,可她没想到:解放军没出手,最强帮手就来了

高市早苗做最坏打算,可她没想到:解放军没出手,最强帮手就来了

靓仔情感
2025-11-15 12:22:11
拔剑四顾,一刀捅进自己胸口?全美上下都在反思,是怎么回事啊?

拔剑四顾,一刀捅进自己胸口?全美上下都在反思,是怎么回事啊?

策略述
2025-11-16 19:35:06
贵州一00后女生失业后回村躺平,6个月成了村委重点关注对象!

贵州一00后女生失业后回村躺平,6个月成了村委重点关注对象!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8:48
韩媒:韩国足球正系统性下滑,这样下去亚运会金牌也难保

韩媒:韩国足球正系统性下滑,这样下去亚运会金牌也难保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7 00:50:04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新京报
2025-11-11 20:23:08
主流媒体集体脸黑:川普第二任期300天支持率全面超越

主流媒体集体脸黑:川普第二任期300天支持率全面超越

斌闻天下
2025-11-17 08:00:03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6 00:15:05
三个月前还好好的,最近同房时又软又快,什么原因?(女生勿入)

三个月前还好好的,最近同房时又软又快,什么原因?(女生勿入)

许超医生
2025-11-16 10:04:53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黄金,直线拉升!比特币,暴跌!

黄金,直线拉升!比特币,暴跌!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7 07:53:25
当年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发现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震惊哽咽

当年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发现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震惊哽咽

领悟看世界
2025-11-12 01:06:46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20:10:06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前沿天地
2025-11-16 01:20:20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葡萄牙一直强于阿根廷!但梅西能带队四连冠!C罗带队一直输!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6 23:29:36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疯说时尚
2025-11-16 10:37:52
2025-11-17 10:03:00
朗威谈星座
朗威谈星座
分享星座
5085文章数 18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教育
本地
军事航空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中年女人的开挂指南,避开花衣服和紧身衣,把优雅感焊在身上

教育要闻

选科只看兴趣?大错特错!3个“隐藏规则”决定孩子未来专业选择权!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