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添“新翼”
拉萨市城关区消防救援大队“轻骑兵”
助力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提质增效
![]()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部署要求,拉萨市城关区消防救援大队坚持问题导向与创新驱动,聚焦辖区部分街巷狭窄、商户密集、人流密集等现实难题,积极探索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科学论证,大队率先引入一批机动灵活、功能集成的两轮消防摩托车,紧盯文物古建、居民大院、“九小”场所、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风险,有效打通防火监督、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突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效能,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
这批被群众亲切称为“红色闪电”的摩托车,不仅外观醒目,统一喷涂消防标识,更搭载着集灭火、宣传、救援于一体的“百宝箱”——除常规灭火器、破拆工具外,还配备了应急照明、藏汉双语扩音设备、消防安全宣传资料,部分车型更配套器材拖车,轻松搞定救援物资运输,让消防员告别“靠双腿扛装备”的窘境,实现单兵作战减负。其“防灭宣”功能集成的配置,使之成为城关区消防安全工作名副其实的“移动消防站”和“移动堡垒”。
![]()
![]()
![]()
在消防安全宣传方面,指战员驾驶两轮摩托车穿梭于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借助车载扩音设备循环播放藏汉双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涵盖古建筑防火注意事项、家庭用火用电安全、初起火灾扑救方法等。同时,指战员随时停靠,向沿街商户、居民及游客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把手传授消防安全技能。“摩托车开得慢、停得方便,消防员讲的知识特别实用,我们做生意的更得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八廓街商户旦增罗布拿着宣传手册说道。这种“流动式”“面对面”的宣传方式,让消防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
在防火监督检查方面,两轮摩托车更成为消防监督检查与民生服务的“得力助手”。一个个蓝色身影驾乘摩托穿梭街巷,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火焰蓝”骑行队,他们常态化对商铺、客栈、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日常巡查,重点排查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气线路等关键环节隐患,对堵塞消防通道等行为及时喊话提醒,实现“巡查—发现—整改—回头看”的闭环管理。针对辖区老弱病残居民较多的特点,大队指战员主动上门帮扶,排查家中隐患,用贴心服务拉近距离。同时,车载高音喇叭循环播报“三清三关”等安全提示,将“家中防火要做到三清三关,定期清理厨房油污,阳台不堆杂物”等知识送到耳边,让消防安全“声”入万家,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意识。
![]()
在应急处突方面,两轮摩托车“高机动、灵反应、强通过”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真正实现“闻警即动、秒速响应”。一旦接到火情报警,消防指战员可驾驶摩托车如红色闪电般快速穿越狭窄街巷,相较以往徒步赶赴效率提升80%,确保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车上配备的简易轻便灭火器材足以应对初期火灾,部分车型搭载的储水装置与抽水功能,只要现场附近有水源就能迅速取水灭火,拖水带、运物资样样“硬核”,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为后续大型消防力量到场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
![]()
在治理模式创新方面,摩托车推动消防安全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流动宣传+动态巡查+快速处突”的一体化工作模式,将消防服务延伸到街巷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消防安全管理的“全覆盖、无死角”。这种“小而精”的治理载体,与城关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构建起“精准防控、高效处置”的基层消防治理新格局。不仅是破解消防难题的务实之举,更是推动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辖区文物古建筑、老旧小区以及数万居民群众筑牢了“生命安全线”。
▌内容来源: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