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日关系正陷入近年来最紧绷的“危险”态势。
矛盾的核心源于高市早苗的持续挑衅,她始终拒不承认错误,坚称其涉台谬论“契合日本政府立场”,不仅无意撤回相关言论,更以强硬姿态反复触碰中方红线。
11月1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奉示”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就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
![]()
值得关注的是,“奉示”一词在使馆新闻稿中的再次出现,清晰传递出中方对该谬论的警告已升级至最高级别——日方必须给出明确交代,绝无蒙混过关的可能。
更具信号意义的是,11月14日深夜,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众号突然发布领事提醒,明确告知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提醒中特别指出,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了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的人身与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避免前往”的表述在以往领事提醒中极为罕见,此前多以“谨慎前往”为主,结合当下敏感节点,这一措辞升级的背后,是中日关系恶化到一定程度的直观体现。
按照惯例,此类旅行提醒一经发布,国内各大旅行社将基本暂停组织赴日旅行团,国内航司也会根据情况削减赴日航班数量,绝非简单的口头警示。
而这对日本而言,无疑将是沉重打击——日本早已确立“观光立国”的发展目标,试图以旅游业拉动持续疲软的经济,而日本专家曾明确指出,中国庞大的客源潜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保障。
相关数据印证了这一依赖:2024年,中国游客入境日本人数达约698.1万人次,占日本总游客数的18.9%,为日本贡献了1.73万亿日元(约合812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消费额占比高达21.3%,是日本旅游收入当之无愧的核心支柱。一旦失去中国游客,日本旅游业必将陷入严重萎缩。
但需明确的是,旅游反制仅是中国多维反制工具箱中的一环。中方的反制手段丰富且立体,包括稀土管控、经济制裁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实施精准打击。尤其在经济领域,中国自2007年起便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20%,1406个品类的进口高度依赖中国,这一数字是美国的2.5倍;而中国对日贸易占比已降至5%,双方贸易依赖度的温差极为明显。
显然,若日方执迷不悟、死不悔改,即便无需解放军出手,仅靠经济制裁,就足以让高市早苗付出沉重代价。
![]()
更重要的是,高市早苗的挑衅之举是否提升了日军士气尚未可知,但却直接点燃了中国民众的斗志——中国网民对其态度鲜明,纷纷表示“绝不退让”。
打台湾,我们顾虑很多,但打日本就真没什么顾虑了,而且还有巨大的士气加成。如今日本主动送上把柄,中方自然要予以强硬回击。
历史早已证明,面对恶意挑衅,敢战方能言和,一味鼓吹绥靖和平只会招致侵略,这是中华历史反复验证的深刻教训。更何况,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3条,战胜国可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等“二战敌国”采取预防性措施,且无需安理会授权,这一国际法依据,更为中方的正当反制提供了坚实支撑。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日本有事,实际上就是日本有事。
只有打得一拳开,才能免得百鬼来。希望高市大佐不要怂,从甲午之恨算起,新账旧账都要彻底清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